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家装建材交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房产中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BAT互联网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潘多拉电影论坛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采购俱乐部论坛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手机网游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微整形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孕妈知识宝库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封面设计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传闻轶事]还魂记

889

红颜薄命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有个才子名叫卢定华,在其好友徐国春的赞助下,顺利出版了一本诗集。徐国春在一家酒楼摆了宴席,为卢定华庆贺,并请了春香院的惜妍姑娘来作陪。
  
  徐国春让惜妍在卢定华身边坐下,专门伺候卢定华喝酒。惜妍会意,略带羞涩地笑了笑,便往卢定华身上凑了凑,一手轻轻搭在卢定华的后背,一手举起杯子想让卢定华满饮。卢定华推辞不过,便勉强喝了一口。徐国春顿时哈哈大笑,拍起手来。
  
  就在这时,卢定华突然起身,走出门去,一口将嘴巴里含着的酒吐在了院中。一个店小二正举着蜡烛经过,卢定华一边脱下自己的白袍,一边夺过店小二手中的蜡烛,将自己的白袍点着,转眼间便将其烧成灰烬。一旁的惜妍和徐国春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卢定华也不理会,甩着赤条条的胳膊,扬长而去。
  
  当晚,卢定华正要睡下,徐国春却找上门来,大声责备道:“你是不是太过分了?我知道你清高,你洁身自好,但惜妍姑娘难道就是淤泥,一丝都碰不得吗?没错,她是从春香院出来的,可人家只是歌妓。你去打听打听,有多少达官显贵、富家子弟争着想要得到她,可人家从不为金钱权势而卖身。”
  
  卢定华不以为然道:“既然她像你说的那么好,当初何必去春香院呢?”
  
  徐国春叹气道:“她自幼父母双亡,十四岁那年被兄长卖到春香院。是春香院的老鸨养活了她,教了她才艺,她不在那儿待着,她能去哪儿?实话告诉你吧,惜妍姑娘什么人都看不上,就喜欢你这个穷书生。她平时最爱读你的诗词,是她拿出全部积蓄交给我,托我将你的诗词结集出版,以完成你的心愿。她又托我布置了这场宴席,想当面对你表达心意,没想到你竟如此不通情理。”
  
  听完这些话,卢定华心绪难平,他长叹一声道:“这样吧,明晚你再领我去春香院。”
  
  第二天晚上,徐国春带着卢定华又来到了春香院。惜妍不知卢定华会来,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卢定华向惜妍鞠了一躬,满怀歉意道:“你的事国春都与我说了,是我错怪了姑娘,望姑娘原谅。”惜妍脸上一红,什么都没说,一边默默流着泪,一边从头上取下一支金钗,放到卢定华手上,便掩面跑了出去。
  
  徐国春见惜妍行为古怪,便将老鸨叫进来问话。老鸨笑眯眯地说:“惜妍姑娘今天开始接客了,可能还有些不适应吧。”
  
  听了老鸨的话,徐卢二人呆若木鸡。在回去的路上,徐国春沮丧地对卢定华说:“昨晚之事,肯定彻底让她寒了心。她一定是在绝望之下,才违心地走出这一步的。”
  
  卢定华紧紧握着惜妍送给他的金钗,不觉感到一阵心痛。突然,他坚定地对徐国春说:“明日此时,你我再去春香院,我要替惜妍赎身,让她做我的妻子。”徐国春自然大声叫好。
  
  次日正是立夏,徐卢二人再度来到春香院,不料却听闻一个噩耗:今日午时,惜妍姑娘在城南河的观鱼矶投河自尽了!
  
  卢定华不禁痛彻心扉,在徐国春的搀扶下才回到了家。数日后,他找到城南河边惜妍姑娘的坟墓,趴在墓前大哭了一场,之后便茶饭不思,一病不起。
  
  疑惑重重
  
  徐国春见老友病重至此,便从城北请来他的堂伯,一起去看望卢定华,并安慰卢定华说:“堂伯是城北一带有名的郎中,你就放心让他瞧病吧。”
  
  卢定华艰难地伸手让堂伯诊脉。堂伯一边诊脉,一边忧虑道:“这病不是两三副药能治好的。这样吧,卢公子不如去我的医馆住下,如此朝夕诊视,慢慢调理,才有望复元,我也省得跑来跑去。”
  
