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故事]爱种菜的王局长

2085

王局长是最廉政的官员。
  
  这不是王局长自己吹嘘的,是社区邻居对他的评价。王局长为官几十年,一直住在二十年前那套三室一厅的旧屋子里。早先很多部、委、办等局机关领导住这儿,现在局长处长们多半都搬走,住到更高级更宽敞的新房子里去了。
  
  王局长的廉政是有目共睹的,他从来没有公车私用,周末出行基本靠自行车。这在社区里是独一无二的。
  
  王局长推着自行车出门时,楼前坐着晒太阳的老人跟他打招呼:“王局长又去种菜?你真是个好官,一点没有架子,还骑自行车呀。”王局长呵呵地笑着说:“骑车可以锻炼身体啊。”
  
  王局长偶尔也会骑车上班,到了单位,大家都保持沉默,没人敢与王局长开玩笑。王局长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有三张脸,一张是对上面来的领导,这时的王局长,脸笑得非常灿烂,神情显得谦和、恭敬,谈吐谨小慎微。第二张脸是对来访的客人和朋友,这时的笑脸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说话温和缓慢,像个长者。第三张脸是对手下的,脸上没有笑容,说话低沉,神态威严。大家都觉得王局长这方池塘的水太浑,深不可测。
  
  王局长究竟是否廉政,谁也说不准,反正作为建设局的一把手,想捞钱,易如反掌。
  
  王局长有个爱好,种菜。每到周末的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车上载一把小锄头,乐哉悠哉地去往虎头山。这种爱好始于五年前。有一次,一个老板来访,在书房里王局长与老板聊了大半夜。第二天是星期天,王局长吃了早饭就出门了,一直到中午才回来。王局长的模样让妻子魏宏吓了一跳:浑身都是泥土、汗水。魏宏问他出什么事了,王局长呵呵地笑着说:“我在城郊边上开了一块地,种了些菜,今后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没有农药的绿色蔬菜了。”
  
  魏宏吃惊地看着他,许久,问道:“你有什么事瞒着我?”王局长说:“我能有什么事瞒你!再说,有些事你不知道更好,不用操心,是不是?”
  
  魏宏没有再说话,她太了解自己的老公了,他工作上、单位上的事从来不告诉她。他交往的圈子、朋友也很少让她知道。但是,有一次还是让她了解了一些他的内心世界。他说,平时工作压力太大,而且这个世界让有权利的人如履薄冰,挖地种菜,能缓解一下自己的心理压力。
  
  王局长告诉魏宏,靠近山边有很多农民废弃的田地,城里有些退休居民无事干,就把地开出来,种了一些蔬菜。王局长种的菜就在其中。此后,王局长经常把丰收的菜带回家,送给左邻右舍,说是最环保的蔬菜。王局长对邻居常常是抱着友好、亲近的态度。
  
  大家都说,像王局长这样的干部不多了。在老百姓眼里,是官都贪,但是,王局长是个例外。
  
  一天晚上,王局长多喝了几杯酒,头有点晕乎。他一般是不喝酒的,也不抽烟。他说,领导干部喝酒抽烟,容易出事。那些无孔不入的不良商人,总是投其所好,腐蚀领导干部。你烟酒不沾,无其他不良嗜好,他们就没办法了。今天晚上,王局长是陪厅里来的领导喝了点本地的米酒,很便宜的,算不得腐败。
  
  王局长躺在沙发上,妻子魏宏在一旁看电视,儿子王斌在里面屋子里做作业。突然,王斌开门来到母亲身边,说学校有个学生得了白血病,为了挽救这个学生的生命,学校号召大家捐款,帮助其渡过难关。
  
  王斌说:“我把自己积攒的钱全捐出了。”魏宏问:“你捐这么多干什么?”王斌说:“治病需要三十万,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呀。那个学生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每个月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王斌还说,全校师生一天捐了十几万,还差很大的缺口呢。
  
