郭敬明又陷抄袭风波,这次是《奇异博士》?

5013

原标题:郭敬明又陷抄袭风波,这次是《奇异博士》?

作者 | Talk君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距离新年还有1天的时间了,但是似乎娱乐圈并不打算为2020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前两天#  111位影视从业者联名抵制于正郭敬明 #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余飞、宋方金、琼瑶等111位行业内知名编剧、导演、制作人、作家发布联名信,针对近日参加超高热度热议话题的于正和郭敬明二人的炒作抄袭行为进行抵制。并实名发出呼吁:“  抄袭剽窃者不应该成为榜样。

紧接着,在22号,编剧宋方金二次发文并宣布了第二批联名签署名单,并表示:“  加上第一批共156名同仁。同气连枝,同声相应。为了光遇见光,大家遇见了彼此。

这边的热度还没过去,郭导的新片  《晴雅集》 又被网友扒出几大场景抄袭  《奇异博士》 ,贴几张图你们感受下:

 不是,你给我等会儿?

那是……写……写轮眼?

至于到底抄没抄,咱也不好说,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近几年,人们对电影的审美与要求逐渐提高,如何做一部“好”的电影,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讨论的方向。

今天talk君想跟大家分享来自  邓宇 的演讲,在他看来,  任何影视作品,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真诚不真诚

 邓宇, 资深电影人;曾任上海诺亦腾影视公司副总裁

大家好,我是一刻talks讲者邓宇。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在这里谈一下我所了解的电影和我在电影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和我的一些感悟。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叫做电影的体验是什么?

那么我作为一个电影的半道出家者,实际上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电影是怎么回事?到底电影的体验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我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我一直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可能的角度和方向,去给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所以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电影的美学家,也不是一个理论学家,甚至也不是一个在电影中起主要的创作作用的角色。但是我从我的角度,尤其是从视觉特效的角度,我对电影有我自己一些的理解。

我们大家都知道,电影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设备是电影摄影机,电影摄影机在他发明的第一天,实际上就是一个科技和艺术融合的载体。在我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实际上我非常的胆怯,我不敢拿拍照相机去拍人。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实际上是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我把整个生活经验中的时空的一个瞬间捕捉在了一个载体上。那这个感受实际上我是觉得很多人都会有。为什么人天生对于摄影照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呢?

在这个点上面我想了很多,实际上我觉得就是说人非常习惯于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美国有一个建筑学家叫查尔斯·默尔,他提到过有一句话说,如果空间的三个量度长宽高,构成了我们认知的空间,那么人的所有的感知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感知空间。所以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感知空间。当我们看到有另外一个机械设备,不是一个人,但是它也能够去捕捉到栩栩如生的一个瞬间的时候,我们突然间感觉好像我们不是唯一有这种能力的,而且别人可以用一种工具,把我们这种能力固化下来,固化在一个媒体上。这一点是我觉得就是说带来我们对于电影的这种最初始的感受,我觉得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我觉得  电影是一种对时空的逼近

电影摄影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像人眼一样,去捕捉这个世界,它的所有的色彩运动构成。这一点上来说电影是无愧于它第七艺术的名号,因为它是凌驾于所有的艺术之上,唯一它可以做到对于时空和运动做一个完整的捕捉。在这个基础上,电影本身又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这种讲故事的艺术和这种综合的手段技术结合在一块的时候,电影就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一种形式。当然它也是一种商业的一种产品。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在想,就是说喜欢电影跟做电影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在现场的时候才得到答案的。比如说在我第一次到了拍摄现场的时候,我突然间意识到,实际上  喜欢电影跟做电影是完全是一回事,作者跟观众完全是一回事 。如果你真正来到一个拍摄现场,拿到一个摄影机,让你去摆一个机位,去关照这个对象和世界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变成了一个作者。任何人在压力的强迫下都会采取一个视角,这个视角就是他的作者视角。实际上在这点上,作者跟观众是完全一致的。

现在很多人说电影是个重工业,我又是做电影视效出身的,我觉得最好的起点就是说现在大家说的五毛特效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我想说一句,就是说  当一部片子大家对它的评价是采用了五毛特效的时候,多半这部片子本身也不会超过五毛,可能也只有两毛或者是三毛左右 。因为刚才的基于我的那个观点,一个作者他必须要去感受,他必须要去感知,我们怎么又可以想象一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作者居然能够接受一个烂片呢?这是完全不合理的。

所以也就是说,在这个前提下,  实际上电影只有真诚的电影和不真诚的电影两种,根本就不存在好和不好的电影,或者说是商业不商业的电影。 所有的电影真正它作为一种商品的属性,它也必须要打动观众才行。

他必须要通过一些专业的技术,当然如果以技术为目的的时候,作者就脱离了,背离了它的最开始的起点。也就是说他必须尊重自己的内心的意向。这个意向和这个故事所承载的意象是这个影片所有所有的基础,所有的其他的技术,包括视觉特效,还是现场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为这个意象所服务的。

那么我们经常会说电影跟科技的融合会发生什么?实际上这个过程,从电影的诞生的第一天就已经是持续的在进化当中。这些技术实际上并没有脱离开现有的技术体系,他们只是说对于电影这种体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法。

比如说斯皮尔·伯格导演最新的《Ready Player One》,他里面就用到了大量的游戏的元素和游戏的方法,甚至摄影机的运行方式。你会感觉到很多时候跟游戏里面的这个由计算机算法控制的,Camera的运镜方式非常接近。所以我们看到这种结合是非常的非常的快,也非常的有活力。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人会认为说,如果有这样的技术,是不是有朝一日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演员,然后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一切里面的人的要素,比如说摄影,比如说剪辑,自动剪辑就好了。

我不是认为不可能。但是我认为机器它会产生一种新的趣味,但是它不会取代现有的人的趣味。因为刚才说了,  电影这个艺术形式和这个产品,最终来说它植根于什么?在我的逻辑里面,它是源于人的想象和意象,源于作者和观众的关系。只要这两者还存在的情况下,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永远不会被机器所取代

如果你的梦想是在这个时刻考虑成为未来的一个优秀的电影人,需要关注什么呢?我觉得首先需要关注你的内心,关注电影的本体,也就是说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那就应该去在每一个瞬间留意到你的周遭,留意到你身处的时空,留意到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动机,他们的距离,他们的关系,他们的呼吸有多沉重,有多轻快,这些所有是作为一个电影人必须要去观察,必须要去关注的。只有在你平时采用这样的视角去关注的时候,最后你才能够在拍摄的现场,把它在一个更有限的人造的一个设备摄影机里面呈现出来,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人,必须要去面临的一个挑战。

那么最后我也想跟大家说,实际上除了电影的那些表面的光鲜和所有我们认为电影中的财富、权力和成功人士,我们也应该能够意识到电影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一种形式和一种技术,或者说一种体系。这个体系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爱上电影。通过电影每次走出影院的时候,产生的这种向善的冲动也好,还是一种想象的冲动也好,我们会更加爱上生活。感谢大家,我是一刻talks讲者邓宇。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环球携手十一音乐举办战略签约记者会

环球携手十一音乐举办战略签约记者会

《急先锋》7辆黄金跑车成龙直呼震撼

《急先锋》7辆黄金跑车成龙直呼震撼

电影《玩命三日》定档2月14日

电影《玩命三日》定档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