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书画艺术工作室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客家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内涵笑话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芳草园艺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惠州软件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甲方爸爸乙方儿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国经济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工商财务达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广州宠物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桐州老陈的四季歌

3694

我这一辈子,在学校里接受了十几年堪称失败的学历教育,成绩一般,学校却换得不少。单是初中,就读过三所学校。其中,初二的第一学期,这半年是在桐州中学读的,每天在村里晃晃荡荡的,认识了不少桐州人,其中包括老陈。


桐州老陈的四季歌-民间故事

老陈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是我估计,干农活不是他的特长。因为他是个小贩。在桐州这样纯粹的乡村地带,只有不合格的农民和懒得干农活的汉子,才会去做小贩。从我们学校组织去秋游的时候起,老陈每天都会背着一把甘蔗到学校门口来卖。“一把”是个数量词,十根甘蔗捆在一起算是“一把”。


每天老陈把甘蔗解开,摆放在校门口,等着我们下课,光顾他的生意。因为我们兜里的零花钱太少,所以老陈的生意也做得十分局促。期待中的下课铃响过,我们跑到小便处排了个队,来不及洗手,先涌到老陈的甘蔗摊前买吃的,让老陈栾甘蔗。那时甘蔗的价格是一分钱一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问题是一株甘蔗,从头到脚,质量相差挺大,甘蔗顶太嫩太淡,生尿臭;甘蔗踵太硬,咬不动;中段最好。每个人都希望老陈把中段栾给自己。老陈当然有自己的主张。他在栾甘蔗顶和甘蔗踵的时候,一般会栾得长一点,中段就栾得短一点,给大家一个公平。


许多年之后,我在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工作时,和同事丁公值提到栾甘蔗的往事,老丁感慨万千地说:“人生就像一株甘蔗,少年时这段太嫩太淡,生尿臭;中间这段最好的,被人啃了;后边这段老踵太硬,咬不动,被扔到角落里,没人理睬了。不管富贵穷通,终究是一个悲剧。”


我从宣传部调到文联工作后,老陈也转移阵地,把生意做到上塘来了。由于我把家安在了瓯北,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赶到上塘来上班。吃过午饭,我喜欢到上塘街头溜达,既有助消化,也愉悦心情。于是,上塘这个地方的一年四季,统统扑到我的眼睛里来了。每年春天,生活的中心内容是一种叫作“物资交流”的大型民俗活动。到了夏天,街头有三三两两的小伙子结队游荡,他们习惯脱了汗衫掼到肩头,光着上身在街头巷尾晃悠,他们的汗衫一律是黑色的。秋天来临的时候,道路开始翻修,流浪狗在人丛中忙碌地穿梭。整整一个冬天,机关单位在准备迎接考核,市民们在备年货,算收成,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喝酒。于是在宾馆的墙角,我看到了老陈。


老陈老了,黑了,瘦了。他龟缩在墙角,一句话也不说,眼睛骨鲁鲁地四向乱转。他脚边歇着一副箩担,那明显是他的“饭碗”所在了。我留心看了一下,里头装满了石榴。老陈明显认不出我了,他见我对他的货物感兴趣,试探着对我说:“老司,这是云南运回来的白石榴,味道可好了,买点尝尝噢。”我想起了从前做中学生的日子,对眼前这个人产生了莫名的亲切感,故意跟他开玩笑:“噢,原来你是云南人啊!”  老陈可不是傻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说:“你这个老司真会开玩笑。我说的是满口楠溪话,你怎么会听不懂呢?我儿子在云南做生意,运了几框白石榴给我,我舍不得吃,就运到这里卖了。你来几斤吧,卖完就没啦!”


我称了几斤白石榴,照顾了老陈一回生意。第二天,我又去宾馆门口称了几斤。第三天,我跑过去称石榴的时候,老陈的箩筐还是满满的。老陈有点察觉了,挤眉弄眼地问我:“老司,这白石榴中你的意吧?”我说:“是啊是啊。你的儿子很孝顺啊,他是不是从云南给你运了一火车皮白石榴啊?”老陈开心地笑起来,问我:“你也是大若岩镇的人吧?口音跟我这么像!”我就跟他说实话了,我说:“我是蒋山村的。在桐州中学读书时,买过你儿子从云南运过来的甘蔗。”老陈非常愉快地说:“哈哈,原来是自己人啊!”为我称好石榴后,他又另外抓了两个大的放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老陈又实行了战略转移,把摊子摆到了县府对门的屿山山麓。这回他卖的是“野生甲鱼”。长期以来,县政府的干部们有个习惯,每天午饭后都要结伴去爬爬屿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颐养身心。因为生活这么稳定,大家都比较注意养生,谁不希望退休后还能多领几年退休金啊?老陈对我说,他的“野生甲鱼”就是准备卖给这些干部的。然而他失算了。因为干部们久经三场,研究的就是这门吃的学问,天生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哪一样能从他们的口里漏掉?野生黄鱼、野生穿山甲、野生龙虾、野生河蟹、野生甲鱼,那一样能从他们的手指缝逃走?几位年青干部走过老陈的“货摊”时,提起甲鱼察看一番,爬山去了;有几位老科长路过,远远看了一眼老陈的甲鱼,扭头就走了。


