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广州宠物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书画艺术工作室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优创帮设计全产业链服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福田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内涵笑话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惠州软件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海珠区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小小侦探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软件开发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李商隐《忆梅》

2855

发布:2021-08-14 16:11:22  来自 残留の笑颜 觅知友会员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注释

⑴定定: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天涯:此指梓州。

⑵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作者作此诗时已值春季,故云“忆梅”。恨:怅恨,遗憾。

赏析

这是 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 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 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 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着,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 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 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李商隐《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解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
  • [新传说]信任
    有个将军战功赫赫,但是他树敌太多,所以决定为自己增加一个可靠的卫士。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交给将军,由他亲自面试。这一天,将军浏览了汉克送来的名单,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来面试。斯曼擅长
  • [幽默故事]指鹿为马
    市环卫处后勤科有两个年轻的科员,一个姓鹿,一个姓马。两人不光年龄和个头相仿,就连模样也有几分相似,都戴着黑框眼镜。此外,这两人还是哥们,同出同进,常常被人混淆。不过,两人的性格全然不同。小鹿这人十分勤劳,且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他每天总会早
  • [新传说]患健忘症的市长
    陈长春两年前从市长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休后也许是少动脑子的缘故,记性大不如前,去医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患了健忘症。从此,陈长春就坚持多动脑,每天去人多的地方跟人接触交流,使脑子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这天上午,陈长春像往常一样又去了外面
  • [幽默故事]铁头功
    孙大爷今年七十多岁了,身子骨依然硬朗。儿子儿媳都到城里打工,家里的田都租给别人种,牛也卖了,孙大爷在家没事干,就跟随儿子来到了城里。儿子儿媳整天都上班,孙子也上学,他们早上出门,晚上才回来。孙大爷不喜欢看电视,整日呆在儿子租来的房子里,觉得无聊,就
  • [新传说]让高铁改道
    这事交给你没问题这天晚上,皮实接到老爹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张镇长要到北京办点事,让给好好接待一下。皮实心头叫苦,嘴里却说放心吧,保证不给您丢人。这时候,旁边的老婆小兰基本上猜到了电话内容,脸上已经晴转多云,等他一挂电话,就问是不是又有人要来
  • [新传说]就要活活气死你
    陈文娟为人心肠好,但性子倔脾气急躁。三年前,她带着四千元现金上县城买洗衣机,半路上遇上了“瓷套诈”,把她气了个半死。啥叫“瓷套诈”?那天她骑着电动车去县城,先是在一个三岔路口与一个老女人擦身过时,老女人故意倒地,讹去了她一百元补偿费。离开这里,刚走
  • [幽默故事]验收通过
    公司里正在创建“节水单位”,一把手胡主任让大家身体力行,决不浪费一滴水。这天,职员高杰正在卫生间上厕所。胡主任方便完,刚想按冲水阀,发现高杰在隔壁,就招呼道:“小高,你舀一半水,冲我这边。”高杰只好答应,捏着鼻子冲了胡主任的厕所。第二天,公
  • [幽默故事]谁是第一美女
    最近,单位新分来一位同事,叫余来多,二十来岁,很帅气的样子。他一来,好多活都交到了他手上。此时正值半年检查期间,所有的业务人员全部都在加夜班,当然也包括余来多。余来多加了几天夜班,明显地有了怨恨,但只是敢怒不敢言。同单位的女同事佳敏感觉到他的情绪变
  • [阿P故事]学谁像谁
    阿P工作十几年,是单位里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却一直得不到提拔。这天,阿P看电视,见当地有人靠“模仿秀”出了名,他颇为不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就这水平,我阿P能甩他们一条街,看来我有必要重出江湖……从此,阿P开始了模仿“业务”。还别说,练了
  • [幽默故事]演戏
    这天上午,大西市人民公园里游人不少。一对衣着时尚的年轻情侣正有说有笑地走着,他们全然没有注意到,男生放在上衣侧袋里的手机已经被身后的小偷捏走。这小偷叫阿朋,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得手后,马上疾步走开。走出百米远后,看那对情侣丝毫没有察觉,便走到公
  • [小小说]苦涩的野菜
    董坤辛苦工作,最近几个月业绩突出,公司额外给他发了一笔不小的奖金。高兴之际,董坤邀请了几位朋友来到一家大酒店举杯庆祝。酒桌上尽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然而众人平日都吃腻了这些东西,看上去都胃口不佳。董坤悄悄找到服务员问有没有什么特色菜。服务员立刻向董
  • [传奇故事]月夜偷曲
    唐明皇李隆基是个音乐迷,他不但爱听,还能自己创作,不过他有个怪癖,新作出来的曲子,要等到自个儿听腻味了,才准许传播出去,谁要是破坏了规矩,提前传出去,他可是要狠狠治罪的。这一年上元节的前一天,月上柳梢,银光四泻,唐明皇携着杨贵妃登上宫楼,一边欣赏圆
  • [幽默故事]代驾
    这天,是秦玉玫的生日。当她和好闺蜜丁娇娇、周梅梅、可可在KTV撒完欢,早过了半夜12点。她们摇摇晃晃走出,丁娇娇正要往车里钻,秦玉玫急忙拽住了她。四人玩得兴起,全喝了酒,说不定在哪个隐蔽角落里,查酒驾醉驾的交警正盯着她们呢。“还是打车吧。我
  • [民间故事]两知县审案
    皖北古黄县和芒山县以巴清河为界,河南岸属古黄,河北岸属芒山。巴清河上有座桥,桥名就叫做巴清桥。清代雍正年间初春的一个早晨,早起下田的农夫在巴清桥南发现一具横躺在血泊里的中年男尸,分明是被人劫杀!当地里正慌忙报告古黄县的陈知县。陈知县年老迂腐,怕的就
  • [民间故事]玉骑人
    清康熙年间,湘南耒阳出了一件惊天大案,城南温氏杂货铺一夜之间惨遭蒙面歹徒洗劫。温家除其小儿温风暖在外拜师习武未归,幸免于难,其余一家四口均遭杀害。温家的祖传宝物“玉骑人”也被歹徒抢走。玉骑人,一骑一人,全身由白玉琢成,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相传是当年
  • [小小说]降血压
    那天下了一场雨,李老汉在台阶上摔了一跤,结果伤了腿。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伤得比较严重,要住院治疗才行,李老汉就住了下来。李老汉怕多花钱,住了三天就要走。医生给他做了检查,说没大碍了,同意他出院。然后,李老汉的老伴就去结账。老伴很快就回到了病房,李老汉见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