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做人

4450

发布:2021-10-26 03:15:12  来自 少年维特斯 觅知友会员

谈做人  (一)什么是好人。做人以诚为本,具体说就是做人要诚恳。待人诚恳,要讲良心,就是好人。我很重视人的良心,什么叫良心呢?简单地说,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就是良心。饮水不思源、知恩不报甚至以怨报德那叫良心吗?但有人糊涂,饮水不思源,知恩不报中有,只是有的时候不是自觉的。我认识广东一个企业家叫钟华生,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给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也永远不能忘了他。这就是他的交友之道。我的体会是:世界不是为你存在的,不是为你建造的,别人不是为你活着。明白了这些“不是”,才能懂得真正的“是”。什么是好人呢?刚才说的八个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再就是好人就应该学“好种子”。农民种地要选好种子,好种子能增产15%到 20%甚至更多。好种子很难培养。好种子有三个要素:第一,产量高、质量好。第二,对环境要求的不是那么高,对水、肥、土地等条件要求不是很高。第三,抗逆性强,刮风不容易倒,抗病虫害。我看就是这三个条件。农民选种子时对这三个条件要综合考虑。对人也是这样,工作的贡献就是你的产量和质量,对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就是水肥条件怎么样才能。然后就是遇到风浪是否坚定。说起来很明白,做起来往往很难。曾对我抱怨说,他的下属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说,你甭说了,第一,幸亏这些人毛病多,要不然你当不了这官;第二,任何领导人都是领导一批有缺点的人,如果每人觉悟都那么高,都,还需要你去领导吗?人人都能当领导了!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才需要帮助他们,需要提高他们,你光说人家一身缺点能行吗?一方面要看人家的优点,另一方面要看他哪里还存在不足,还需要帮助,这就是对环境的要求。对条件要求多,这就不是“好种子”,“好种子”没那么多好条件,仍然产量高质量好,好就好在这个地方,条件不那么好,贡献还那么大,条件都很好,谁还不能贡献大?所以我说什么叫英雄,能克服困难才是英雄。还有一个问题,自身和环境的关系。我写过,叫《自身也是环境》,环境当然就是环境,自身就是自身,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是对立统一可以转化啊!你不尊重别人,很难造成别人尊重你的环境;别人不尊重你,很可能是你不尊重别人造成的,自身往往造就自身的环境。再比如说,干活你老不好好干,任务老完不成,领导不给你任务了,因为把任务给你就瞎了。领导对你不重用,这是一个环境,但是可能有自己工作的原因,这是由自身引起的。那么相反也是一样,给你工作你就玩命干,不仅玩命干而且还很出色,下回领导有什么工作,一下就想到你。领导重用和你自己的努力有没有关系呢?肯定是有关系的,大家都有这个体会。所以我们不能说环境都不如意,环境从严格意义上要求总有不如意的地方,那么我们就要创造条件,创造更好的环境去工作,但是创造环境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自身。

  (二)怎样识别好人。人都愿意做好人,不愿意做坏人,怎么识别好人呢?第一,我认为最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比、对照。我写过一个“检验人的十条标准”,就是用一个对照的办法来检验。比如说看他顺境是否骄傲,逆境是否泄气,这就是一个对照。有的人顺境行,逆境不行。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怎么样,逆境的时候怎么样,对强者是否屈服,对弱者是否欺凌,这就是一个人的人品。看到比自己强的就给人家磕头作揖,看到弱的不欺负不过瘾,这不是好人品,如何对待弱者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看到露脸的事,是抢还是让,看到困难,是上还是躲,也是一个对比。其实人就在这个对比中看得最清楚,光看一面看不清。对领导,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是否一样尊重。对同级也是一个对比,对有无提拔可能的人,是否一样团结。同级呢,有的有提拔的可能,有的没提拔的可能,是不是一样团结他们。