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宝山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青浦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黄浦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松江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徐汇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静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宠物达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闵行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嘉定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小小说]心里有个渴望

4160

发布:2021-12-03 03:09:50  来自 我是鹿小痴 觅知友会员

肖梅大学毕业后求职不顺利,如今她已跑了好几个月,却还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在她为此茫然的时候,偏又遇上了一桩更闹心的事情。
  
  这天,肖梅骑车到了岔路口时,车旁冷不丁拐出一个人来,“扑通”被碰倒在地。她定眼一看,是个上了岁数的老太太,老太太的左腿下渗出了血,盯着她嚷嚷:“姑娘,你这车咋骑的呀?懂交通规则吗?”肖梅赶紧上前扶那老太太,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门诊一检查,还好没伤着筋骨,只是被划了个寸把长的口子。大夫清洗了伤口说,不要紧,打个破伤风,缝上两针敷点药就可以走了。肖梅正盘算着,再赔几百块钱给老太太买点营养品什么的,这事也就差不多了。不料那老太太瞪了她一眼,当场就跟大夫吵了起来:“你们这是什么医院呀?就这么草草了事打发病人哪?我要投诉你们!”大夫见老太太这样,二话没说改了口气:“那,那就去预交一千元,住院观察治疗吧。”
  
  无奈,肖梅只好“睁着两眼吃鼠药”,从身上掏出求职备用的钱,去给办了住院手续。
  
  到了住院部,她们被领进一间空着的病房,是个单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位,护士告诉说这是这儿最安静的病房。可老太太扭头望望,见对面有个住了好几个人的普通大房间,嚷嚷着硬是换了进去。这时,肖梅已知道这老太太名叫曹惠秋,今年八十二岁,老伴早没了,儿女们都不在身边。这么大岁数的人,眼下虽说没啥大事儿,但总得设法让她儿女们知道呀。谁知老太太却摇摇手:“甭麻烦他们了,有你在这儿就行啦。”肖梅一听,觉得也是,真要惊动了她家里人,弄不好涌来一大帮拧脖子捏拳头的,芝麻变成西瓜,“升级”起来也够麻烦。再说自己反正还没工作,在这儿照料着,也比雇个伺候的人掏工钱划算呀。看来,这老太太还算有点通情达理哩。
  
  但接下来,肖梅就渐渐感到,这老太太不是盏省油的灯。她人气旺盛,没消半天工夫,就跟病房里的所有人和病区的医生护士都扯熟了,并且能自然融洽地同大家拉上话。更显不一般的是,她每次说话,总是先打着手势,竭力引起别人的注意后,这才有条不紊地开口,边说边左右比划,或者伸直食指划上一个椭圆形的弧线,显得既潇洒又老练。而且,她还特善于引伸别人的话题,不失时机地加以发挥。你提到电影,她就接上刚上映的《建党大业》,排比那一百多个大明星,谁露脸最多谁镜头最少,还有谁谁连一句台词都没;你说到电视网络,她就例数“杀人潜逃犯电视相亲落网”、“官员微博调情开房现丑”……每当这时,老太太总是特别亢奋,眼里还射出一种奇怪的光芒……
  
  肖梅在大学的时候,就听说了许多“碰瓷”敲竹杠的事儿。眼前这老太太,显然是在为“秋后算账”而打造她的“软环境”。想着大夫说过,通常情况下只要不被感染,老太太这伤口最多六七天就能出院,肖梅便暗暗地扳着指头数日子,等着她的最后摊牌。
  
  要说没病的年轻人在病房里守着,伺候这么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是件很累的事,起初肖梅挺觉得别扭。可为了“平稳过渡”,早些了结这桩车祸,她也只好委曲求全,“投其所好”。一个星期总算过去了,肖梅刚要松下一口气,哪料到医生来给检查时却连连摇头,原来是那伤口已因感染而化脓。医生让再去交钱,继续住院治疗。拿着护士送来的《住院病人续费通知单》,肖梅只得咬咬牙,又按医院的规定续交了一千元。
  
  这天中午,肖梅离开病房到食堂去给老太太买饭菜,走到半路想起忘了带个盆子,便折回头拿。她走到病房的窗外,见老太太背对着门正坐在床边上,自己将伤口上的纱布掀了开来。想起这阵气候闷热,医生一再叮嘱伤口马虎不得,她正要进去提个醒,却被眼前的一个动作惊呆了:老太太忽然将巴掌伸向留着水渍的地面,胡乱而迅速地捋了捋,接着就将脏兮兮的手在伤口上抹了几抹,然后又将纱布裹了起来。这老太太神志清楚,大脑没有毛病,显然是故意要让那伤口再度感染!
  