  就这样,卢定华便随堂伯来到城北,暂且在堂伯家中住下了。
  
  堂伯膝下无子嗣,只有一养女,名叫翠玉。堂伯家并不富裕,宅中本就没有多余的客房,但为了让卢定华住得舒服,还是将翠玉的房间让出来,给卢定华住了。
  
  卢定华刚在床上躺下,就发现枕边放着一本书,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诗集。正纳闷间,门口有人说道:“爹,我给卢公子熬好了粥,现在要端进去了。”堂伯回了一声“知道了”。
  
  很快,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走了进来,那少女显然就是翠玉了。
  
  恍惚间,卢定华觉得翠玉的模样竟与惜妍有几分相似,正疑惑着,翠玉端着一碗粥,已来到卢定华的床前,半蹲身子将粥放在床头的几案上,而就在她俯身的一刹那,卢定华看到了她头上戴着的金钗。
  
  这不是惜妍送给自己的金钗吗?怎么会在翠玉头上?卢定华满腹狐疑,又不好贸然发问,只好等到翠玉出去之后,才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包裹,发现金钗并未丢失,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然而,他对翠玉的好奇心却更重了,便向堂伯询问翠玉的身世。
  
  堂伯叹气道:“翠玉本是我远房表哥之女,父母早亡,由其兄长带大。其兄為图钱财,想将其卖给某员外做填房,翠玉誓死不从,于立夏那天的未时,爬上城南河的观鱼矶投河自尽。人抬到我家时,已没了气息,我施展全部医术努力施救,没想到竟然活了过来,从此我就收她做养女了。”
  
  卢定华知道,惜妍是在立夏那天的午时投河自尽的,而翠玉却在接下来的未时,在同一地方,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这实在是太巧合了。
  
  卢定华紧接着问:“堂伯可知翠玉头上的金钗有何来历?”
  
  堂伯回道:“听翠玉说,这金钗是她那日在观鱼矶边捡来的。她觉得好看,便戴在头上了。”
  
  正说着,门外有病人来求堂伯看诊,堂伯答应了一声,便出门去了。正好卢定华也觉得有些饥渴,便独自端粥来喝。
  
  借尸还魂
  
  过了一会儿,翠玉进来收拾碗筷,见卢定华半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便放大胆子端详起卢定华的相貌来。正当她看得入迷,卢定华却突然睁开了眼睛,四目相对之下,翠玉不禁满脸通红,那娇羞之态,越发与惜妍相似了。
  
  卢定华不觉出神地说:“翠玉姑娘,你可知道你长得很像卢某的一位故人吗?”
  
  翠玉回答:“卢公子长得也像翠玉的一位故人啊。”
  
  卢定华惊异道:“是吗?此人现在何处啊?”
  
  翠玉道:“翠玉所说的故人,不在这尘世间,而在翠玉的梦境中。”
  
  卢定华更觉奇怪了,便问翠玉此话何意。翠玉答道:“自我立夏那日投河被救之后,便每晚要做一个同样的梦。梦中的我好像是一名歌妓,喜欢上了一个身穿白袍的书生。我们一同出现在某个酒宴上,我因为喜欢他,情不自禁地靠近他,想让他喝我倒的酒,他却嫌弃我的身份,不但将喝进去的酒吐了出来,还将他的白袍一把火烧了。那火越烧越旺,我也觉得越来越热,便每次在那个时候从梦中惊醒。现在回想起来,我梦中的白袍书生,长得跟卢公子还真是相像啊。”
  
  卢定华越听越惊讶,他拿起床头的诗集问:“这诗集可是姑娘的?”
  
  翠玉害羞道:“说来也真是奇怪,也就是自立夏那日起,我突然对卢公子的诗词深深着迷,便去书肆买了这本诗集,每天吟诵,百读不厌,现在早已倒背如流了。”说完,她便端着碗筷出去了。
  
  此时,卢定华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以前,他并不相信神鬼之说,不相信诸如“借尸还魂”这种诡异的事情。但此时此刻,翠玉身上发生的事,却由不得他不信。他觉得,翠玉其实在立夏那天就已溺水而亡了,之所以能活过来,是因为惜妍的灵魂进入了她的体内。也就是说,惜妍借着翠玉的身体,又来到了自己身边。
  
  想到这儿,卢定华突然百感交集,泪如泉涌。他暗自下定决心,再也不能错过眼前这个好不容易借尸还魂的惜妍了。
  
  果然,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卢定华与翠玉的感情越来越深,堂伯看在眼里,等卢定华病愈后,便为其与翠玉主持了婚事。
  
