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翰林不入内阁?它的作用是什么

554

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制自 创建之后,便成为了我国近一千多年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经过之后历朝历代的完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较为完善了。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却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在官员任职方面形成了一个惯例——“非 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但如此就衍生了一个问题,不是进士的官员难道就当不了朝中的大臣吗?会不会漏掉真正的人才呢?

一般来说科举是从考 开始的,也就是府县考;其次是省试,也就是“乡试”,是在各地的省会考试,考中之后便被称为“举人”。各省的举人再送到的中央集合考试叫做“会试”,如果考过了会试,那就成为了“进士”,也叫“进士及第”。

image.png

明清时期进士及第之后规定,还需要留在中央政府读书,由中央派一个资格老的前辈进士出身的人来教。

有资格来教的本身便是进士出身,再加上有多年的为官经验,那么新来的进士要学习就不只是书上的知识了。

这些进士只有读满三年书,再加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就可以入“ ”, 风尚非常看重一位官员是否是进士出身,因为不是进士就无法考入翰林院,不是进士翰林就与高级官职无缘。

而翰林院又为何如此重要呢?翰林院自 时设立,当时的翰林院只是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清闲机构,但到了晚唐时期,翰林院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了专门为天子起草秘制诏书的重要部门。

到了 ,翰林院才正式与科举有所关联。而到了 ,有了“非翰林不入内阁”惯例,翰林院的地位可见一斑。

image.png

无论哪个朝代,翰林院都代表了整个王朝最高的知识体系,而翰林学士则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明清以前只要进士及第选为官员之后,只要有出色的政绩就可以逐渐往上升职,但到了明清时,必须是进士翰林出身才能当大官,举人以下就没有当大官的份。

如此这般,科举考试也分了流品,进士及第是清流,扶摇直上;而秀才举人则变成了浊流,沉淀在下面。进士与翰林就没有做小官的,秀才举人也没有做大官的,这种制度有些绝对了。

但是,根据事实来看,这种制度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进士到了中央之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近距离接触国家朝政,积累经验。

image.png

而且,制度已经给你做了保证,有一个好出身就一定能做大官,那么进士就可以安心学习,不怕自己找不着好职位。于是翰林院就成了一个培养储备人才的地方,科举只能物色人才,却不能培植人才。

书面的考试只能检测一个人是否具有学习的能力和才智,却不能断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处理实际政务的才能,于是翰林院就成了一个缓冲阶段,能成为进士的学子自然是不缺乏智慧,但多多少少缺乏了些实践能力,而翰林院就给士子提供了一个提前学习的平台。

明清时期许多的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多半是进士、翰林出身,比如说明朝的宋濂、 等, 的 、 等人,皆是翰林中人。可见,明清时期“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在培养储备人才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并非是用来限制人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陆逊乘胜追击刘备为什么见到赵云就跑陆逊真的很害怕赵云吗

陆逊乘胜追击刘备为什么见到赵云就跑陆逊真的很害怕赵云吗

刘备谋略和武艺不如手下,他有哪些特殊的能力呢?

刘备谋略和武艺不如手下,他有哪些特殊的能力呢?

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一生被判3次死刑

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一生被判3次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