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他犯了什么罪?

3187

对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个四处流浪的苦行僧投奔了农民起义军,凭借着手里的一刀一枪,硬生生打出了一片天下。最终,四十岁的他登上了 的宝座,至此,独属于皇帝的烦恼落到了他的身上。

image.png

正所谓,“国之大事,莫过于置相”。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却在丞相这个问题上花费了一半的时间,并为此再操兵戈,掀起了骇人的血色风暴,制造了“ 案”等一系列牵连甚广的案件,以至于,彻底将丞相这个职位赶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现在的很多著作中,提及胡惟庸一案时的观点几乎都 ,多认为:胡惟庸本人结党营私,意图谋逆触怒了敏感的朱元璋,被他连根拔起。但在笔者看来,胡惟庸谋逆的说法不太靠谱,因为,胡惟庸与朱元璋的关系,没大家想象得那么恶劣,且朱元璋最后废除丞相制度,也不单单是胡惟庸的原因。

那么,胡惟庸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呢?

胡惟庸从 到右丞相仅仅花了三年的时间,可谓是青云直上了。而且,胡惟庸初上位之时,很得朱元璋的信任。《 实录》记载:“(自 后)惟庸总中书之政,以上信任之重也。”

到了洪武九年的时候,许多人从朱元璋采取限制 权力的措施推测:朱元璋此时已经和胡惟庸有了间隙,两人表面和谐相处,实则明争暗斗。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推测实在不靠谱,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胡惟庸登上相位之前,朱元璋已经开始了限制中书省权力的行动。在洪武六年,他设定了给事中一职。给事中负责记录“旨意”,掌管“机密重事”上达,由此,限制了中书省决策的权力。

二、胡惟庸为相之后,朱元璋的限制权力措施,并未明显表现出刻意针对中书省和丞相的意思。虽然,对中书省做了少许改革,但同时,也免去了其它部门的很多职位,例如:御史台殿中侍御史等。而且,在朱元璋和近臣讨论朝政的时候,先后提及了女宠、宦官、 、权臣、藩镇之祸。

可见,权臣并非是唯一论题,且位置也稍靠后。因此,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中并未将胡惟庸视为大祸。到了洪武十年,朱元璋为了培养皇太子,允许他“日临群臣,练习国政。”很多人认为,这是朱元璋想削弱胡惟庸权力的表现,但在笔者看来,这是朱元璋正常培养皇储的行为。

况且,皇子的权力本就高于丞相,和丞相争权是没有意义的。

image.png

三、虽然中书省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但是,两人之间似乎并没有争权夺利的现象。在朱元璋限制中书省权力期间,并没有冷落胡惟庸的表现,甚至,对于胡惟庸更加器重。史书记载,朱元璋在命令胡惟庸等人制定大明律的时候,还将胡惟庸比作 的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信任。

当然,如果说朱元璋对胡惟庸没有任何猜忌之心也是不对的,但是,至少从表面来看,朱元璋并没有刻意针对胡惟庸,两人也没有明显表现出争斗的行为。

虽然,朱元璋费了很大力气限制中书省的权力,但是,中书省的权力却仍然不容忽视。

前文说到朱元璋取消了中书省和丞相初步处理奏折的权力,但仍然允许中书省传达皇命的权力,甚至,一些小事也会允许中书省自行决定。除此之外,胡惟庸仍然有推荐人才、引见使臣的权力,甚至,由于胡惟庸一次忘记了引见 的使臣,还受到了朱元璋的诘问。

而且,在洪武十二年,朱元璋给丞相发放俸禄时,给到了2500石,而驸马才750石,正一品的官员也就1000石。由此可见,至少在洪武十二年之前,朱元璋仍然将胡惟庸当作丞相来重用。

此外,朱元璋在限制中书省的权力之后,胡惟庸的权力并未彻底丧失,且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信任也并没有丧失的迹象。

毕竟,如果不信任胡惟庸,又怎会让他做这么长时间的丞相呢?

《明太祖实录》有言:

“惟庸总中书之政······专肆威福,生杀黜陟,有不奏而行者。内外诸司封事入奏,惟庸先取视之,有病己者辄不闻。”

此记载给人的印象,是胡惟庸侵夺了皇权。然而,无论是“有不奏而行”还是章奏“先取视之”,在当时还是丞相的分内之事,甚至,不去做还有不负责任之嫌。况且,从胡惟庸本身来看,他虽然会做些不公的事情,但还远没有胆量和皇上对抗,生杀自专。

如果,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猜测,那么,朱元璋的话应该还有些说服力。

他在给胡惟庸等人定罪之时,虽然,指责胡惟庸乱法、奸佞、持权,但唯独没有指责他争权、专权。而且,对于谋逆一事,虽然,许多记载都说胡惟庸联合 、费聚、陆仲亨等人意图谋反,甚至,勾结 为外援。但在最初,朱元璋审问胡惟庸得到的罪状只是他结党营私,践踏法律。

此外,在事情过去多年之后,朱元璋再次加上谋逆之罪。笔者认为,这是朱元璋借此诛杀功臣,以防这些人做大做强之后威胁到 天下。至于为什么非得是谋逆之罪,那是因为这些功臣都有丹书铁卷,除了谋逆之罪,还真没有其它罪能将这些人连根拔起。

当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胡惟庸也并不是什么好鸟,否则,朱元璋也不会下手那么狠。因为,胡惟庸在朝堂之上打击异己,甚至,连 都不放过。而且,徇私枉法更是常规操作,凡是胡惟庸家族与别人起冲突之事,哪怕是朝中大臣也会败诉给胡惟庸家族。

因此,他最大的错误,便是结党营私。

胡惟庸凭借着朱元璋的恩宠,他的身边逐渐形成了小型的权力中心,有一大帮人看他的脸色行事。而这样的事情,正是朱元璋最不能容忍之处。试想,连他的侄子、外甥都不放心,更何况胡惟庸一个外人?因此,尽管知道胡惟庸没有能力与皇家对抗,朱元璋还是第一时间铲除了他。毕竟,这么一个人放在身边,本就喜欢猜忌的朱元璋真是睡不着!

此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自身,即:独断猜忌、事求万全的性格。而且,丞相的权力大大超出了他的底线,可以说,丞相制度一日不废,朱元璋就一刻不能心安。这一点,从朱元璋不停更换丞相,甚至,不停杀丞相的行为便可以看出来。因为,担任丞相一职的人很容易成为党争的中心,各党之间互相争斗很容易使皇帝不满,因言获罪。

所以,废除丞相制度本就是时间问题,而胡惟庸的出现顶多算是给了朱元璋一个借口,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促进了丞相制度的废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陆氏和孙氏是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从世仇一步步变成亲家呢

陆氏和孙氏是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从世仇一步步变成亲家呢

夷陵之战陆逊是怎么获胜的陆逊在火攻之前都做了什么

夷陵之战陆逊是怎么获胜的陆逊在火攻之前都做了什么

扑天雕李应简介李应的最终结局

扑天雕李应简介李应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