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赏析

4565



朝代:宋代

作者:

原文: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无南北。

其一注释

1.明妃:即王昭君。

2.春风;比喻面容之美。

3.低徊:徘徊不前。

4.不自持:不能控制 的感情。

5.丹青手:指画师毛延寿。

6.着尽汉宫衣:指昭君仍全身穿着汉服。

7.塞南:指汉王朝。

8.毡城:此指匈奴王宫。

9.长门闭阿娇:西汉武帝曾将陈皇后幽禁长门宫。阿娇:陈皇后小名字。

赏析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 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 ,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度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 的“黄金何日赎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居然有人作考证,说蔡文姬是被俘,可赎;王昭君是官派的,不可赎了;真是腐儒。不过,有人匿名作了首《反明妃怨》,说“昔日画图金不足,今日天涯以金赎”,讽刺得痛快。此人大约是清代的蔡尚翔。

这首诗虽然是翻案诗,但是王安石也是借事抒情,用王昭君的经历表现出自己怀才不遇,在政坛上没有知音,王安石的《明妃曲》看似做作翻新,却把自己的 融入其中,这也就是 为何可以破旧立新,突破传统的世俗,另出新材,也是可以在翻案诗文中站重要地位的原因。

在很多人意识中,似乎是画师毛延寿害了王昭君,这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段故事来自于葛洪的《西京杂记》,它是一本小说,与《后汉书》相比,它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画师毛延寿。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墙不肯,遂不得见”。

王昭君的故事自晋代石崇作《王昭君》乐府后,吟咏其事者,代不乏人。有的悲其远嫁,有的责怪画师,有的写昭君在胡地的 ,有的写昭君的汉宫之思,种种立意不一而足。王安石这首《明妃曲》别是一种立意。诗中的重心在于书写失意的怨恨。王昭君美冠后宫,但不被召幸。更有甚者,她被作为宫中不 、不 的女子而远嫁异族。红颜薄命岂不怨嗟?而在封建社会中失意的女子又岂止是远嫁的昭君?咫尺之间不也还有汉陈皇后的悲剧?但同情美人的失意还只是此诗的表层意思,更深层次的看,应当说作者是借了王昭君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诗人在写作此诗的前一年曾向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变法。但仁宗已是暮年,无意进取,对王安石的倡议置而不论。所以此诗的真正的用意是“托前代以自鸣所不平”。士不遇,这是 中一个传统的主题,北宋由于党争激烈,不少知识分子都遭到反复贬斥,感士不遇,就因此成了知识分子的普遍 。王安石此诗只所以能震动当时文坛,引起巨大的反响,就因为它能言人之所欲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首七古,全诗按情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次是起首四句,写明妃离宫时的形象。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略去了许多身锁后宫的辛酸岁月,剪取明妃失意离宫的关键情节,鬓发散乱 尚如此动人,使元帝激动不已,这是用反衬的方法写明妃的美丽。

第二层“归来却怪”四句,写汉元帝问罪画师和作者对此的评论。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这是侧面的写法,从元帝平生所见反衬明妃的美。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是作者的议论,他强调任务的风采是难于通过绘画来表现的。即讥讽了汉元帝的案图召幸的好色与愚笨,也强调了王昭君的精神风采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明妃失意的同情和对于元帝昏庸的讽刺。

第三层“一去心知”四句,写明妃思汉情绪。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第四层“家人万里”四句写家人对昭君的慰藉。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zhl201608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听邻家吹笙》赏析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诗鉴赏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批评家和修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赏析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
  • 真正的军人是汗水洗出来的
    1.尊重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爱护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爱护。2.彼此信任不猜疑,相互少怨气,牵手同行路,五湖四海亲。3.一真诚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心,一个真诚的,都可以营造出真诚的空间。4.就像水一样,受到伤害时就坚如钢
  • 小鸟的哭诉
    这是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绿油油的小草在微风中要晃着,五颜六色的小花都在大数(应为“树”)底下乘凉呢,在大树旁的小溪流动这(着),唱出“叮咚叮咚”的歌声(病句,去掉“声”)。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比如顽皮的小猴·(顿号)美丽的小兔(顿号)·聪
  • 传递欢笑
    一夜的雨声、雷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外隐隐透过朝阳的霞光。我还沉浸在奇幻美妙的梦境中,就被一阵“啪”地声音吵醒了。缓缓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目:帐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把床前的椅子搬倒,坐在椅子腿上。他呆呆地、傻傻的发笑——我知道,是我那孤寂的弟弟叫我跟他玩了。呵!我
  • 记录青春的幸福记忆
    活在感性世界中的我,也期待着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带着深邃迷人的眼神,带着抑郁的那一抹气质,因为我而开心或是难过,这样的男子是我一直期待的。我的感情在这个周一忽然有了着落,从墙边不时投来躲闪的目光,带着难以抑制的关注,内心的小鹿也扑腾扑腾的撒起欢来。原本平静
  • 我的启蒙老师
    有一在我的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你问她是谁?哦!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黎老师。黎老师的眉毛非常细长;细又长的眉毛下便有一双锐利的眼睛,黎老师只要一眼扫视教室里的,那双锐利的双眼就会看透同学们的心,不可忽视;一个不高不矮的鼻子;一张说服力超
  • 在这个网络上生存
    我也想证明自己可以在这个网络上生存,证明自己能行。为什么别人能办到,为什么我不能。同样都他妈是人,我要证明自己能在这个网络上生存,我有那个能力,我有那个前途。我也要努力,去证明自己我有这个本事,不想让别人瞧不起自己。有时候我也想我当初不上学能干什么呢,我能
  • 浮云
    锋镝般的时光惹来满目金黄品如金景色倾心醉一轮圆月如银微光穿透醉醺的心房用坚强的惆怅敞开心窗问远岫岭尖云你与山岳相恋寄其篱下倾其所能一场急雨掏空自
  • 最快乐的事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什么是最快乐的事》。小吃害虫最快乐,老牛耕地最快乐,小瓢虫在叶子上吃蚜虫最快乐,小蜜蜂采蜜最快乐,小猫吃老鼠最快乐,小狗看家最快乐。我认为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帮老师抱作业,帮助同学学习,给残疾人提供方便最快乐。帮助别人,我快
  • 人生谚语格言大全
    1、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2、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3、是之母。4、无老虎,猴子称大王。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6、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7、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8、打虎要力,捉猴要智。9、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10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