  在卢定华与翠玉的婚宴上,堂伯与徐国春并肩坐着,一起喝酒。直到同桌客人都走光了,他俩还是兴致不减,在那儿边喝边聊。
  
  堂伯给徐国春敬了杯酒,说道:“好一个借尸还魂之计。要不然,卢定华这病恐怕神仙都救不了啊。”
  
  徐国春笑道:“堂伯过奖了。要不是你对我说翠玉喜欢卢定华的事,我也想不出这招啊。”
  
  堂伯叹了口气说:“你知道,翠玉是我十八年前撿来的孤儿,身世可怜,我是满心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啊。这几年卢定华的诗词传遍大江南北,加上他相貌堂堂,品格端正,翠玉早已对他暗生情愫,仰慕不已,这几个月更是为他相思成病,我也是急得没辙了,才厚着脸皮来找你。这次真得好好谢谢你!你为翠玉打造的金钗,等我手头宽裕了,一定得给你钱。”
  
  徐国春爽快道:“区区一支金钗,救活了两条命,还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我是在给自己积德呢,哪里还需要这点金钗钱?”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人物开头与结尾的方法
    一、形象刻画法:1.回忆式开头:《有这样一位好班长》的开头:她叫王静虹,是我读时的班长,尽管我们分别一看多了,但班长的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2。外貌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传闻逸事]豆腐宴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
  • 三毛心灵鸡汤经典语录(50句)
    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抚媚的花园。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
  • 让我无法忘记无比厌恶的同桌
    一提起我以前的同桌,我就立刻愁上心头,因为她是一个霸道的,还爱与人作对。她个头挺高,身材十分魁梧,短头发,流海垂在额头上,一双小小的眼睛配上她那大胖脸极不标致,而且她板着脸,瞪着眼,会让你顿生怯意。我与她做同桌时,她就给我立下许多“条约”:
  • 胆大的老鼠
    有一家老鼠吃完饭开始聊天,不知怎么就谈起了胆子的问题。小老鼠首先发言:“现在的人真坏,居然做出老鼠药想毒死我们,根本不管用,我吃那玩意儿跟吃饼干似的。”老鼠妈妈说:“在旧社会,没有老鼠药。人们用老鼠夹子,我根本不怕,有时想锻炼身体了,就把那玩意儿拿来当健身
  • 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
    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勤思则得,善问则裕,广泛交流,深入切磋。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它似一条奔流不息的黄河,为我的未来腾出一条黄金大道;它似一棵参天大树,一片片的落叶代表着我每次失败后的站起,也细数着我一次次的成功,为我阻挡着狂风暴雨,是为我往后理想
  • 故乡的冬天
    山,是我故乡的特色,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曾给了我无尽的与希冀。近些年来,由于我在外工作,我离它越来越远了,无论是在时空还是深处。许多年了,一直在外求学与工作的我,很难有走进那个记忆中,山的概念仿佛已经模糊了曾给了我许多快乐的儿时的记忆
  • 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即使每个
  •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青春时代的时代,我们有着朝气与活力。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看到我们矫健的身影。读书馆,总能浮现着我们如饥似渴的眼神;体育场,总会飘荡我们不甘落后的身影。我们的一切都与周围密不可分,我们的梦想是那燃烧的火把,我们的憧憬是那遍迁的彩蝶,我们的执着是那常青的松柏,我
  • 姻缘梦
    昨夜清风拂,月光洒温柔枕边一缕檀香绕过锦绸飘进我梦乡掀起你的盖头羞涩的绯红微扬的眼眸如诗如画引得山川不东流绿肥红瘦佳羽共收编一双翅膀彩虹桥上悠悠牵手含情脉脉灵犀的心不用说出口年华老逝我在梳你的白头一堂朱韵,红花满地爱满楼我们相扶在月老的如意前叩首一根红线,
  • 梦想源于内心的冲动
    江文山出生时就缺失左前肢,10岁时随父母去深圳生活,由于“与众不同”,他几乎没有玩伴,每天就对着家里墙上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发呆,渐渐地,他萌发出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周游世界,踏遍祖国的大好山河,亲自走过两张地图上的每个角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以快乐坚
  • 欧阳修《泷冈阡表》
    朝代:宋代作者:原文: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