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看到哪个要提拔了,赶快跟他搞好关系,将来提拔后对自已有好处;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要提拔了,他上去就没我的事了,我一定给他出点难题。对有无提拔可能的人都一样团结他,对下级是否一视同仁地爱护他们,这就是在对比中看人品。第二,不求全责备。好人不是完人,用完人的条件要求好人,不管你的主观如何,最后肯定是打击好人,特别是打击那些能干事的好人,这是一个百事不爽的规律,用完人的条件去要求好人,这是我们多年的一个误区。为什么说打击好人呢?因为好人能干事,干事就有矛盾,而且他的缺点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好多人看着他呢,如果拿一个完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他达不到,所以随时都可以敲打他。完人的标准是一个随时都可以敲打好人的鞭子,提出完人的标准不一定是坏心,任何一个人的缺点都是他的优点的延长,这个人很有主见,那么有人会提意见说他主观,为什么呢?因为主见和主观在内容上可以分清,在表现形式上分不清。有的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党叫干啥就干啥,这种人往往缺乏创造性。老黄牛式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人是好人,但让他有标新立异的创新,他也没有,他的优点一延长就延长到没创新了,主见一延长就延长到主观,就是这么个关系。你让他很有主见,又让他一点主观都没有,这种人是没有的;你让他埋头苦干,又让他有创造性,也是很难的。但是我们的文件,我们的理论都不是这么说的,都要求我们的干部是“既……又……”干部,既有主见,又不主观;既埋头苦干,又有创造性。也不能说不对,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努力方向,不能说我有主见,就能随便主观。但是我们在衡量好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方向当作一个操作性的标准,哲学上叫“二律背反”,两句话都对。我们用干部往往卡在这一关,有很多很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总觉得还有缺点。小平同志在世的时候,有人汇报说,某个干部,这个人急躁,小平就说,急躁好吗,说明他心强吗,对工作不着急,这样的干部你用他干吗?小平同志很懂辩证法,心强的人往往急躁,干不完他心里不好受,如果遇到慢腾腾的人,他就发脾气,就急躁。

  (三)怎么做好人。这里说的做好人,不是“好人主义”中的“好人”,是正面意义上的好人。如果按一个人犯错误的次数来说,可能有的好人犯的错误比坏人还多,为什么呢?因为坏人的错误往往就是一个,即他的目的不对。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目的不对,所以在方法方式上就特别讲究,能把错误的东西包装得很好,他要研究对方的心理,研究客观环境,采取什么办法才能达到他的目的,手段很讲究,就像搞假冒伪劣的,对包装特别注意一样,不然行不通。目的恶劣,手段也很恶劣,这是最蠢的坏人,真正成气候的坏人绝不是这样的。相当一部分好人是相反的,认为自己一心为工作,一心为他人,一心为,有一颗赤诚的心,但是就是不讲究方法,不觉得有讲究方式方法的必要,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好心已经足够了,我是好人,我一心为你好,不讲究场合,不看对象,让人不好接受。在手段上、方式方法上发生很多错误,好心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说,坏人的许多空间是好人给留下的。有人老说领导拍马屁的,谁拍马屁听谁的,作为对当领导批评的一句话,领导应该考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下级出于好心,但见到领导老说臭话,他一天累得要命,你还老跟他说这不对、那不对,这个要改进,那个要注意,他能不烦吗?他布置工作可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工作必须马上干,你非站出来说还有多少不完善的地方,把气氛给破坏了,你是好心,主要是方式方法不合适。心好心坏一下子难以看清楚,但是,方式方法都是直观的,于是如果不考虑方式方法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好心,人家没有确定;坏方法,人家都感受到了。我提倡人要明快,不隐瞒观点,但好人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我是中国医药记协的顾问,医药记协成立让我题个词,正好借题发挥,中国有句古话,“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句话是对的,是对于那个被批评的人说的,人家说的话不好听,要想想有没有道理,是对听取意见者的提醒,但他不应成为对提意见者的放纵,对提意见的人不能用这个标准。