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华:演晋文公有端着也有放飞自我

2032

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传统。清明节的起源,与目前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视频热播的《重耳传奇》的主人公“晋文公”有关。日前,“晋文公”的扮演者 王龙华带我们重温了这个忠肝义胆、感人肺腑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逃避政治迫害而流亡国外,路上饥饿难耐,又找不到吃的,随臣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熬了一碗肉汤,晋文公感动且愧疚。在介子推离世后,为纪念他,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节慢慢地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清明节的典故令人感怀,“割股奉君”的忠义更是让人感慨万千。采访时,王龙华就像一本行走的  百科 全书,以“艰难险阻”“秦晋之好”、“退避三舍”、“志在四方”、“涸泽而渔”等成语典故切入,娓娓道来春秋五霸“晋文公”的故事。

近乎完美的晋文公,要如何拿捏?

一直以来,古装剧都在市场中占据重要比例,但随着观众长期浸淫宫斗、仙侠、玄幻等剧作中,导致历史传奇剧逐渐淡出观众视野。《重耳传奇》以人物成长励志为主线,讲述了在春秋时期时局动荡的背景下,一代霸主晋文公以信治国、以礼安邦、以义待士的复国传奇。




谈及接戏初衷,王龙华坦言:“几年前,我曾读过一篇讲述晋文公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的  文章 ,顿生兴趣,去拜读了那段历史,感到十分敬佩。所以,当剧方找到我时,我用了三天时间把剧本读完,剧本写得很完备、流畅。能诠释这样优秀的历史名人,总觉得冥冥之中是一种缘分,机会难得。”

为精准还原晋文公重耳的历史形象,王龙华做了大量案头工作,认真研读《国语》《左传》等史书。他表示:“我们这部剧在大的历史事件上,做到了基本吻合历史,多挖掘些历史资料,对创作有很大助益。”

那么,诠释重耳的过程,如何在还原历史与二次创作之间寻求平衡?这个问题也一度让王龙华寝食难安。“晋文公身上有很多鲜明的特质,比如正义、大度、守信等等,如何演好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真的挺难。”对于演员来说,演坏人容易,演好人难,“坏人你可以放开了演,好人,尤其如此经典的历史人物必须要‘端着’。”




经过和赖水清导演反复沟通学习后,王龙华将创作的尺度拿捏得恰到火候。重耳从小在草原长大,所以他将人物的青春少年时期,演得略带“野性”,活脱脱就似草原上解放天性的“傻小子”,“我分析剧本时,觉得人物前期可以略带叛逆、有点小冲动,但内心却很耿直。”随着重耳母亲去世,重耳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沉稳、大气,有了君王的典范。

《重耳传奇》的开场戏,狄国草原骑射画面气势恢宏,重耳骑在骏马上的亮相非常有气魄。为了拍好剧中的多场骑马戏,王龙华提前许久学习这一技能。不光是骑马,这些年为了拍戏,他还学会了弹吉他、弹钢琴、写毛笔字等技能。他直言:“演戏不但能体验人生,还能让自己增长文化修养,挺好。”




认真钻研角色的王龙华,如同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不仅“重耳”附体,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更挖掘了晋文公“志在四方”的时代内涵。“‘志在四方’最早出自《左传》,关于它的典故,与晋文公寄居齐国时候的一段经历有关。”他如是解读。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卑不亢,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的重耳,堪称当下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这部剧不仅能让观众浸润于春秋历史之中,更将那个时代不同的人、场合需要的不同礼仪规制,生动地复刻。王龙华介绍:“剧组请来了礼仪专家,教我们坐姿、行拱手礼等。如果几个男的在一起,可以盘腿,一旦有女子在的话,得是跪姿。那个年代非常讲究礼仪,包括打仗的时候,如果敌方战车坏了,要等敌方修好了再打。所以,这部剧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现实意义,颇具正能量。”