老陈叹了口气,转而卖起了“奉化水蜜桃”。桃子的生意不错,毕竟不是高档水果,老百姓都吃得起。夏天的时候,老陈又买起了“野生河蟹”。秋天到了,老陈在卖“新疆大枣”。一年四季,我总能遇见老陈,每次我都会照顾他的生意。我一边尝着新疆大枣,一边跟老陈开玩笑:“老陈,你儿子到新疆做生意去啦?他寄给你的这些大枣,你可别全部卖啦!多少留一点自己吃噢。”老陈浅笑着说:“有的,有的。”


又一个寒冬来临的时候,老陈在大会堂旁边卖起了“槐花蜜”。我一向胃寒,很少喝蜂蜜,所以就远远地站在一旁,看老陈做生意。每当有顾客经过老陈的“货摊”时,老陈总是很热情很卖力地向他们介绍:“老司,这槐花蜜是我儿子从山西寄给我吃的,我舍不得吃,要把它便宜卖了。货存不多,要买趁早噢。”


“槐花蜜”卖完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不见老陈的踪影。我有点想他了,每天午饭后,我扩大散步范围,特意到屿山脚下、宾馆门口、大会堂门口绕圈,都看不到他的影子。终于某一天,有位桐州中学的老同学到我家里来叙旧,我问起老陈的情况,他惊讶地说:“你遇到他啦?有没有受骗啊?”我听了,比他更吃惊,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说?老陈为什么要骗我?”老同学叹了一口气,对我说:“老陈结婚时,是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的时候。他生了两个女儿,被结扎了。当时想儿子都想疯了。可能是结扎手术的技术不好,他被扎坏了,基本丧失了劳动力,据说连那个能力都没有了。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家里没有劳力,所以只好到水产养殖场倒些甲鱼、河蟹去上塘卖,说是野生的,专骗城里人。”