忠言一定要逆耳吗?不逆耳就不是忠言了吗?我们现在很少喝汤药,而把中药制成了胶囊,照样能治病,因此我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改成“良药未必全苦口,爽耳忠言更利行”。好人应该记住这句话,这样可以使你的好心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使你这个好人被人们发现,使人家对你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会团结人是大本事。好人不光是独善其身,一定要和周围的人处理好各种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团结的问题,不管他有没有缺点,不管他有没有错误,不管他水平怎样,你不善于团结,不以人家的条件为条件是不行的,所以真正会团结就是大本事。很多人个人做好的本事很大,但是不会把大家团结在一块,没有这种本事,一个人混身是铁,能打多少钉呢?只有把大家都发动起来,大家的力量才大呢!内耗很少,发挥团队的优势,团结力量大,这是真有本事。

  (四)好人怎样长寿。如何使好人长寿?第一,要减少心累。人有三累:一是体累,干力气活,身体很累;二是脑累,想问题,写东西,脑子很累;三是心累。对于这三种累,在一般情况下,体力再累不伤人,睡会儿觉又休息过来了;脑子再累也不会伤人,而且脑子越用越灵,大家都有这个体会;最怕的就是心累。怎么减少心累?要注意心理调节,心胸宽一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事。我认为,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可能成就的就有多大。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连一点不顺的小事都放不下,那还怎么活呢?所以要扩展自己的心胸。拿得起放得下,一般的利益不去刻意追求,一般的荣辱不要老放在心上。我在办公室写了一句话: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小兔有两个意思,可能是利益,也可能是干扰。大将风度,取其大而舍其小,取其本质,而不被现象所迷惑。第二,对得与失的要正常。我有文凭,我没觉得这个文凭怎么好,如果能拿到研究生文凭才好呢,研究生文凭我没有得到,这才是我的利益,大学文凭得到了这不是利益。利益才是利益,原来的国企职工没有失业的危险,他也不觉得得到的是利益,如果失业了,才感觉到原来岗位的重要。所以原来的体制跟人们的心理是不吻合的,不觉得它是利益,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又没有失去的危险。第三,代价的观点。用代价的观点来调节自己的心理。我们搞市场经济有三种代价: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任何一个的企业家都知道必须付出这三种成本,才能把企业经营好。一是生产成本。有的人就认识不到生产成本,做一件好事,一件好产品,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这一点许多人不认可,做一般的努力就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有更多的收获。二是销售成本。不认可的人更多,人也有个销售成本,让人家认识你,跟人家交流,跟人家沟通,包括对领导,该汇报的汇报,这样表现自己是正常的。因为你处在一个团体之中,大家是一个集体,大家互相沟通,让人家了解你,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三是风险成本。大多数人认为做了好事一定会受到一致赞扬,根据我的体会,往往不是如此,做了好事以后可能惹了麻烦,“人怕出名猪怕壮”。比如说我们作记者的,两个人的情况差不多,我老写好文章,他老写不出来,他的心理就不平衡,就老挑毛病,你这个概念不对,那个观点不对,因为他说我几句,心理就平衡了。

