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

3307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 .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 了一个春光明媚的 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 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 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朱熹办案也犯错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1130-1200)曾在福建崇安县任知县。在他任职不久后的一天,有位贫苦农民来到县衙告状:他有一块祖上传下来的坟地,是块风水宝地,被
  • 读书的诗句
    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3、读书患不多,思
  • 春雨里所想所思
    不知何来何去,春日骤然落雨,天气阴凉,欲拾冬衣。不问雨儿大小,只见雨洼依稀,(:)雨点纷纷落入,圆波秒秒消失。风儿不甘寂寞,时而把雨伞撩起,那些等候红绿灯的
  • 杜甫称李白是酒中仙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谪仙玩月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
  • 腊月十五
    腊月十五,一年最后一个望日;大寒,一年最后一个节气。听上去,都有“最后”的意思。本就是周末,周日,又适逢轮休,所以领导决定今日请客,堵堵手下的嘴嘴。结果呢?呵呵。有一个直接上去请假,有事不能参与,马上就走了。(:)然后剩下的两个从来不喝酒的
  • 布鞋
    布鞋杨兰琦或是寒风料峭,或是身子每况愈下,时序渐近严冬,阵阵寒意从脚底直往上窜,我回家从门后取下尘封已久的布鞋,掸掉蛛网,拍去灰尘,穿在脚上,顿觉舒适、,股股暖流遍布全身。穿上布鞋,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经济落
  • 一个孩子这样成长
    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争论反抗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忧虑害怕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怜悯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哀自怨一个孩子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下成长
  • 人生有太的无奈,才会充满期待
    ,就好比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好演员,无非是分别扮演的角色不同。有名角,也有丑角,有正面,也有反面,在中也一样,有同时也有,有欢乐就会有,有就会有,有得到更会有,有就会有,还有,很多、很多的、无奈…有很多的东西是的但不能人人都能那就是有很多
  • 余生漫长岁月淡,真情可贵爱更难
    余生漫长岁月淡,真情可贵爱更难,人生是不完美的,事事不会都圆满。人生总有缺憾,而这种缺憾,其实就是一种不被满足的欲望。有些时候,似乎对生活抱怨多些,殊不知,任何的美好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生活之所以呈现美好,是因为背后曾经有过一半的辛酸
  • 女人,永远不做依附男人的寄生虫
    一次跳QQ炫舞的时候,遇到了我一个好梦,我便停了下来和她聊了一会,梦向我倾诉了她的最近的和遭遇。梦属于时尚一族,结婚8年了,和她也是在QQ炫舞中相识,相爱,然后走进的殿堂,结婚的第二年生了一个非常的,的三口之家就这么诞生了。婚前梦是在一个报社上
  • 谁都不是谁的“一半”
    相爱的人喜欢说的话就是:你属于我,我属于你;或者你是我的一半,我是你的一半。这爱的语言表达了彼此的情感,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许多相爱的人感情破裂时都爱说,性格不同,兴趣不一,志向相异。其实这就是“一半”理念在作怪。为什么非要相合,同一呢?世界上没有
  • 彼此有情,无需天长地久的誓言
    一种,刻骨铭心;一种,望穿天涯。中,总有一个人,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总有一段情,旖旎在眉间,念了又念。所有的欢喜,都是一个方向;所有的落寞,都是一个位置。为了牵念,可以低到尘埃;为了,可以忘却自己。渴望着相伴,等待着相拥。思念无声,心在朝与暮;等待无
  • 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文/卢思浩一我有一个很传奇的室友,他基本不翘课,还能一周打三份工。传奇的地方在于,他其中的一份工作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他从下午四点出门工作,可以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回来,有时候甚至可以工作15个小时
  • 也许真有来世
    也许真有来世,今天,我在南方走了,明天,我就会在北方诞生。所以,当我将离开的时候,我会劝慰爱我的人,莫要太悲伤,我们还会再相逢。尽管这样的日子还难以预测,(:)但要相信这必定会来的时光。也许,到那时,我会变成天真的儿童站在你面前,而你是敬业
  • 九月,折一枝青花梦江南。(原创)
    青花,撑起一伞江南。青砖黛瓦,黑马骑墙,黑白粉饰了古幽水韵的沧桑。拾几朵春桃,蘸上丝丝细雨,写上绕城的小河,细数着两岸的垂柳,直下絮花轻歌。曼舞中浸润流水的柔情、花香、鸟语。九月,折一枝青花和秋梦幽静。金黄、红云。一叶娟秀的水墨染尽了渡口的离别,泪痕、拥抱
  • 一文读后
    在今年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读到了我国媒体上的一些相关文章,但有的网文与国家公祭的基调很不和谐。如,有网文提出下列看法:①大屠杀不是人类的本性。②大屠杀发生的条件,一是服从,二是“情境”。③暗示中国人也有大屠杀的“潜能”。④中国人不应总有受害心
  • 时光清浅,岁月留香
    时光静寂,岁月轻柔,拈一颗素心,轻倚季节的转角,看流年的风轻轻吹过,始终,时光可以带走最美的年华,岁月可以刻画老去的颜容,但那些过往的中的莹亮,那些光阴浸染的情怀,终是停留在记忆深处,明媚了岁月,芬芳了。——题记【一】清浅时光夏日,静好。
  • 闲读李白
    闲读相对于研读,这是没有目的的随便乱翻,自由散漫,翻到哪就读的消遣。翻读李白的几首诗后有些感想,用电脑敲出来,算是对退休生活的充实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需酣畅万古情”。这是李白失意后所发的牢骚。我喜欢后句,它有点文化内
  • 醉在清秋月季园
    醉在清秋月季园作者:豫原(原创)2018·12·7于天津月季花是我第二故乡——天津市的市花。记得,当年在评选市花时,预选的花卉有十多种。而月季花最终脱颖而出。天津市人独钟月季,并不在它的华贵高瞻,也不在它的娇艳浮荣,而在于它的平淡无奇。不是吗,月季花没有
  • 抱怨,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慨
    就如同一样,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却因为人与人思想、思维、等不同便出现了不同的生活局面,有的人过得贫苦心酸,有的人过得衣食无忧,有的人过得锦衣玉食。面对如此落差的生活,自然就会心生埋怨或牢骚满腹。但是,我们可有进行过深层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