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说]没人掉到井里

1936

陈玉成是市城管局的局长。这天一早,他忽然接到主管副市长胡进的电话。胡进上来就问他,是否看了今天的新闻。陈玉成呆了一呆,忙着说,还没看呢。胡进生气地说:“你这个局长,怎么一点儿敏感意识都没有?事情要是被炒大了,我也保不了你!”说完,就气哼哼地挂断了电话。
  
  陈玉成赶紧上网,很快就搜到了那条新闻。原来是本市一条街道上的一个井盖坏了,一个人掉到井里的瞬间,被拍下了特写,刊登出来,特别震撼。虽然只是个背影,但陈玉成已经联想到那个人被吓得魂飞天外的表情了。这么抢眼的照片刊登出来,难怪胡副市长那么生气。他再一看署名,是晚报记者吴艳辉所拍摄,不禁恨得咬牙切齿。他马上喊来了公关科长小于,冷着脸问他:“你这公关怎么搞的?钱没少花,还净给我捅娄子。你看看!”他让小于看了那条新闻,还说胡副市长已经批评了他。
  
  小于诚惶诚恐地说:“陈局长,都是我的工作没做好,让您挨批评了。不过,说实在的,这些网站,确实不好控制。”陈玉成气得一拍桌子,吼道:“要真是网站记者拍的,或者是网民拍的,我不会怪你。可你看看,这张照片是晚报的记者拍的。你连晚报的关系都没搞好吗?”小于凑近了显示器这才看清楚,果真是晚报记者拍的。陈玉成说:“这小子不知深浅,咱们必须给他点儿教训。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小于跟着点点头说:“对,这个先例不能开。如果咱们放过了他,那等于是在鼓励别人也跟他学呀。要是日报、晚报的记者都跟他学,那后果可就很严重了。”
  
  陈玉成下了命令:“你快想个办法,把这事儿摆平。我还要给胡副市长一个交代呢。你这就去办吧,越快越好。”小于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主意来。确实,新闻已经发出去了,而且已经有多家网站转载,连胡副市长都知道了,影响已经造成了,还能怎么挽回?忽然,他眼前一亮,喃喃自语道:“除非让网站登出一则更正启示,就说登错了,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件事,那影响就能挽回了,您也好给胡副市长一个交代。”
  
  陈玉成拍案叫好:“就这么办了!”
  
  小于的心又悬了起来:“可是,网站会给咱们登更正启示吗?那不就表明人家这条新闻是假的了吗?”陈玉成蛮横地说:“他登也得登,不登也得登!”他抓过电话,找来了冯队长。冯队长就负责报社那一段儿。陈玉成让他看了新闻,然后给他下达了命令:“不管采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报社登出更正启示。平常你老对我表忠心,现在才是考验你的时候!我的位子保不住,你也得跟着倒霉。”冯队长庄重地说:“局长您就放心吧,我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冯队长一走,陈玉成就如释重负地笑了。他对还犯着迷糊的小于说:“你赶紧把咱们的法律顾问找来,写好诉状。等到报社登出了更正启示,咱就把他告上法院,那叫侵害了咱们的名誉。哼,看我怎么整他们!”小于赶紧去找律师了。
  
  下午,小于的老同学康新平急匆匆地来找他,拉住小于的胳膊说:“兄弟啊,快救救我们吧!”原来是报社的污水管道堵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整个报社都成了一个化粪池。报社给城管局打了几次报修电话,都没人搭理,就派他来求救了。小于忽然明白了,这是冯队长的杰作呀。他搜出那条新闻让康新平看了,然后不痛不痒地说:“一边曝光着我们,一边又求着我们去给你们修污水管,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吧?”康新平即刻明白了,这是城管局在给他们报社脸色看呢,忙着问道:“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呢?”
  
  小于说:“登个更正启示。”
  
  康新平一听直摇头:“那不成。如果报社登出了更正启示,那等于是在说报社登出了假新闻,那是一个大事故呀,上上下下很多人都会受牵连。”小于无奈地摇摇头说:“那是你们的事,跟我们没关系。局长决定的事,我无能为力啊。”康新平感觉到事态严重,连忙赶回报社。
  
  第二天一早,康新平又来找小于了。一夜之间,报社的污水更严重了,几个体质较弱的小姑娘都给熏病了。再不想办法,报社就得瘫痪了。他焦急地问小于:“跟我说句实话,怎么才能抹平这事儿呢?”小于说:“登个更正启示呀。”康新平急切地说:“除了这个办法,别的办法都成!”小于无奈地说:“只有这个办法能管用,别的都不成。”康新平气得直拍大腿:“这不是流氓做法吗?”小于淡淡地说:“咱是文明人,说话别那么糙。”康新平气得直跳脚,但也没办法,只得软下来,求小于去给陈局长说说情,看能不能用别的办法解决。
  