  (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的愿望,是生活中的主流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就是说还有一部分善不得善报,恶不得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首先是制度好。但制度好也不能保证善都有善报,恶都有恶报,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所有的善都得善报,做好人也不光荣;所有的恶都得恶报,没有人做坏事了,只要做坏事,一定得到相应的报应,谁还敢做坏事?做小偷的每偷必被抓,就没有人敢偷东西了。人要有,认准不改变,好人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善有善报,也能承受善没有善报,但还行善。假如没有善报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是不是一无所获?不是的,有所得,这就是心理积淀。做好事不管有没有好报,心理积淀是好的。我帮助了一个人,我也没得到什么好处,我毕竟做了一件好事,心理积淀有了,好事越多,积淀越多。周恩来总理晚年体质那么弱,但为什么精力那么好?他心理积淀很好啊!一辈子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做了那么多好事,很,这种心理积淀的获得是别人不可夺的,别人也不可以借用的。如果一个人心理积淀好,不管条件怎么差,他也是生活在之中。我觉得现在对先模人物的事迹挖掘不够,只报道先模人物,不吃、不喝、不睡,没命地干,家里有病人不看,让人望而生畏,没挖掘出先模人物的真正幸福。我认为就是他们的心理积淀好,他们无论在什么条件、什么场合下,都能很坦然、很、很幸福地生活,这难道不是最高的生活质量吗?所以我认为先模人物是幸福的,这一点我们揭示不够。
(文/艾丰)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张三还债
    张三是林场的一名伐木工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林场指定的树木锯倒,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老婆能干,女儿听话,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这天,林场的伐木队开进一片松林。一进松林,张三倒吸一口冷气。原来,这里竟然是一片坟场,放眼望去,坟堆一个挨着一个。张三虽然是个男人
  • 月夜话鬼
    正值,朋友们大多佳人有约,只剩下我和一个叫章星阳的同事,闲极无聊,章星阳邀请我晚上去他家喝茶。章星阳属于典型的多血质,兴趣广泛,爱好众多。最近他迷上了茶道,特意买了一套茶具,学福建人,空闲时在家品茶。我去他家时,他已经烧好了开水,摆好了茶具。待我坐下,他抓
  • 回家惊魂路
    老家有个叫官渡(此官渡非彼官渡也)的地方,离市里面不远。是一个镇。走路需要一个多小时,坐车最多只需要20来分钟。离官渡镇区不远的一个山坳中,就是水田坝。水田坝是位于四周群山怀抱当中的一个很小的盆地。在国道公路和水田坝之间横亘着一座山。一般人去水田坝都是在公
  • 公车疑案
    一辆公共汽车缓缓驶出圆明园公交总站,慢慢地停靠在圆明园南门公交车站旁边.这已经是当晚的最后末班车了。车上有一位年龄偏大的司机和一名年轻的女售票员,车门打开后上来四位乘客.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位年纪老迈的老太太,其中还有一个年青的小伙子.他们上车后年轻夫妇亲密地
  • 鬼丫头
    我撩开她的长发,她已熟睡,安静,恬美,好像个没有防备的婴孩。我轻轻抚摸她的额,她的眉,在她的唇停留了会。她面带淡淡的疲倦,是因为刚才的激情吗?以她的职业,她是不应该在这里过夜的,看来,她是累了吧。我抚摸她的脸颊,皮肤细腻有弹性,她脖子白皙细长,像白瓷。她的
  • 炸串
    [文/临沂张一鸣/短篇鬼故事]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如同黑色的裹脚布,把这个五指不全的小镇捂的严严实实,我用力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烂咸鱼的味道,不知谁家又开始偷偷摸摸炒咸鱼了,我皱着眉头,“咕噜噜……”肚子在奋力哭喊着,我饿了,两天没吃东西了。我舔了舔
  • 死亡日志
    一:奇怪的文章李娜是个普通的高中生,跟其他女生一样,她很喜欢上网,特别是对QQ空间,很是情有独钟。由于比较有钱的原因,所以尽管她家离很远,她也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选择住在学校,而是在学校旁边的一个小区里租了间房子……这天,像往常一样,李娜窝在自己的小窝里上网
  • 始作俑者
    1、洁帆约我吃饭,她状态不好,失恋了。对于奔三的大姑娘来说,这不仅是心情的问题,还是个危及生存的问题。我匆匆忙忙把稿子大面上搞定,交给黎蓉。“蓉啊,我和人约好了吃饭。你再给我看一遍,帮我盯好排版啊。”“你去吧,放心。来个头版甩尾巴!”“呵呵,咱们副刊能上头
  • 神秘留言
    肖金华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小说家。他最近在某小说网站上开始尝试写小说,由于他的知名度,他的这本书很快在网站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也越来越多。他很喜欢网友们对他的吹捧,因此,他每天都浏览作品下面的留言,虽然偶尔也能看到几句无聊的谩骂,但比
