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王忠嗣战功赫赫。最后结局是什么?

1143

你们知道 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王忠嗣是 玄宗统治时期的著 领,他为唐朝镇守边疆,安抚民众,功勋卓著,与 、 、契丹等作战多起,战无不胜,立下了 ,是个卓越的军事天才,但是他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最终却因为被奸臣陷害,郁郁而终。

image.png

王忠嗣是山西人,出身世族,他的父亲王海宾骁勇善战闻名军中,在与吐蕃大战中壮烈殉国。当时,王忠嗣才九岁, 感念其父,召见王忠嗣,对他说:“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意思说这相当于汉将 的遗孤啊,等成年之后必须给他封将,并命人将他收在宫中抚养。

年幼的王忠嗣就这样在皇宫中慢慢长大,他性格坚韧, ,文武双全,被玄宗夸赞“尔后必为良将”。果然,王忠嗣不负玄宗所望,在以后的岁月里,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保家 的一代名将。

733年,27岁的王忠嗣跟随节度使萧嵩出河西,参加了他军事生涯的首次恶战,当时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部下想要撤退,王忠嗣不同意,独自带领三百 发动袭击,他亲自提刀上阵,冲击敌军,斩首上千,缴获羊马数以万计,吐蕃赞普仓皇逃命。此次一战成名,唐玄宗大加赞赏,迁任王忠嗣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

738年,吐蕃集结三万人马大举进犯,敌众我寡,唐军军心不稳,在危机时刻,王忠嗣 冲入敌营,左冲右突,勇猛无比,一人杀死了数百人,唐军大振,发动全面攻击,最终吐蕃大败。王忠嗣悍不畏死的精神让全军敬服,之后便升为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后来因军功卓著,不久便升至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成为边疆大吏。

742年,王忠嗣任灵州都督,他率大军北伐 奚族,与奚族的怒皆部落和契丹联军在桑干河大战三次,皆全胜,俘获了大批人马物资,威震漠北。

image.png

同年,突厥内乱,突厥三部拥立乌苏米施为可汗,玄宗派遣使者劝说乌苏米施归附唐朝,但是他不肯,于是王忠嗣带大军压境于碛口进行威胁,乌苏米施恐慌请求投降,但是却迟迟没有动静。王忠嗣知其并非真心归降,遂在突厥的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三个部落使用反间计,使他们联合起来攻打突厥,乌苏米施兵败逃走,国中大乱。观此形势,王忠嗣果断出兵攻击突厥,面对强大的唐军,突厥兵败如山倒,十一个部落全被打败,九姓贵族全部投降,乌苏米施也被杀死。至此,在王忠嗣大军的凌厉攻击之下,突厥正式灭亡,这个曾经活跃了两百多年的民族, 的东亚霸主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突厥”一词也逐渐消失于中国史册,唐朝北方边境从此安宁。

746年,王忠嗣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他同时兼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方节度使。一人佩四方将印,从朔方到云中,管理数千里的边境线,劲兵重镇,都归他管辖,这在唐朝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唐玄宗时疆域

然而,王忠嗣并不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目标,他时常训诫部下:“身为太平将领,只要训练好兵士就可以了,不能凭借国家力量牟取个人功名。”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晚年的唐玄宗 ,不可一世,妄自尊大,经常无端挑起战争,这与王忠嗣的休养生息,凡事留余地的思想大相径庭,使得玄宗逐渐不满,王忠嗣预感不妙,辞去了两个节度使之位,以避功高震主之嫌,玄宗立即批准。

747年,唐玄宗让王忠嗣率兵攻打吐蕃的石堡城,王忠嗣却以为石堡城险要坚固,非死亡数万士卒不能拿下,不如等待有利时机,再行攻取。玄宗听后极其不满,而另一位将军董延光却极力请求攻击石堡城,玄宗下令王忠嗣出兵接应董延光,王忠嗣对此十分勉强,董延光看得出来,对他也很不爽。之后董延光果然征战失利,他将罪责归于王忠嗣延缓军机之因。宰相 也乘机进谗言,诬告王忠嗣与太子勾结想要造反。已经六十多岁的玄宗大怒,将王忠嗣下狱,最终贬为汉阳太守,不久之后王忠嗣终日抑郁而亡,年仅四十五岁。

王忠嗣的死其实对唐朝历史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他死后仅6年, 爆发。而王忠嗣生前曾数次上书奏言 将会作乱,却无人理会。很多人认为假如王忠嗣仍在世,安禄山不一定敢起兵造反,即使起兵也不会从东向西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取长安,而是被王忠嗣轻而易举的剿灭。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大唐帝国从此 走向灭亡,再也未能恢复元气,不知唐玄宗垂垂余年之际,是否曾想起过那个被自己冤死的大将王忠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蜀汉奇才姜维,在历史上他受到重用了吗?

蜀汉奇才姜维,在历史上他受到重用了吗?

曹丕是怎么对待曹植的兄弟两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曹丕是怎么对待曹植的兄弟两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三条遗嘱,分别说了什么?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三条遗嘱,分别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