  小于被他缠不过,又找到了陈局长。这时,陈玉成正给城管执法队的秦队长打电话呢。陈玉成说,报社门前污水横流,已经严重污染了环境,你们怎么还没处罚呢。秦队长害怕了,马上就带人赶过去。小于明白了,这是陈玉成把报社往死里赶呢,求情的话也不敢说了,赶紧退出来。
  
  他把事情的最新进展跟康新平一说,康新平惊得跳起来:“你们不光不给我们疏通,还要去罚款,这是什么道理啊?”小于说:“现在我也说不上话了。对不住啊,老同学。”康新平还要骂他,手机响了。社长说,刚才城管执法队去了,给报社开了一张5000元的罚单,限他们今天解决问题。不然,明天还要去查,要是还这样,就还要罚款。社长下了狠心,让他侧面问问,除了更正启示,还能不能想出别的办法。康新平摇了摇头说,陈玉成这边咬死了,非要登更正启示。社长听了,好半天没说话。
  
  接下来的两天,陈玉成又对报社实行了收紧口袋策略。除了城管执法队每天跑到报社去开一张罚单,很多部门,凡是能找到点茬口的,都给报社开出罚单。报社门口,一时成了多部门联合发罚单的集合点。
  
  第4天,报社的网站上果然登出了一则更正启示,说明前几天网站上刊登的行人掉入污水井的照片是报社实习记者吴艳辉摆拍出来的一张假照片。现在报社正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待调查清楚后会对制造假新闻的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因此照片的刊登给相关单位造成形象损害,特通过这一启示给这些相关单位赔礼道歉。
  
  启示一登出来,康新平就给小于打了电话,让他尽快跟陈局长说说,赶紧把报社的污水管道修好吧。社长还请陈局长定下个时间,要摆下酒宴,联络感情。小于挂断电话,心里却很不是滋味。陈局长正让他联系法律顾问呢,要把报社告上法庭。他觉得这么做就太过了,但他一个小小的科长,哪敢去说一把手啊。
  
  看到网站登出的更正启示,陈玉成底气也足了,胆子也壮了,马上给胡副市长打了电话,说有要事要汇报。胡副市长说他正在医院呢,有急事就到医院说吧。医院离局里也不太远,更何况还是一个接近领导的机会。陈玉成买了份礼物,就赶到医院。
  
  他赶到医院的时候,胡副市长正躺在病床上看手机呢。见他进来,胡副市长就问道:“老陈,有什么急事要汇报啊?”陈玉成说:“胡副市长,前几天你跟我说的那个新闻,我调查清楚了,完全是摆拍出来的一个假新闻,报社已经登出了更正启示和致歉声明。胡副市长,咱们局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请您放心,没人掉到井里。”
  