  • 打回自己的号
    【导读】不要以为我问的是傻问题,我的意思是指你会不会用你用的电话号码打回这个号码。照理上是打不通的,但如果是打得通的話,你就要小心,因為你可能命不久矣了...我有一个关于这个传闻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听听呢?事情是这样的,我有個朋友有天晚上大約11:
  • 见鬼作者:无名
    麦子熟了,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收割着,王海生一家也不例外。以前麦子收割回来后还要自己亲自打麦子,很辛苦,现在生活好了,富裕了,农民也用上了化的机器。这不,王海生一大早就让人把机器抬到自己家,他还是第一次用上这玩意呢。在邻居的帮忙下,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很快就到了
  • 勾魂票
    滦河边上的太平湾,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开着商店、饭店、旅店、药店、诊所、储蓄所等各种店铺门市;小商小贩临街出摊叫卖时令果蔬土特产;还有街头路口的修鞋理发和修理自行车摊点。使小镇呈现出一派繁华太平景象。然而,近些日子,小镇上有一
  • 斗狗
    石头村一直有个风俗,那就是每年的年尾村里都会举办一次“斗狗大赛”。这是一年中石头村最热闹的时候,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把年初养的狗拉去比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图个乐子,反正过年时狗都是要杀来吃的,比赛时死了还省了工夫。今年的“斗狗比赛”还是像往年那样,村民们
  • 恐怖的召唤作者:小芒果
    下面我讲的是的鬼故事,故事就发生在吉林省一个偏远的。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奶奶家住在离市里很远的农村,我常去奶奶家玩,那时的农村每个住户都有自己很大的院子,每家每户离的都很远,并且在七八点钟就都早早锁大门在屋里看电视,奶奶家的后院的外面是一片宽敞的玉米地,地里
  • 电线杆上的东西
    那是个快要下雨的阴天。一群朋友开著车,因为想抄近路到喜志车站,所以开进了加油站旁的巷子。突然,在前方的电线杆顶端,有一团模糊的白色东西在发光。“喂,你们有没有看到那团怪东西?”车子靠近之後,大家才看清楚那团东西的真面目。电线杆的顶端,站著一位白发散乱的老婆
  • 闹鬼的旅馆
    阿p出差去一个偏僻的小镇。刚一下车,就听说镇上的一个小旅店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听了这事,阿p的心一下子就悬起来了。本来这孤身一人来这种偏僻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心里就不塌实。不想又遇上了这事,让他更加忐忑不安。尤其在投宿住店的时候,让他大伤脑筋,颇费
  • 遇见的都是“鬼”
    王华从前天开始就没合眼,想起赵刚的死那里还有睡意,眼眶布满了血丝。不知啥时候开始,夜里睡不好,半夜感觉有人在拽他,可又动弹不得,去看了,说是作息时间不规律,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王华差点没照那医生鼻梁上来一拳,这不是说我有神经病吗?那戴两块厚玻璃的医生,给王
  • 守灵夜
    坐在这趟火车上已经二十一个小时了,我从温暖的北方城市去东北家乡奔丧。已经二十年没有回过家乡了,那儿没有什么近亲,除了我的舅舅,可现在他已经死了。我就是为了帮我没见过面的表妹为他办一个体面地葬礼,才坐上这辆北上的火车。车越往北开,就越冷,车上也不剩几个乘客了
  • 走夜路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遇上鬼——题记我天生胆小,怕走夜路。只身走在夜路上,常觉得身后有什么跟着似的。乍着胆子回头看看吧,啥也没有。老年人说,人就是自己吓唬自己。其实,我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后,终日为生计奔忙。没功夫,也没心思琢磨神鬼之事。上班时,闲
  • 午夜惊魂
    那天我正在上夜班,无奈工作到半夜感到一阵头晕脑胀,身困体乏,想必是感冒了,于是向领导请了假,下了班回家去休息。漆黑的夜色下,星星在打盹,月亮在睡觉,路上没有行驶的车辆,也不见有一个人的影子,使人倍感凄冷和孤寂。我失魂落魄地走在漆黑的夜色中,昏暗的路灯将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