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4379

先行者未必是最好的,却是最出彩的

22岁时,学设计专业的他来到北京创业,由于没有名气,很难从现有的设计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一天,他到北京的香河家具城去买一个衣柜,当他问老板有没有家具的宣传画册拿来看看时,没想到对方却说没有。

不做第一 只做唯一 原来,当时整个北京家具市场里没有一家家具店有宣传画册,也没有一家设计公司愿意替他们设计和制作宣传画册。他灵机一动,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他便说道,那我帮你做一个宣传画册吧,保准会带动你的销售量。但没想到老板摇摇头说,我们没有这笔预算。他说,你不用花钱,用家具换就行了。老板一想,说那好吧。

果然,当宣传画册设计出来并且分发给消费者后,这家家具店的销量上升了不少。很快,其他家具店开始主动找他帮着设计画册。不久后,整个香河家具城里70%的家具店的宣传画册都是由他做的,让他狠赚了一把。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居然之家”的老总汪林鹏竟然亲自打电话找到他。原来,当时居然之家在挑选入驻的家具企业时,好多企业的宣传画册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这让汪林鹏大为惊讶,便想见见这个厉害的人物。但等他来到居然之家时,没想到汪林鹏对他说,听说你设计做得不错,那就给我做一个名片吧,当时一盒名片只有20元钱,但他却干脆地答应了。第二天当他把名片送过来时,汪林鹏看后非常满意。但是他却说,汪总你们的CI(企业标志)设计得不好,汪林鹏一愣,说,那你给我们重新设计一个吧。就这样他接到了居然之家这个100万的设计单子,今天的居然之家就出自他之手。

此后,他跟“居然之家”合作了十几年的时间,他也因此被业界称为“家具设计策划第一人”。

2008年10月,他计划策划和组织一届中国品牌节,但是如何选择举办场地却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场地既要有档次,又不能太贵。很快,他便想到了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电话一打过去,对方说行呀,一天100万。挂上电话,他心凉了半截。但他又一想,收费这么贵,说明国家体育馆肯定是急于收回前期投入。

机会来了,他约到了时任国奥投资的董事长张敬东,聊天中他问,国家体育馆后期如何才能把之前的巨额投资给回收起来呀,张说,这正是自己一直感到头疼的问题,便请他帮着想想主意。他趁机说,如果能让中国10 000名企业家、1 000个财经记者、100个活动组织策划高手同时走进这里,那无疑是最大的宣传。张说,但是没有那么多钱去请啊,也不认识这么多人呀。听到张这样表示后,他心中暗喜,说,我搞了一个活动,规模很大,联合了一百多个活动组织策划高手,上万名企业家,还有近千名媒体记者。张马上表示那太好了,你得要到我这搞。他说,你们那100万一天,搞不起。张立即表示,不用不用,你来,只要能把国家体育馆的商业活动宣传出去。

2008年10月1日,第二届中国品牌节主会场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共1。6万多人参加,创造了国家体育馆赛后上座率的一个新纪录,成为赛后大型体育馆商业利用的典范,他也只象征性地交了些水电费。