我听了十分难过,我不是为老陈卖假货而难过,我是为他只能卖假货而难过,我是为他要假托儿子的名义来卖假货而难过。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奇故事]在明朝做间谍
    一、赐婚何清姑自小就随父亲在顺天府的郎头桥边开豆腐店,虽然被人戏称为“豆腐西施”,但她的模样实在对不起“西施”这两个字。多年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早让她皮肤黝黑、手粗脚大了,就连嗓子也是沙哑如男人,就因为这,年过二十,媒婆竟从未上过门。这天早
  • [小小说]智斗
    莫健和陶志亮本是同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级策划师,在一起上班的时候,两人就互不服气,明争暗斗,结果莫健总是斗不过陶志亮。后来,两人又一同辞职开起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成为同行以后,莫健特意花高价在陶志亮的公司安插了一个“眼线”,时刻盯着陶志亮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汇报
  • [幽默故事]逃兵
    临近的山头上,上演着一场战争。阵阵激烈的枪声传来。李小水一边着急地往前走一边往回看,眼里满是慌张。身后的树丛里倏然传来一阵响动。紧接着,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跳出来,用枪指着李小水,怒斥道:“李小水!不要当逃兵!不要辜负组织的期待!”李小水此刻却不再慌
  • 乞丐的故事
    乞丐是个古老的“职业”,在古往今来的从业者中,有“乞丐三年官不换”的自由派,有“大智若愚”的聪明人;有“落道不落价”的艺术家,也有“要想富,做乞丐”的投机者……今天,我们就来讲一组有趣、有料的乞丐故事。乞丐算命一个不甘心自己命运的年轻乞丐,
  • [幽默故事]相亲陷阱
    邢飞是个大龄青年,还没找到女朋友。近日,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叫贝贝的女孩,并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朋友告诫他,为了提高成功率,一定要注意相亲中的“陷阱”,说不定相亲场合的每一个人都是女方有意安排的,务必要经得住考验。邢飞连连点头,说一定铭记在心。约会
  • [新传说]落毛凤凰不如鸡
    冯佳佳跟罗岚之铆了十几年的劲头。先前白富美兼官二代罗岚之处处秒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小家碧玉冯佳佳,待到她的地税局长爹在拉斯维加斯出国考察时“因公殉职”以后,一切就都变了。罗岚之当年托关系走后门从民办大学毕业后,又内部招聘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局长爹一死
  • [传奇故事]尸变奇案
    1。少妇变老头清朝道光年间,在济南府一个小县城里,有个车夫姓崔,成天迷迷糊糊的,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诨名叫“崔迷糊”。崔迷糊以驾车为生,他驾车的技术极好,坐在里面胜过坐轿。这天,他在集市候了半天也没个主顾,便打起瞌睡来,正迷迷糊糊间,来了位身
  • [中篇故事]千机鬼变
    鹤阳市位于三省交界处,是传统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产品经陆路运到邻省覃阳市蔬菜中转市场销售,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链,跑运输的人很多。杨天贵这些年倒腾生意赔了不少钱,呆在家里没少受媳妇赵兰英白眼,听了堂兄杨天森的劝说,贷款买了部小货车跟着卖菜去了。从
  • [民间故事]自搬石头自砸锅
    早些年,在山西、河北交界一带,有个开车马店的掌柜,姓刘,人送外号“棉花嘴”。你别看这个人见人三分笑,做起事来,荞麦皮也能榨出油来。住过他店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再来住第二次的。这一天,刘掌柜的店里“叽里咕噜”赶进四辆大车,车刚停稳,为首的一个黑
  • [幽默故事]皮二偷羊
    皮家庄有个懒汉叫皮二,整天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正事不干。这不,已经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依然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光棍一条。即便如此,皮二依然是痴心不改,做梦都盼望有朝一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能够娶上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做老婆,可是就凭他这个赖名声,
  • [民间故事]督府门前有小鬼
    晚清官场,各级官府都设有专司名刺(名片),传递、通报来访及转达文书的看门者,俗称“门子”,百姓称他们为小鬼。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上任初,他礼贤下士,拜访了不少当地的名流、巨商。期间,典当行的头目白老板,一提及总督府的门子头儿孙二,便咬牙切齿,恨之入
  • [幽默故事]到底谁来教训你
    郊外废弃的工地上气氛异常紧张,两个青年怒目相视,双方目光恨不得把对方挖穿一样。赵刚和王强同住一个小区又同在一所学校上学,但是两个人性格迥异。赵刚仗着自己学过跆拳道在学校里横行霸道,经常欺负别的同学,被欺负的人打也打不过,去老师那告状只会招来更猛的一
  • [民间故事]天命一箭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5月,金国彪翼军将扎屠罕奉元帅兀术之命,率领金国精兵6万人直取南宋的战略要地鹰愁峡。鹰愁峡地形险要,两座十丈高的悬崖,夹着一条丈许宽的山路,金军要想翻过秦岭,进攻南宋,必须走这唯一的山路。半年前,镇守鹰愁峡大营的总兵就是师
  • [幽默故事]掐着秒表看美女
    有一对夫妻,结婚伊始,妻子就给丈夫立下了规矩:下班立马回家,上街不准东张西望,不准看内衣秀、时装秀。丈夫一下子变得煨灶猫似的,公事、私事都不上心。这样下去,丈夫废了家也完了,妻子急得六神无主,怎么办?她只好打电话给闺蜜求教。闺蜜说:“要改变你老公,
  • [小小说]商界奇才
    汤哥的儿子升入初中了,一听说儿子的班主任姓谭,汤哥忍不住大声叫苦,因为这谭老师是鼎鼎大名的万事缠,只要学生到他手上,家长没有一个不放血的,可谓花样百出防不胜防。不过倒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机关工作人员,没权没势没任何利用价值,他姓谭的总
  • [民间故事]母亲的锦囊妙计
    贾成林祖辈居于兖州城内,以开杂货铺为生。他膝下有女名仪兰,年方十八,面貌清丽,心地善良。城内上门求婚者无数,贾成林最终相中了城南富户陈家的儿子陈乃良。可贾成林担心陈家有钱有势,祖上又有人任过高官,怕会轻视女儿,因此成天发愁,睡不好觉。夫人贾氏见状安慰丈夫,
  • [新传说]神奇的草
    钟西是个中学教师,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旅游爱好者,他常在假期出门,徒步探险一番。这天,钟西正在备课,突然,同办公室的赵松堂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说:“小钟,你是不是去过很多地方徒步探险啊?”钟西点了点头。赵松堂四下打量了一番,见办公室其他老师没有注意
  • [幽默故事]同是日本货
    这几年,李万春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春节期间,他们一家人到日本旅游了一趟。为不枉此行,他买了一大堆生活用品,打算回去后,好好炫耀一下。这天,李万春去乡下的表哥家作客,特地带了一件从日本买回的马桶盖。李万春把马桶盖送给表哥时,没忘记强调这是个高
  • 《寻南溪常道士》赏析
    寻南溪常道士作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诗文解释】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路上可以看见留下的足迹。白云依偎着水中的小洲,芳草遮住了静静的柴门。雨观赏松色,沿着山路来
  • [幽默故事]楼上楼下
    吃晚饭时,我往桌子上瞟了一眼,就抱怨说:“老婆大人,怎么没有酒呀?”老婆从厨房出来,将碗筷重重地搁在桌子上:“就你那点死工资,还想喝酒,人家张三把酒都戒了。”张三是我们楼下邻居,他可是个大酒鬼。有一次他喝醉了,往冰箱里撒尿,吓得不轻。他以为闹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