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滹沱见蕃使列名》赏析

1966

李益是中唐七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清沈德潜称他“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王昌龄)、供奉( )”。此诗前两 用写景来叙事抒情,后两句议论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确实可与龙标、供奉媲美。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李益

漠南春色到滹沱,

杨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

汉家频许郅支和。

李益诗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去滹沱会见蕃使的情景和感想。“滹(hū乎)沱”,水名,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泰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唐代回纥使者至京城长安(今西安市), 照例取道滹沱,参照诗的内容看,题中“蕃使”, 当指回纥。唐同回纥虽也有过一些冲突,但总的说来,关系较好。回纥为了摆脱突厥的奴役,一直归附唐朝。唐朝为了击退突厥、吐蕃的侵掠,对回纥采取保护、联合的策略,并应回纥的请求,先后嫁了四个公主到回纥。据《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德宗贞元三年(787),回纥遣使者来贡方物,且请和亲。贞元四年十月,回纥公主及使者来唐迎亲,“凡遣人千余,纳聘马二千。德宗令朔州(今山西朔县西南)、太原分留七百人,其(回纥)宰相首领皆至,分馆鸿胪、将作。”这次迎娶的,就是德宗之女咸安公主,使者十月到京,回程至滹沱,当在贞元五年春日,观诗中“漠南春色”的措词和所写隆重景象,诗中所写可能就是这次接待下嫁回纥的咸安公主的活动。“列名”,指被列为正式参与会见的成员。

诗的开头两句写会见的 、地点和热烈场面。

“漠南”,亦作“幕南”,大漠之南,指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汉代用以称匈奴,唐代为回纥居地,这里指回纥。“春色”,语意双关,既指春日的景色,也代指蕃使,即咸安公主,这时她已被唐册封为 端正长寿孝顺可敦(可敦为回纥可汗之妻的专名。在唐代,回纥的可汗、可敦大多请求唐朝册封),故以“漠南春色”称之。“塞马”谓塞外蕃使之马。“塞马多”谓蕃使众多,这次回纥来人共千余。滹沱河上,成千上百的塞马昂首挺立,场面非常热烈壮观。春天是 的季节,春色、春光,常用来象征温馨祥和的事物。春风吹拂,杨柳青青,滹沱河上,春光荡漾。

这美好的春色,不仅烘托出人们的喜悦 ,还象征唐与回纥的和睦关系。

三四两句是作者参加这次盛会的感想。“闭”谓设防。“汉家”,指唐朝,唐代诗人例皆以汉指唐。

“郅(zhì至)支”,匈奴单于名,本名呼屠吾斯,为呼韩邪单于之兄,任左贤王,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自立为单于,并归顺汉朝,以后几年都来汉朝献。元帝初元元年(前48)杀汉使而叛,后来被汉派兵讨杀。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郅支单于被杀后,呼韩邪单于入汉朝见,请求和亲,元帝以宫女王嫱赐单于。呼韩邪单于十分高兴,上书愿为汉守护西北边疆,请汉罢除边防,以休养天子人民。元帝令臣下集议。郎中侯应列举十条理由,以为“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强(强)则骄逆”,不可许。诗的后两句即用此事。意思是说,朝廷频频准许同回纥和好,而今万里关山,均不设防。这既是承上文赞美唐与回纥的和好,同时也是对唐的边防废弛的忧虑。诗人认为唐与回纥保持和好关系是应该的,所以诗中加以赞美,但他觉得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边备,因为回纥此时虽然归附,难保今后不会象郅支叛汉那样叛唐为乱。“频许”二字,即含有时叛时服的意思。如果边防废弛,必然要吃大亏。事实上,在这之前不久,即大历十三年( 778)回纥就曾入侵太原,唐军士卒死千余人,后赖代州(今山西代县)都督张光晟打败回纥,北人才得以安宁。

zhl201703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听邻家吹笙》赏析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诗鉴赏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批评家和修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赏析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
  • [新传说]威风凛凛
    老韩退休后迷上了画画,在老年大学学了两年,现在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了。老韩尤其擅长画猫,只是,他画的猫一个个都张牙舞爪。这凶巴巴的猫,大伙都不喜欢,于是人们就劝老韩改改风格。
  • [幽默故事]大款还乡
    要过春节的时候,几年前去深圳打工的李老二回来了。以前在家里好吃懒做,混到四十多岁都没娶上老婆的李老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浑身西装革履不说,光那头发梳得溜光水滑,苍蝇在上面都得翻上两个跟斗。听说李老二发了财,村长等一班人一窝蜂地涌到李老二家里看稀奇。李
  • [传闻逸事]突然冒出的儿子
    PART.1没有男人的家民国初年,鄂西有个叫歇马垸的村子,村里有个叫马九的人,突然出家做了和尚。这马九才三十出头,老婆颇有姿色,儿子都三岁了,家里还有两亩多地,日子怎么也说得过去的,可他不知扳错了哪根筋,硬是去村外不远的百雀山当了和尚。马九出家了,
  • [民间故事]响床
    民国初年,川南某地有一巨富王团总,将独生女儿许配给了西乡柳家的小公子。大富豪嫁千金小姐,嫁妆自然不同凡响,果然,木料是从山场挑选的上等柏木,三年前便砍伐解料,早已干透定型;木匠师傅则请的是城里有名的“活鲁班”毛师傅。这个毛师傅一生有很多传奇。据说他
  • [幽默故事]美女给我讲故事
    春节刚过,刘文便决定跟周围的弟兄学学,从网上淘个美女,给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点刺激。刘文在市文联上班,时间宽裕,工资不菲,捏造事实煽情忽悠本是拿手好戏,这几年老老实实呆在办公室搞了几个所谓的政府精品工程,原以为大家会对他刮目相看,谁知今年春节一聚会,他才
  • 《送薛弁归河东》注释
    原文:薛侯故乡处,五老峰西头。归路秦树灭,到乡河水流。看君马首去,满耳声愁。献赋今未售,凡几秋。应过伯夷庙,为上关城楼。楼上能相忆,西南指雍州。送薛弁归河东注释:【五老峰】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迭屏为
  • [新传说]谁是发贴人
    韩峰在一家小型国有企业的人事科工作。众所周知,国有企业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老科长一直得不到升迁,韩峰都“奔四”的人了,还依然是个副科长,眼看着自己那些老同学不少都是处级干部了,韩峰心里这个急呀!最近,办公室主任荣升副厂长,主任的职位就空了出来
  • 拿回我的工资
    提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下个林妹妹的!刘军和张虎都在机械厂上班,两家还同住在一个大院里,平日里,两家相处得很好,远亲不如近邻嘛。两人都是工人,每天的衣服都是脏兮兮的,要经常换洗。刘军的老婆在医院当护士,工作挺忙的,所以,他的衣服要自己洗;张
  • [东方夜谈]机器人神厨
    这是一场在人与机器之间展开的厨艺PK,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最终谁输谁赢?结局令所有人瞠目结舌……长城饭店的厨师们听说张老板要买一台机器人来做菜,开始大家都不相信,直到张老板让工程师将一台机器人搬进了操作间,他们还半信半疑:这么一台机器,能做出花样百
  • [传闻逸事]剃头总动员
    PART.1含混过关清朝顺治年间,朝廷强颁“剃头令”,凡成年男子,必须剃掉额前三寸头发,脑后挽辫,谁不听命,谁就得头断法场。可有个远离京城的偏远小县,那里的百姓却对“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朝廷高压漠然视之,全城只有县令范勇一个人,为了给百姓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