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625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赏析

这是 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 ,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 》即其一例。仔细 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 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 凄凉。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 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这首《鹊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 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平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谓为“悲壮”近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

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1)鹊桥仙:此调专
  • 七夕爱情语录精选
    1、织女绣云锦,牛郎河西盼。鹊桥河间架,七夕终短暂。愿爱长相依,月儿永无缺。我欲银河逝,予两星永洁!2、无情的时空将你我分隔,但想你的心儿依旧难平,七七相见
  • 陆游《朝中措·梅》
    ·梅朝代:宋代作者:原文: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简评这首咏梅词,
  • [小小说]神秘的眼镜
    我和日本画家亚马希达是十五年的老朋友。他在欧洲长大,家境富足,多年不作画,直到四十岁以后才用心作了七八幅画,其作品相当昂贵。他常对我讲以前发生的故事,讲得十分生动有趣。我们一见面就成了至交,主要原因是我感到他是个神秘人物,那张朦胧的脸让人捉摸不定。
  • [小小说]新局长到任
    付家国八辈贫农。他不甘心代代都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把希望放在了儿子付可顺的身上。可顺倒也争气,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当付可顺回家报喜时,付家国也很高兴,他对儿子说:“你要记住,做官的根本是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付可顺说:“爹,你放
  • [传奇故事]千里追凶
    1明朝中叶,五城兵马指挥肖越帧请户部尚书这晚到醉花楼饮花酒,又叫楼里面的最红的几位名妓作陪。两人正喝得起劲,就听门外一阵喧闹,刚想问怎么一回事,就听得门口嘭地一声响,一个人破门而入。肖越帧是个武官,身手不弱,抽起身旁的刀站了起来,这才看出进来的是自
  • [幽默故事]惊心的啼哭声
    小青是个普通女工,每天下夜班,都要经过一条漆黑、狭窄的小巷。以前倒也没什么,可最近小城里流传着一件可怕的事,说是每到半夜,有恶婴的灵魂出没,他们躲在漆黑的角落里啼哭,寻找夜行者附体。每次想到这个传说,小青就后背发凉。闺密阿芳看小青每天紧张兮兮的样子,就给她
  • [幽默故事]两只鸽子
    马上就要出国了,接下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将与妈妈天各一方。从小到大还没有与妈妈曾这么长时间地分别过,我心里头像压着一块巨石,喘息困难。窝在家里,愁情烦绪浓上浓,我只好背起挚爱的画板,拽着妈妈一起去左海公园,想让她在我出国前最后一次陪我去写生。从三周岁又三
  • [新传说]像他们一样生活
    吃过晚饭,郭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爸妈喊了一声:“小洋,我们出去了!”郭洋知道,爸妈这是到广场溜达去了。郭洋答应了一声,又从窗户看到他们的背影,这才从房间出来。高考结束已经四天了,标准答案就在手里,可郭洋就是不敢对答案:因为结束高考的那一刹
  • [幽默故事]你到底是谁
    李林因入室盗窃,给判了五年,前不久刚放出来。几天前,他在网吧里认识了一个人,叫王力,也是个刚刑满释放的无业人员。两人一拍即合,商量了一下,决定由李林带着王力重操旧业。一天傍晚,李林对王力说:“我已经物色好了一户人家,他们一家人好像出去旅游了。等天黑
  • [民间故事]药锅子传奇
    借药锅子从前,有个叫五顺的人,老实心善,却因为家里穷没找上媳妇,一直和老娘生活在一起。他没别的手艺,只会赶车拉脚。这天,五顺赶了一天车,累坏了,夜里倒在床上就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他在拍打一家的门,也说不清自己要干什么,门里面有人
  • [幽默故事]豆腐誓也发不得
    大王庄有个做豆腐的王老汉,不光豆腐做得好,还喜欢救人急难。村里有个二流子叫大毛,到处喝酒赌钱混日子。这天他输了钱,就拐进王老汉家的小院子。王老汉正在石磨边磨豆呢,见状就问他有啥事。大毛说:“这不冬天了吗?老娘又犯病了,大爷,小侄子想跟您借五百块钱看
  • [海外故事]欲望铜环
    繁华的大街上高楼耸立,车流穿梭不息。几家面包房的香味弥漫了整条街。寒冬腊月的早晨,天上正飘着鹅毛大雪,寒风凛冽,行人不由裹住衣领,匆匆而过,五光十色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皮鞋踏过路面的‘嘎嘎’声仿佛一枚枚硬币扔进搪瓷碗里般悦耳。“行行好吧……
  • [情节故事]出轨机器人
    王刚最近如坐针毡,他在为一件事情焦虑——怎样能快速离婚。王刚结婚多年,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他想离婚的原因再老套不过了——陪伴自己白手起家的糟糠之妻小慧愈发不入眼,再加上情人美美穷追不舍、步步紧逼……其实,离婚倒不难,可王刚的小算盘,是想让
  • [幽默故事]看女儿
    张大娘的女儿远嫁到省城,婚后不久就怀孕了,于是张大娘决定坐火车去看女儿。为了省钱,张大娘想到一个买短程票的法子,想着万一被查到了,再补票也不迟。火车上人不多,张大娘对面坐的是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中年妇女。一番交流过后,张大娘知道她也是去看女儿的,且她
  • [传奇故事]名厨崔二
    小城南临水,北临山,很是秀雅。城中有名厨崔二,家传厨艺,闻名一方。崔二做厨,一般人请不到,为什么?小门小户没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白白坏了名头。只有一次破过例。那次,崔二钓鱼,落进水中,李三郎把他救起。崔二问,你要什么报答?
  • [传奇故事]雪貂卧冰
    光绪年间,辽东临江县城有位经营皮货的罗掌柜,五十多岁年纪,传闻他儿子罗满仓在外地做生意,邻居们很少见到。这晚,罗掌柜在城外一位朋友家中喝了点酒,乘着酒兴往家走。大月亮照在雪地上,亮堂堂跟白天似的。走着走着,忽然见地上横着一团黑影,罗掌柜近前一看,地
  • [幽默故事]小巫见大巫
    大刘在一家高档餐厅做大厨。这天晚上,经理拿着一份菜单告诉他,知名热播剧导演猛叔光临餐厅,这份菜单就是猛叔本人亲自拟定的。大刘点点头,就去操作间开工了。不一会儿,猛叔要的菜品全都做好了,端上了餐桌。大劉刚想喘口气,却见经理急匆匆地闯了进来,劈头吼道:
  • [新传说]蒲笋炒肉
    这一天,《舌尖上的中国》正在播辽河美食“蒲笋炒肉”,阿伟看着看着,不觉热泪盈眶。妻子见了就不解地问:“人家看美食节目都流口水,你怎么却流眼泪?”阿伟擦了擦眼角,长叹一声:“唉,想起我的上铺兄弟了……”1991年年底,阿伟应征入伍,在新兵宿舍
  • [幽默故事]这个办法真有效
    蔡老板在县城中心地段开了一家酒楼,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人偷偷在酒楼的门窗、灯箱上,用各种颜色的油漆涂满了办证、贷款、治病的小广告。这些“牛皮癣”让前来吃饭的客人看着很不舒服。最初,蔡老板让员工们把小广告擦掉,可第二大又会被喷涂上新的“牛皮癣”。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