  王局长看着儿子,问:“你捐了多少?”王斌说:“一万。”啊!王局长大吃一惊,从沙发上跳了起来。
  
  王斌呵呵地笑了,说:“爸,你这么紧张干什么?我没向你们要一分钱呀,我这钱都是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王斌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平时父母给他的零花钱,他都舍不得花。逢年过节,收的压岁钱,他都存在一只漂亮的木箱里。
  
  王局长看着儿子,半晌才说:“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王斌没听懂爸爸话的意思,继续说:“老师还表扬我了呢,说我有爱心,慷慨解囊,为同学做了个好榜样。”
  
  王局长呆呆地看着儿子,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儿子又进去写作业了,魏宏说:“这个小傻瓜,一下捐这么多,我都心疼死了。”王局长突然吼道:“岂止是傻瓜,简直就是个白痴!”
  
  魏宏不高兴地回道:“你才白痴呢。王斌这个学期考试又是全年级第一名。”王局长气得说不出话来。
  
  半晌,魏宏说:“如果这些钱能救人一命,王斌也算做了件好事。”
  
  王局长突然重重一拍桌子,想骂什么没骂出口,在屋子里转来转去。魏宏骂道:“你神经病啊,吓我一跳。”王局长走进书房,坐在书桌前长时间地发呆。
  
  魏宏不理解丈夫为何如此愤怒,她走进书房劝道:“算了算了,反正是他自己的钱,也没向我们要一分。”王局长说:“你们呀……”但他没有说下去。魏宏发现他这次真的很生气,手都在微微地颤抖。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晚上,王局长待在书房里很长时间没有出来。
  
  第二天早上,王局长刚起来,魏宏突然说:“我刚才接到王斌班主任的电话,说王斌考了第一名,希望家长能到学校去介绍经验。”
  
  王局长瞪大眼:“有这种事?”魏宏说:“这有什么奇怪的?”王局长大声说:“行行行,我去我去。”
  
  魏宏说:“你去,合适吗?我还想去露露脸呢。”王局长断然否决了妻子的要求,他说:“不行,这次必须我去。”
  
  王局长真的去做报告了,在学生、老师及家长面前侃侃而谈。他说,他儿子王斌很懂事,学习从来不用大人监督,很自觉,而且很爱看书,所以才能考出好成绩。接下来,王局长主要谈了家人是如何过日子的,他说:“我虽然是局长,收入比老师多一些,但我用钱从来不大手大脚。我在单位廉洁奉公,在家里严格要求王斌要从小做起,学会勤劳节省,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乱花。”
  
  王局长讲了很多,主要一点就是他是个廉洁自律的好干部,才教育出王斌这样的好孩子。王斌为什么能捐出一万元呢?因为从小就教育他要有爱心,是我们教育的结果。他哪里来的钱?是他从五六岁开始就存钱,把大人给的压岁钱都存起来,几年下来,积沙成塔,不容易啊。
  
  王局长滔滔不绝讲了三个多小时,结束时,全场听众报以热烈掌声。
  
  王局长从台上下来,走到操场上,听见几个家长围着一起议论。有个家长说:“到底是局长家的孩子,压岁钱就有一万。这在我们穷人家庭简直是不可想象。”王局长听了这话,顿时紧张起来,他担心自己这次来做报告,不但收不到好效果,恐怕还会适得其反。可是,听到下面的话,他又松了口气。另一个家长说:“这算什么呀,我儿子收了五万多的压岁钱。我儿子说了,等他考上大学,就自己买车。”
  
  王局长打量此人,是个白富美,应该是个做生意人的妻子。这个女人还说,她儿子只捐了几千块钱。马上就有人攻击这个白富美:“你儿子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多捐一些?还是人家局长教育有方,从小就懂得要有爱心,助人为乐。”众人在一旁一个劲儿地附和:“就是就是。”
  
  白富美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王局长很开心,没想到儿子捐款会受到大家的追捧,真是太幸运了。
  