他就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秘书长王永,被认为是中国品牌事业的新领军人物和未来领袖。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涉足同行未涉足的领域,整合自身的资源,王永为自己搭建了一座事业和财富的珠穆朗玛峰。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真正的高手
    阿玲是个砍价高手。这天,她和老公去买相机,阿玲轻松地把价钱砍到了最低。两口子很高兴,干脆用省下来的钱在外面吃饭逛街,直到半夜才回家。就在两口子走到一个巷子口时,冷不防从后面追上来两人,喊了句“抢劫”,就用刀抵在他们的胸口上。阿玲吓得尖叫一声,对方也
  • [小小说]土里藏着宝
    陈家良在“皇城大酒店”当保安,这天爹妈从老家赶来看他,带着柿饼、核桃等山货,还有一只麻袋,一动一动的,陈家良打开一看,是一对小羊羔。陈大爷说家里的母羊产下这两只崽就死了,他怕交给别人看不好,就带上了长途汽车……陈家良听了哭笑不得,他租的屋子
  • [小小说]爱情、道义和金钱
    有三个外地商人结伴而行,因身上带的黄金过多而不方便,于是大家商议在进城之前将各自所带的黄金清点后放在一起埋在郊外的一块荒地里,然后就进城了。结果,其中有个人又偷偷地溜了回来,将黄金独自挖走了。十天后,大家发现黄金被盗了,便猜测肯定是自己人干
  • [幽默故事]高招
    这天,刘强约了好友小东吃饭。两杯酒下肚,小东见刘强闷闷不乐,问道:“刘强,你有啥心事吧?”刘强叹口气说:“唉,前两天我在路上遇到小芳,她向我推销化妆品,非缠着我买一套。你知道,我跟小芳上高中时早恋过,虽然我现在对她真的是一点感觉也没有了,但实在抹不开面子,
  • 谁还在说爱你?
    一个用嘴巴说爱你的人,在吵架时甩身离去;一个真心爱你的人,在吵架时,总是控制不了先妥协,承认“我错了”。一个用嘴巴说爱你的人,因为你的哭泣产生厌烦;一个真心爱你的人,用双肩让你的泪水沾尽。一个用嘴巴说爱你的人,讨
  • [情节故事]雨夜惊魂
    周末之夜,吉姆叫上好友雷德,驱车前往郊外的一家新酒吧。进了酒吧,两个好朋友一杯深、一杯浅的,直喝得面红耳赤,酩酊大醉。午夜时分,他们俩从酒吧里走了出来,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雨。没有月亮,没有星光,他们只好艰难地踩着泥泞的小路,踉踉跄跄地走到车
  • [传闻逸事]书剑恩仇
    怪师顽徒康熙年间,苏北古黄府有一个姓夬的塾师,格外与众不同,有两大古怪之处。其一,他不像别的塾师谨遵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训诫,而是对孩童挑三拣四——资质愚鲁、反应迟钝的傻孩子不教;品行端正、聪明伶俐的好孩子也不教,却专拣那些大人们都觉得顽劣
  • [海外故事]列车上的逃犯
    PART.1杀人犯跑了费希小姐坐火车去苏格兰的爱丁堡看望自己的父母。晚上,大多数乘客进入了梦乡,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费希也闭上眼睛,打算小睡一会儿。突然,她感觉到自己的肩头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忙睁开眼睛,发现自己面前站着两个年轻男子。其中
  • [幽默故事]就等你这句话
    张青想让儿子上市一中,因为市一中的升学率高。可是事与愿违,儿子的中考分数够不上一中六百分的录取线。正在沮丧之时,张青有个同学告诉他,他们小学同学有一个叫王立的,当上了市教育局的副局长。张青大喜,马上要去找王立,但那同学却重重地叹了口气,说:
  • [新传说]送你一枝黑玫瑰
    情人节这天上午,我走进办公室刚坐下来,同事小玲手里拿着一枝黑玫瑰走了进来,笑眯眯地对我说:“科长,送你一枝黑玫瑰。”我倏地一惊,因为我知道今天是情人节,情人们都喜欢用送玫瑰花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意。便慌忙对她说:“小玲,对不起!我是有妻儿老小
  • [幽默故事]证据
    阿丽向来都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每次她和情人幽会,都会小心行事。这天,阿丽和情人在家幽会后,她看看时间,丈夫出差就快回家了,她便赶紧开始收拾房间,把情人留下的蛛丝马迹都清理干净。不久,阿丽的丈夫就回来了。说起来,他对阿丽素来不太放心,进屋后便
  • [民间故事]对子对出美姻缘
    道光年间,常德柳叶湖大堤下的陈家村里,有个叫陈二郎的年轻人考中秀才后,又连考了两次乡试,都没中举,只好在村里办学堂以教书为生。陈二郎不但写得一手好字,而且还会作对子。陈二郎的名气大,请他写对子的人很多。按理,像陈二郎这样才貌双全又不愁温饱的
  • [幽默故事]潘员外戏木匠
    有个木匠手艺高超,品行却差,为人家干活,不仅要价高,而且如果雇主没及时结清工钱,他就直接把做好的成品搬走抵工钱。潘员外是当地一富绅,最看不惯势利小人,听说了木匠的事后,决定教训教训他,于是派人去请他来家中干活。木匠一听是潘员外相请,忙收拾起
  • [幽默故事]婚礼感言
    美丽是一名漂亮的女模特。她不但长的丰姿冶丽,而且仪态万方,丰韵娉婷,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堪称绝世佳人。追求美丽的男人不少,可美丽的择偶观是找个有钱人。经过国内一家婚恋网站的海选,面试,心理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等等,她终于成功地嫁给了一位当地土豪。为见证这场超
  • [海外故事]儿子是警察
    克劳德是一个重刑犯,被判了十年徒刑,可他并不想把生命浪费在监狱里,于是私下串通了几个狱友,谋划越狱。这天是周末,克劳德和其他重刑犯们被安排参加教育讲座。没想到一走进教室,克劳德就看到了讲台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的儿子安迪!安迪穿着警服,显然是一
  • [幽默故事]抹黑新郎
    李伶和李俐是一对姐妹花,大学毕业后双双留在大城市发展,还进了世界五百强的日化企业。这次回乡过年,姐姐李伶带了个蓝眼睛高鼻梁的美国老公麦克,还说要办民俗婚礼,爹娘和乡邻开心之余不免有点担心:真要按咱当地婚俗办,洋姑爷能接受吗?原来,当地有个奇
  • [幽默故事]变声电话
    龙三自从旅游回来以后,就心事重重。这天,他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想心事。一个背着旅行包的年轻人突然冲进来,凑到他跟前说:“先生,您需要高科技产品吗?我这儿有多功能手表,智能播放器……”龙三不耐烦地摆摆手。年轻人不甘心地说:“要不您再看看新玩意儿,高
  • [幽默故事]买XXL号面膜
    表哥三十好几才开始谈恋爱,找的女友虽然胖点倒也身强体壮。这么多年终于盼了个女朋友,表哥很是知足幸福,对女友几乎是事事依顺,还生怕关爱不周对方闹分手,于是总问我们姐妹几个怎样才能讨好芳心。我们一个个都是过来人,教的爱情招术五花八门,但大家都提到了相
  • [幽默故事]今天是个好日子
    村里的张老头去世了,他的儿子大头在家里拉起了灵堂,为老爹办丧事。大头特意找了村里那些喜欢吹拉弹唱的“响器班”,来家里为老爹吹丧送行。“响器班”的人有老有小,十几个人集在灵堂前,“呜里哇啦”吹出的器乐声大半个村都能听得见,大头不禁很是得意。突
  • [新传说]一碗臊子面
    陈大爷七十多岁了,退休后,每天雷打不动去东街的“吉祥面馆”吃早点。那家店开了二十年,陈大爷最爱吃那里的臊子面,夹一口在嘴里,那叫一个香。这天清早,陈大爷又去吃早点,发现东街停着一台推土机,还有好几个工人在忙前忙后。一进“吉祥面馆”,陈大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