  胡副局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气哼哼地说:“没人掉到井里?那我这腿是怎么摔骨折的?”陈玉成怔怔地望着他,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在地……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迪厅
    “请问,这里是地狱吗?”女孩扯着嗓子问旁边的陌生男子。“什么?!”男子一口酒差点呛着,他上下打量面前的这个女孩,嘴巴咧开一个诡异的笑容,“这里怎么会是地狱!”他说着,递给她一杯酒,“这里是,迪厅!”女孩穿一身金光闪闪的鳞片式晚礼服,隆重得有些不合时宜。她侧
  • 肉饼的香味
    小区大门口忽然来了一个摆摊卖早点和晚餐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有七十岁的样子,瘦瘦的,有些驼背,还有些干瘪,在人群中从来不会引起注意。她经常对来买东西的人说,以后就喊我常婆婆吧。没有人知道常婆婆的来历,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卖茶点的老太太,根本没有人想知道她的家世
  • 降怨
    里,一位三十左右岁的女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当她经过天桥下时,忽然从耳边传来了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小姐.小姐.....女子停下了脚步,四下里张望,一个人也没有。可是,那声音却从四面八方传来,在空气中不停地回荡着。顿时间,女人感到一阵剧烈的头晕,视线里的
  • 公墓鬼话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跟妈妈说要到同学家做功课,我妈规定十一点要回家,因为我家到我同学家要经过一座公墓,结果那一天我在同学家待到两点多才骑车回家.当我骑车到了公墓时,我看到公墓上有一个女的盘腿坐着,而且招手叫我过去,表情很无奈.好像有事要求我一样,我就过去了.
  • 不详的梦兆
    我这个人经常做梦,什么乱七八糟的梦都有,梦见和鬼打架也是经常的事,我也不觉得什么。但是我最怕的一种梦,不祥的梦,梦后必有不好的事发生。参加工作后,由于单位住房不足,把我和本单位的几个职工安排在技术办公楼,我住楼下,曾某夫妇安排在二楼,欧阳夫妇在三楼。96年
  • 鬼魂附体
    一个的死人魂神附体活人的事件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委综治办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当地影响极大,以致一段时间内,只要天一黑,高桥镇委大院便无人敢出门。于长亮,男,27岁,未婚,四十里镇于家河村人,大学毕业后,就在高桥镇综治办工作。今年清明节前,于长亮去沂
  • 灯光
    两点,冷清的街道上空飘洒着萧瑟的细雨。一盏盏昏暗的路灯在黑夜中吃力的散发着微黄的灯光。将街道两旁整齐的行树拉出一块块巨大的到影。罗杰漫不经心的驾驶着自己那辆顶着“TaXi”标志的夏利缓缓的行驶在寂寥的黑夜中。希望自己运气好还能捡到一两个刚从酒吧或是夜总会里
  • 半仙的故事
    半仙和阴阳先生虽然都是不在编制的神职打杂人员,但不属于一个职业。一个是畜生道的精灵,一个给人鬼传达消息的。这半仙里又分出马仙和保家仙,以及其他散碎的妖仙。这些仙儿基本都是没有师承自己修行出来的。出马仙儿就是所谓的给人驱妖辟邪治些邪门歪道的病的。比如谁家孩子
  • 女鬼有约
    孔家宽撰写的《京都鬼话》在《北京社会生活报》上陆续发表之后,引起极大轰动。虽不能说洛阳纸贵,但京城不少读者都把它做为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在京城读者中,孔家宽的名字几乎要和当年的志异的蒲松龄齐名。因此,常有读者来电话要找孔家宽,想把自己耳闻目睹过的北京鬼故事
  • 谁吓着了谁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城市郊区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有一两辆车的灯光撕开雨幕,像黑暗中双眼发亮的巨兽,然后拖着水雾飞驰而过。一个黑影立在一个十字路口边,浑身都包裹在一件风衣里,一动不动如同一根石柱。不知过了多久,一辆顶着灯箱的出租车从另一端驶来,由远及近,石化
  • 鬼众道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大约在民国39年左右,家强并未随政府转进来台,还继续留在浙江,福建沿海跟共军打游击战。有一天不幸中了共军埋伏,整连军队死伤大半,极需一处安全地方救护,当时部队一直逃,一直逃,逃到一处不知名的村落,由於大家吃了败仗,所以在和村人沟通时
  • 远房堂姐
    我爸告诉我,她是我的一个远房堂姐,小时候父母双亡,挺可怜的。现在长大了有份不错的工作,算是苦尽甘来了。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她。她的容貌我很难描述。虽然我爸妈都夸她好看——长发飘逸,皮肤白晳,鼻子高挺。但我认为难下定论,因为她的长发遮住了脸型,影响了我的判断。
  • 夜车
    事情发生,可能是我自己大意,没听叮咛从小,家里就一直给我戴玉,随着年龄增加,戴的玉也会更换,在我记忆中除了玉破掉外,换过了三、四块玉了,每块玉跟我在一起都有四五年的历史吧!!现在身上这块玉,我戴了约有两年多了,当初是因为原先那块破了,家里才拿给我的是一块雕
  •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作者:白小姐来源:白兰花Michelia(ID:nvrendds)最冷不过人心,最伤不过无情。01生命的列车一路前行,有人上来,也有人下去。你会遇见新的人,也难免会在某次不经意的道别之后,便永远失去某个人。北岛在诗里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
  • [幽默故事]人民币惹的祸
    春节即将来临了,黄梦达上山下海已经两年时间没得回家了,想下儿子在家出来时候都还在爬地上,现在该活碰乱跳了。去年因买不到车票只得寄钱回去,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回去。可是近来全球金融风暴袭击,老板已经停了半年没发工资了,每次只发点伙食费,剩下都是打白条。黄梦达
  • 你见过鬼吗?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不相信有鬼魂存在,因为他们都没有看过鬼魂。你没有看到并不表示鬼魂就不存在,你说呢?我是个大学生,是个平凡人家的孩子,我开始也是个平凡的人,可是就在我高中的那一年我就开始看见了一些很古怪的东西,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鬼魂。这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 天是有眼的
    闽粤一带,自古来民风纯朴,每逢教训不肖子弟或为非作歹之人,老一辈的总会说:人在做,天在看,小心雷公劈下来。在老一辈的人中,雷公就仿佛是惩戒罪恶不肖之人的神明。看官先别笑和急于反驳。且听我往下讲。这个事比较玄,但我当时在读书时可是亲目所见哦。。在大南山脚下,
  • 《何以笙箫默》中的唯美语录
    1.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2.经过这么多年,我还是输给了你,一败涂地。3.世界上美丽的情诗有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这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4.其实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5.一人花开,一人
  • 轮回中的缘
    (一)序人们都说死去后应该是万事皆空,不留痕迹。其实,很多事情都一直在换着不同的姿态丝毫不爽的存在着,一如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不堕不灭,无生无死。我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精灵,也许精灵这个称呼是我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其实我只是一个鬼卒,一个听命于地狱轮回司主的
  • 山洞探险
    这是多年前朋友告诉我的,有些细节已不复清楚,就当做是听一则故事吧我的这个朋友年纪比我大了将近十岁,他们求学时很盛行与别校异性同学的联谊,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一次的登山活动.那一次登山有八个人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大家已没有初见面时的拘束,再加上年轻人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