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胜之乱,历史上唯一一场直言不讳的谋反

4867

谋反在任何历史朝代都是被当政者视为最不可赦的重罪,通常对谋反者都是要施以极刑、族灭的。所以,谋反绝对是一件该慎之又慎的事。但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例谋反,谋反者 要造反,可是执政者竟视之为“戏言”。这便是春秋时期发生在楚国的“白公胜之乱”。

image.png

缘起:楚平王时期,楚平王为其子(太子建)迎娶了秦国公主-孟赢(秦哀公之妹)为妻。而孟赢生得十分美貌,楚国佞臣费无极便乘机劝贪淫无度的楚平王自娶,而以他女冒充孟赢与太子建完婚。事后,费无忌与楚平王惧怕丑事败露而遭到太子建的嫉恨。便有了除掉太子建的心思,便先将太子建赶出了郢都,后又让人诬告太子建欲反。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一家也为此而被灭族,只剩下了 保护着太子建跑到了郑国。

在郑国时,太子建又在晋国人的怂恿下,打算谋取郑国。结果被郑国人察觉,并获得了证据,乃将其杀死。伍子胥便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即后来的白公胜,太子建与齐女所生)逃到了吴国。伍子胥引吴兵灭楚复仇以及 复国的故事略过。至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楚平王庶子)将白公胜从吴国召回楚国,封为巢邑大夫。而白公胜善用兵,又礼贤下士,聚集私党,总想攻打郑国替父报仇。

image.png

前483年,白公胜向令尹子西请求攻打郑国,子西同意,却迟迟不出兵。前481年,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子西便率军救郑,并与郑国盟约交好,白公胜对此很是愤怒。

过程:前479年,有一天,白公胜在亲自磨剑,司马子期(楚平王庶子)的儿子-平看到了,说:“您为什么要亲自磨剑呢?”白公胜说:“我是以直爽而著称的,不告诉你的话,又怎能称得上直爽呢?我要杀死你父亲(楚国令尹、司马掌握国政、军政)。”平就把白公胜的这些话告诉了令尹子西。子西说:“胜就像是鸟蛋,是我覆翼而使他长大。在楚国,只要我死了,令尹、司马的职位,不归於胜还归於谁呢?他一定是在发牢骚!” 白公胜也听闻了令尹子西的话,说:“令尹真是太狂妄了!他要是能得到善终的话,我誓不为人。”

image.png

于是,白公胜发动了叛乱,杀了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并且劫持楚惠王(楚昭王子,楚平王与孟赢之孙)。后来,白公胜的叛乱被叶公-沈诸梁所平定了。白公胜兵败自杀,楚惠王得以复位。

结语:子西之所以认定白公胜不会造反,在於楚人的用人制度是在“亲中选能”。而自己与子期都年岁已高,楚国的国政大权迟早会交到白公胜的手里。届时,又有谁能阻止白公胜为父报仇呢?而自己对白公胜又有恩德,白公胜造反就太不明智了。谁知,白公胜竟是这样的楞人,为了守住自己直率的声誉,将自己造反的意图坦言相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宁靖王朱术桂: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孙,大明最后一王

宁靖王朱术桂: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孙,大明最后一王

清朝士兵身上的兵和勇代表什么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清朝士兵身上的兵和勇代表什么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12000年前“史前大洪水”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2000年前“史前大洪水”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