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477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 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 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 。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 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 ,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 中包含了多少 ,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 。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 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 来显示 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 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典型的几个用别出心裁造的句
    1.为什么你一定要别出心裁?2.将军却展开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进攻。3.这些看法别出心裁,豪爽大度,英明睿智。4.好莱坞的才子们爱聚在这里互相开玩笑,一个比一个更别出心裁。5.唯一伤脑筋的问题就是要找到最别出心裁,残酷折磨的处死刑方法。6.这个计划有点别出心裁
  •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1、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2、火把倒下,火焰依然向上。3、成功就是你被击落到失望的深渊之后反弹得有多高。4、雨是云的梦,云是
  • 学生常用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这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专门讲究奢侈滢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 名人伤感语录精选
    1、那些绵延的战火,温度诅咒了没一寸大地,汹涌的潮水翻涌上滚烫的堤岸,沿路冲刷,沿路焚毁。2、那种孤单形影相随。湮没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黄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怎么知道我就不?3、人的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4、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
  • 你生日那天
    那天早上,你说收到了妈妈的,她你开开心心,吃好喝好,祝你快乐!你声音中透出的欢快,我知道,那一刻,你是有所期待的!可是,我跟里的每一样,低头做的事,仿佛没有听到。我不知道当时你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 生命的感悟经典语句(成熟的六个标志)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香草的味道,点点可爱的香草带给人悄悄的感动,没有谁会不喜欢香草的美丽,因为绿意油油的香草传送给了你无限的幸福。寂寞中的你应该感觉到香草善良的安慰,善解人意的小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你忠实的伴侣。世界上最美的10件事:1.初吻;2.看日出;
  • 谁暖了冬季
    、独殇谁暖了冬季抱爱半遮面莱茵河畔的失忆中勿扰流年欺骗了誓言变谎言丶旧时光的影子爱人。心尖爱人眼瞳╄渲染繁华是一场盛大的流离失所只怪冲淡了缘分*默恋微凉。抬头回忆樱花盛开的气息影子、浅笑冰千仪◆◇喧哗丶扰乱了浮尘式、演绎病欲苏¥红尘
  • 关爱老人情暖一身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喂猪的老爷爷是孤零零地守在那间小屋里,喂猪。他的衣服总是由白褂子变成黑褂子。但老爷爷十分勤劳,每天清晨,老爷爷都会推着那辆三轮车走过坑坑洼洼的小路;黄昏,他又披着一身晚霞回来。一次,我无意间,去了老人的小屋。那儿,有两棵大雪松,一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解1、沧江:同“苍江”2、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游。3、非吾土:王粲《》:“虽信美而非吾土兮。”4、维扬:即扬州。5、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日海西
  • 《古怨别》赏析
    总体来看,诗人用秋风渲染离别的气氛;写“含情”之难舍,用“气先咽”来描摹;写“心曲”之复杂,用“却难说”来概括;写别后之深情,用“共明月”的画面来遐想两人“唯所思”的情状。古怨别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
  • 我弱小的心灵,承受不了你狂风暴雨般的爱
    1.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我一定是化成了风,永远陪在你身边!2.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3.那些伤太美,使我不肯放下,以至于微笑也那么疼!4.现实太假,还是自己太傻?关于爱情的句子5.轻轻地、不想打扰你。可惜还是
  • 来世相逢
    当接到死亡通知眼前一抹漆黑是在梦里还是舞台上这就是人生恍惚几日来不及细细端详便匆匆上路怕短暂的时光怕你的泪水涟涟怕那个时间到来夜太短转眼拂晓露出苍白的脸你的面貌,我要深深刻在心田你的体温,叫我恋恋不舍还有我已无能为力走了带走对你无边的眷恋走了
  • 一名特殊的保安
    我们学校的保安是两名即将内退的老教师。与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相比,显然已经不相适应,亟需配备年轻力壮专业化强的保安。星期天,听一个老师讲,学校从保安公司聘请了一名保安。这名保安有些特别,主动要求来学校当保安,并且别人一天执勤7小时,他坚持要执14小时,也就是
  • 岁月变迁,请记得,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似乎早已习惯了在这样早春的寒夜里,喝上一杯茶,听一曲伤感的旋律,用一丝冰冷的文字,祭奠着远去的恋情。——题记繁花谢去,孤雁独鸣。你走了,悄无声息的远去了,甚至连一句“再见”都未曾留下。而我,却依旧徘徊于原点,用一阙感性的文字,祭奠着我们
  • 我们一直在寻觅
    不悲不喜不喧不扰爱不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逃避爱。指尖划过的岁月1、把最美的微笑留给伤你最深的人。2、最厉害的病毒,是爱和谎言。3、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4、爱情从希望开始,也由绝望结束。死心了,便是不再存在着任何
  • 天的沧桑
    我想要抓住蓝天,却再次往下坠。我想要飞上天堂,却被拉到海底,沉在最深处…直到一年又一年,我才懂得,生活中的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幸福,更不像童话故事那么美好。我想要打开那扇大
  • 离开的时候微笑
    有一个人你一上线就会去看他在不在不在就一阵失落在又不敢打扰有一个人他的状态签名只要一换你立刻胡思乱想揣测不安有一个人你在线只是在等他而他的头像却不会在你的qq里抖动有一个人你总是忍不住去看他的空间即使他什么新鲜事都没有有一个人你会看他的最近
  • 以生活为乐乐在生活之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的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应该从做的事中,获得乐趣,做一个“乐之者”。所谓“乐在其中”便是这个意思。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的“
  • 雨是上天的泪水
    乌云越积越多,天也渐渐地暗淡下来,暑气被润湿的风击得溃不成军,退得已快荡然无存了。那些走在街上的人们在感慨“好雨知时节”的同时,也不由得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像是一触即发的战场,整个顿时静了许多,就连空气,似乎也被凝结了。抬起头,只有那黑压压的云层,似
  • 夏忧—愁
    曾几何时!忧愁会消散,我们不会离别。月儿跳过窗前,说着明亮的誓言,转眼间……烟消云散,问什么在溜走??是我?是你?是我们的默契!相见无言!习惯了吗?害怕孤单与黑暗?更怕你接受不了--寂寞与黑暗!!忘了心有灵犀的执着?忘了自由自在的畅想?忘了曾经最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