  目睹此景,一股恼怨堵满了肖梅的心头,她真想一步跨进门去,当场戳穿她的把戏。但在那一刹间,肖梅却又忍住了,对方毕竟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轻易爆发“战火”,弄不好反会使自己这个处于弱势的肇事者更加被动。看上去,这老太太衣着讲究,穿戴得体,不会是那号无家可归、生活落魄的困难人。她的言谈举止也有文化素养,不像那种耍泼撒野的街头无赖,可是她却不急于摊牌。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她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呢?
  
  唉,这世上的事情,真是太复杂了!
  
  想到此,肖梅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她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动声色地给老太太端来饭菜后,又买了一袋水果给老太太放在床头边,然后就趁个空隙儿悄悄地离开了医院。她心里在说:老人家,凡事总该有个度,我也不容易呀,你就好自为之吧。
  
  要就这么着,这事也没啥说头了,可天底下人和人就是不一样。肖梅虽在四处求职,那老太太的影子却总是在脑子里闪来闪去。第二天夜晚,她就憋不住又去了医院,在走廊外面转悠了几圈后,悄悄地来到了病房窗外。也不知咋想的,反正她要看看那老太太还住不住在这里。
  
  老太太果然还没离开,她侧在床上睡着了。夜已渐深,病房里显得格外的清冷。灯光下,老太太一头稀稀的白发散乱着,松弛而布满绉纹的脸上,隐约还看得出年轻时的端庄容貌。那嘴角在一息一息着,像是梦境里的呓语,又像是混沌中的咀嚼。她两手里紧抱着的,是肖梅留下的那袋水果,一个还没动……人真奇怪,此刻看老太太这样子,肖梅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肖梅自幼没有父母,是含辛茹苦的奶奶把她养大,供她读完中学走进了大学。当年奶奶病重躺在床上,却硬是没让别人告诉自己这个正在迎考的孙女。奶奶最后的那一刻,喃喃念叨着“肖梅”的名字,可自己因为忙论文而误了班车,等汗如雨淋回到家,奶奶已经静静地走了,连眼晴都没合上……想到此,肖梅心里一揪,眼泪忍不住地淌了下来。奶奶最后的时刻,要是自己能陪伴在她的身边,或许她离开时的心情要好一些,自己也不会留下一个永远的负疚和缺憾,但是这一切已经晚了。她轻轻地长叹了一口气,忽然就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老太太还住在这里,既然这场车祸让自己和老太太遇到了一起,我不妨就把她当成捡来的奶奶,好好地伺候着她,无论要花多少钱,我都心甘情愿。或许,这也是缘分吧?想到此,肖梅心中那股气恼和怨恨,就化成了一种神圣和亲近的感觉,仿佛时光一下子倒退在了几年前的奶奶身上。于是她轻手轻脚地走进病房,替老太太盖好毯子,然后就静静地坐在她身旁。
  
  老太太似乎睡得很浅,身子动了动,一下子就睁开了眼晴:“你,你怎么又来了?”
  
  肖梅脱口而出:“奶奶!”
  
  “你……你是喊我吗?”老太太爬起身来,眼里闪着亮光,显得局促而激动。
  
  肖梅从小就羞口,今天的嘴变得这样甜,连她自己也有些诧异,但她决意想把这个角色扮演下去,于是义无反顾地笑着说:“是喊你的,奶奶!”接着她便拧来一块热毛巾,亲近地给老太太擦了擦脸。然后,她又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情况讲了一遍,真诚地说:“奶奶,我就是您的亲孙女,不管您在这儿住多久,我都不会离开您了!”
  
  老太太神情复杂地点了点头:“好,我有你这个孙女儿,太好了……”
  
  这天,老太太兴致勃勃地跟人说着话,顺手拿起她随带的提兜想找东西,不料却“扑”地将一迭纸头滑落在地上。肖梅替她捡了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份三十年前的报纸。那上面登载着一篇题为《心明眼亮曹惠秋》的通讯,还配了一幅她的照片——想不到眼前这老太太,居然曾是一家千人大厂的副厂长!
  