  王局长回到家里,一扫往日压抑烦躁的心情。他对魏宏说了他是如何演讲的,把学生、老师、家长都镇住了,而且家长们都对王斌的捐款行为表示赞赏,是爱心的体现。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迪厅
    “请问,这里是地狱吗?”女孩扯着嗓子问旁边的陌生男子。“什么?!”男子一口酒差点呛着,他上下打量面前的这个女孩,嘴巴咧开一个诡异的笑容,“这里怎么会是地狱!”他说着,递给她一杯酒,“这里是,迪厅!”女孩穿一身金光闪闪的鳞片式晚礼服,隆重得有些不合时宜。她侧
  • 肉饼的香味
    小区大门口忽然来了一个摆摊卖早点和晚餐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有七十岁的样子,瘦瘦的,有些驼背,还有些干瘪,在人群中从来不会引起注意。她经常对来买东西的人说,以后就喊我常婆婆吧。没有人知道常婆婆的来历,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卖茶点的老太太,根本没有人想知道她的家世
  • 降怨
    里,一位三十左右岁的女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当她经过天桥下时,忽然从耳边传来了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小姐.小姐.....女子停下了脚步,四下里张望,一个人也没有。可是,那声音却从四面八方传来,在空气中不停地回荡着。顿时间,女人感到一阵剧烈的头晕,视线里的
  • 公墓鬼话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跟妈妈说要到同学家做功课,我妈规定十一点要回家,因为我家到我同学家要经过一座公墓,结果那一天我在同学家待到两点多才骑车回家.当我骑车到了公墓时,我看到公墓上有一个女的盘腿坐着,而且招手叫我过去,表情很无奈.好像有事要求我一样,我就过去了.
  • 不详的梦兆
    我这个人经常做梦,什么乱七八糟的梦都有,梦见和鬼打架也是经常的事,我也不觉得什么。但是我最怕的一种梦,不祥的梦,梦后必有不好的事发生。参加工作后,由于单位住房不足,把我和本单位的几个职工安排在技术办公楼,我住楼下,曾某夫妇安排在二楼,欧阳夫妇在三楼。96年
  • 鬼魂附体
    一个的死人魂神附体活人的事件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委综治办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当地影响极大,以致一段时间内,只要天一黑,高桥镇委大院便无人敢出门。于长亮,男,27岁,未婚,四十里镇于家河村人,大学毕业后,就在高桥镇综治办工作。今年清明节前,于长亮去沂
  • 灯光
    两点,冷清的街道上空飘洒着萧瑟的细雨。一盏盏昏暗的路灯在黑夜中吃力的散发着微黄的灯光。将街道两旁整齐的行树拉出一块块巨大的到影。罗杰漫不经心的驾驶着自己那辆顶着“TaXi”标志的夏利缓缓的行驶在寂寥的黑夜中。希望自己运气好还能捡到一两个刚从酒吧或是夜总会里
  • 半仙的故事
    半仙和阴阳先生虽然都是不在编制的神职打杂人员,但不属于一个职业。一个是畜生道的精灵,一个给人鬼传达消息的。这半仙里又分出马仙和保家仙,以及其他散碎的妖仙。这些仙儿基本都是没有师承自己修行出来的。出马仙儿就是所谓的给人驱妖辟邪治些邪门歪道的病的。比如谁家孩子
  • 女鬼有约
    孔家宽撰写的《京都鬼话》在《北京社会生活报》上陆续发表之后,引起极大轰动。虽不能说洛阳纸贵,但京城不少读者都把它做为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在京城读者中,孔家宽的名字几乎要和当年的志异的蒲松龄齐名。因此,常有读者来电话要找孔家宽,想把自己耳闻目睹过的北京鬼故事
  • 谁吓着了谁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城市郊区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有一两辆车的灯光撕开雨幕,像黑暗中双眼发亮的巨兽,然后拖着水雾飞驰而过。一个黑影立在一个十字路口边,浑身都包裹在一件风衣里,一动不动如同一根石柱。不知过了多久,一辆顶着灯箱的出租车从另一端驶来,由远及近,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