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对恭亲王的评价不高?原因是什么

500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 的故事。

他长期主持内政外交,断断续续长达30年之久。期间,一方面提拔重用 、 、 、 等人,先后平息了 和 ,平定了陕甘之乱,尤其是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百万国土之役,可圈可点,创造了晚清领土失而复得的奇迹。另一方面,牵头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推动了旨在“自强”“求富”的 。虽然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近代工业、教育事业等得以起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中兴”的军功章里,有恭亲王的一小半呢。因此,恭亲 得了“贤王”的美誉。

不过,尽管如此,曾国藩对恭亲王的评价并不高。

image.png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窜到热河承德避暑山庄之际,下令曾国藩挑选精勇二三千名,交悍将 管带,火速进京勤王,“兼程前进,克日赴京,交胜保调遣,勿得借词延宕,坐视君国之急。”

当时正在集中精力围攻安庆的 闻讯致信曾国藩,劝他不要派兵北上救驾,其理由就是恭亲王的才干远胜于咸丰皇帝,如果情况有变,那么以恭亲王代替咸丰皇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曾国藩立即回信严厉地批评了曾国荃。在这封秘信中,曾国藩第一次评价了恭亲王:“恭亲王之贤,吾亦屡见之而熟闻之。然其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在曾国藩看来,恭亲王固然堪称“贤明”,但也有不少毛病。言下之意,还不如咸丰皇帝呢。

据《能静居日记》记载,1867年,曾国藩与 赵烈文讨论时局时,提到了恭亲王。赵烈文说:“在上海见恭邸小象,盖一轻俊少年耳,非尊彝重器不足以镇压百僚。”“小象”就是照片。赵烈文认为恭亲王只是一个英俊少年,不是可以震慑百官的朝廷重器。

image.png

曾国藩赞同这种说法:“然。貌非厚重,聪明则过人。”

赵烈文继续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见时局之不得不仰仗于外,即曲为弥缝。昨与倭相争持,无转身之地,忽尔解释,皆其聪明之征也。然随事称量轻重、揣度形势之才则有之,至己为何人,所居何地,应如何立志,似乎全未理会。……身当 之地,无卓然自立之心,位尊势极,而虑不出庭户,恐不能无覆餗之虞,非浅智薄慧、涂饰耳目之技所能幸免也。”

赵烈文判断,恭亲王 ,聪明伶俐,能求全于一时,却没有政策原则,没有战略远见,恐怕不能担起中兴重任。

1868年12月,踌躇满志的曾国藩奉命回京觐见 、 太后和同治皇帝。在北京期间,曾国藩见到了恭亲王、文祥、宝鋆等军机中枢。他敏锐地察觉:“时局尽在军机恭邸、文、宝数人,权过人主。”那时候,以恭亲王为领班的 们,控制着晚清政局,权倾朝野。

image.png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也是曾国藩第一次与恭亲王正式见面。那么,见面后曾国藩如何评价恭亲王呢?只有一句话:“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甚可忧耳。”

曾国藩的意思是,恭亲王虽然很聪明,但态度暧昧,只想左右逢源,从中取利,却没有自己坚持的政治主 原则,这是很让人担忧的事情。

曾国藩与恭亲王的关系非同一般。当曾国藩最困难的时候,恭亲王 地给予了帮助。在这段话里,曾国藩并没有苛责恭亲王的意思,只是遗憾他没有将自己的聪明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平壤之战后,明日的士兵损失高达多少?

平壤之战后,明日的士兵损失高达多少?

关于圣克鲁斯海战的评价如何?有着怎样的意义

关于圣克鲁斯海战的评价如何?有着怎样的意义

怛罗斯之战的本质是什么?东亚与内亚军事制度的较量

怛罗斯之战的本质是什么?东亚与内亚军事制度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