  想着这些日子的情景,肖梅心里更加纳闷了,于是憋不住地提起了那个一直犯嘀咕的问题。
  
  老太太犹豫好久,终于像是鼓起了勇气:“孩子,我做了一件错事……”
  
  “奶奶,您做错了什么呀?”
  
  见老太太欲言又止,肖梅只好先绕开话题:“奶奶,您的日子过得好吗?”“挺好的。”老太太很爽快地扳开指头,“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上上下下二三十口子,争着给我钱呢,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一个比一个能耐……”说着说着,她又轻轻摇了摇头,变得凄惶、暗然起来:“逢年过节聚到一起,总是听他们高谈阔论,满口新词儿,可我想说点啥,在旁边连个插嘴的机会都没有,这心里的滋味,别人哪知道……”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那一天我闷得慌,就到原先的老单位上去转转,走进一间屋子,里面有好些个年轻人。我看见他们正在说说笑笑,扯那些社会上的新鲜事儿,就忍不住接上话头想凑一份儿。可插了几次嘴,他们谁也不理我的岔儿,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好像根本就没有我这个人。我只好干巴巴地自说说自笑笑,简直就像是个神经不正常的人呀。走出门外,我心里越想越难过,真想对天大哭一场,真想找人大吵一顿。到了大街边,就遇上了你……”
  
  说到这,老太太眼里盈满浑浊的泪水:“我知道我老了,不比从前了,可是我这脑瓜儿还好使,别人明白的事我也明白,别人爱说的话我也想说……在这儿,我总算过了几天最开心的日子。孩子,只是难为你了,真的对不起你。”
  
  此刻,肖梅已经完全明白,这阵的前前后后是咋回事了。她连忙说:“不,奶奶,你不要说对不起,是我们做晚辈的对你们关心和理解太少了!”
  
  “谢谢你,谢谢你……”老太太激动得泪水直流,她像想起了什么,一把拉过肖梅的手:“好孩子,奶奶不能委屈了你啊!这阵住院治疗的开销,啥都不用你掏,我有养老金,有医疗保险,家里也不缺钱,我就是心里有个……有个渴望呀。”见肖梅愣着,老太太跺了跺脚站起身道:“孩子,我这伤没事了,走,陪我回家去!”
  
  “哎!”肖梅感慨地挽住老太太,忽然兴奋地说:“奶奶,我已经找到好工作啦,我要开一家‘夕阳红抒怀吧’……”
  
  老太太一听就懂了:“嗯,你开这吧,一定能火!”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爱不需要承诺来相守
    看着你转身离去,我告诉没有什么痛我不能承受,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安慰而已?其实我心还是痛的,泪在心里流……对你给予我的爱,我只能平静的等待,要像手中捧起的细沙,
  •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到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与的乐园怎么样才能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学
  • [小小说]斗虎
    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無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但也有不怕冷的,俺家那匹黑马就不怕冷。俺家那匹黑马是匹公马,有点野,蹄子热,嘴尖,除了俺爷
  • [民间故事]一只蛐蛐一张犁
    过去,王家庄有一个叫王诚的人,穷困潦倒但为人善良。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去帮,乡邻们都叫他大善人。这年秋天,王诚的娘去世了,他实在没钱办丧事,只好到邻居张三
  • [幽默故事]饿死也不跟你学推荐
    魏冬下岗后一直找不到事做。现在用人单位门槛高得很,像他这种双无人员(既没学历又没技术)根本没人要。魏冬想自己创业,可是具体干什么他心里没谱儿。魏冬决定去找他
  • 救你没商量
    从前有个老板,专门从事长期贩卖伪劣轮胎,有天有做了一笔黑心的生意,心里高兴,就喝多了,去找卫生间。他走到门边,可是摸来摸去找不着门把手,他就硬推,推不动;拉
  • [幽默故事]美女相亲
    女孩,一旦漂亮了就有些自大,可毕竟漂亮就是自大的资本,人家有资本,干嘛不自大呢?单位同事卓姗姗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已经28岁了仍然单身,眼看就成了剩女,她
  • 夜半遇鬼
    下午7点30分左右,3位农民模样的人非要坐我的“面的”到郊外一个比较偏僻的去不可。我拗不过他们,只好载着他们朝郊外飞驰而去。说实话,我不是不想挣他们的钱,而
  • 替换
    “我已经到了,你在半小时内把东西带过来。”我掐断电话,进了。我按下第10层的按钮,电梯开始嗖嗖地往上升。到第10层的时候电梯却没有停下,而是直接升上了顶层第
  • 无德司机
    编者按:也许这个世界没有鬼,只是在人的心底里面隐藏着不一样的鬼。这个司机的心里隐藏的就是贪欲的鬼。文字,值得思考。人最需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请注意标点符号
  • [一千零一夜]一个怪异的手机号
    这天一见面,董事长就笑嘻嘻的,他夸席先生上次讲的那个“手机”故事好听,席先生说,那不是“故事”,是发生在他们家乡的一件真事,而且那个王果和张静远前不久已经结婚了。董事长听了若有所思,接着,他也要给席先生讲一个有关爱情的“手机”故事,席先生听了笑着说:“
  • [民间故事]赌墨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县城里有位以写字、作画为生的男子叫姜上秋,他的每一幅字画都价值不菲,而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他为人正派,无论对谁都不偏不倚。这年三月初二的上午,姜上秋独自一人在县城的一家茶楼里喝茶,刚喝了两口,忽然听见两位四十来岁的汉子,在茶楼里
  • [幽默故事]想当年
    潘老汉开了一家小茶馆,生意虽说不上红火,可混混日子也还过得去。这天正午,潘老汉正准备吃饭,一个戴鸭舌帽的小青年捧着一个包走了过来,神秘兮兮地问:“古董要不要?”正在喝茶的人一看,个个摇头,没人相信这老套的骗术。这时,一边的潘老汉好奇地问:“这是啥呀?…
  • [幽默故事]致命的习性
    约翰是霍克大亨的一名部属,很会拍马逢迎,只要主子开口讲话,他便鼓掌喝彩,久而久之,成了习性。霍克大亨非常喜欢他。一天,霍克乘坐一架小型飞机去视察一处矿山,约翰随同前往。飞着飞着,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失去控制,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头往下栽去。飞行员大
  • [新传说]在马路上钓鱼
    有条马路,厚度、强度、平整度都不过关,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这条路上的坑。这些坑是你一填它就平,你一走它就有,而且下点小雨、流点污水,淌到坑里,任那烈日晒、车轮碾,十天半月不减少。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可就是没人管。这天,一个老头打这条马路上经过
  • [民间故事]怪盗神医
    PART.1身陷匪穴老辈人都知道济南出过名将罗士信,他的“罗家枪”十分厉害,岂不知罗家的医术也很了得。他家世代都有人行医,尤以治疗跌打损伤闻名。传至清朝罗士隆这代,他却无心钻研医术,一部《外科正宗》已经翻烂,可就是不敢去拿针钩刀子。他的父亲无奈之下
  • [幽默故事]敏感
    局长从纪委开会回来,直接进了秘书室。看局长进来,秘书小张连忙站起身,满面笑容地望着局长说:“局长,您开完会了。”局长点了下头,从包里拿出一份材料,抖动着对小张说:“这材料还得加加工,过两天还要汇报。这次述廉要求得特别严格,今天只是纪委领导听听,过几天五
  • [民间故事]财主招女婿
    北山乡有一个财主,为人非常吝啬,空有家财万贯,不但不行善积德,还经常干些灾年屯粮、雪夜逼债的缺德事。财主老婆只生了一个女儿,就再也没有生育,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快到出嫁的年龄了,财主心里算计开了:膝下就这一个女儿,要是嫁到别家,以后这家业交给谁?招上
  • [海外故事]能量炸弹
    这天,推销商亨德开车一路疾驰来到慕尼黑市,慕尼黑是他的故乡,但也是他的伤心地。十年前,他满怀仇恨离开此地,今天,他回来只有一个目的:复仇,然后再度消失。在一家甜食店门口,亨德把车停了下来,下了车,走进店里。这个甜食店,品种多得晃眼,可亨德一眼就看中那只刚烤
  • [幽默故事]等你召见我
    一个月前,收旧货的钱三有幸认识了某中学教导处的张主任。张主任告诉钱三,学校里有一批旧空调要处理,钱三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为了这笔大买卖,当晚钱三就提着礼物敲开了张主任家的大门,张主任相当客气,拍着钱三的肩膀说:“老钱,你放心,这批货肯定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