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荡气回肠又淋漓尽致

随着剧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地推进,2700年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抖落风尘走进观众的视野。晋文公重耳可歌可泣、摄人心魄的传奇是本剧的主线。此外,在多线叙事的大框架下,重耳的感情线也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吸睛焦点。王龙华解锁了无数的“撩妹技能”。

一边是男主和女主齐姜(  张含韵 饰)“兄友弟恭”,另一边则是男主赈灾遇到“真爱”骊姮(麦迪娜饰),骊姮对重耳有敬佩有爱慕,两人的小粉红气泡迅速升温,引齐姜醋意连连。王龙华认为:“历史上的重耳,确实娶了好几个国家的公主,但观众可能更愿意接受他自始至终只爱齐  姜一 人。所以在演的时候,如何既符合历史又让观众信服,我们下了很大功夫。”




在王龙华看来,重耳与齐姜的初遇,有一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戏剧感。事实上,重耳齐姜火海初遇的戏份,逼真的大火让观众有种“心提到嗓子眼”的紧迫感。王龙华回忆道:“那确实是真火,当时我穿的是红衣服,好几次都差点被撩到,拍戏的时候挺忘我的,没觉着危险。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不过演员嘛,就吃的这碗饭。”正因为这份全情的投入,才有了荧幕上生动形象的重耳。

评价演员的标准,经常有人提到哭戏,因为哭戏是最能直接看出演员的情绪感染力和爆发力的,如果一个人的哭戏打动你,那么他多半有着而不俗的演技。剧中重耳叩拜狐姬,母子二人分别十八年终于相认那场哭戏,王龙华的情绪拿捏得十分到位,把与母亲多年不见的相思以及内心的挣扎和隐忍的感情爆发出来。




早在看剧本时,王龙华就将这场重逢的哭戏,以及母亲离世的哭戏着重标记。“重耳此前一直以为自己没有母亲,母亲也不知道他的死活。所以在拍这场戏头天,我和  王艳 老师商量,第二天先不要见面,提前酝酿情绪。”王龙华把初见母亲的喜极而泣,与父亲对峙时的刚正不阿,自如流畅地切换,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苦楚:“我没想到,你召我回来的理由,仅仅是让我去死。”

集结超强明星阵容的《重耳传奇》,既有张含韵、麦迪娜、  张一山 等一众青年演员,还有饰演晋献公的  谭凯 、狐姬的王艳、秦穆公的  林永健 ,在与谭凯、王艳等前辈的合作中,王龙华觉得受益匪浅:“记得导演说,我们这部剧不是某几个演员符合角色,而是每个演员都非常适合角色。很荣幸能和这么多前辈合作,他们都非常敬业。”

潜下心来历练,全能boy厚积薄发

很多人对王龙华的认知,源自于2010年的《红楼梦》。彼时的“琏二爷”,风流倜傥、温柔多情,是继宝玉后,最具吸引力的男二号。这部戏之后,王龙华又先后出演了《新女婿时代》《天真遇到现实》《都是兄弟》《笔仙3》《我的战争》等剧集。虽不算“高产”,但每部作品都可圈可点。




“参演《红楼梦》时,大学还没毕业,演完想了很多,也和师哥师姐、老师聊了很多。当时老师说,第一部戏就能够加盟大制作,非常幸运,也希望我能够潜下心来,好好沉淀自己。所以,红楼之后我推了许多影视剧邀约,就是为了静下心里,打磨演技。”王龙华如是说。

从考上中戏后,王龙华不断花时间在舞台上磨炼业务能力,“我是学表演出身,深知舞台剧非常考验表演和台词的功力,在舞台上直面观众,也是沉淀自己的过程。”和可以随时被打断的影视剧相比,舞台剧需要一气呵成,“整场下来,表演是不能间断的。你不能出错,即便错了,也要继续演下去。”

学生时代的勤学苦练为王龙华打下了扎实的演绎功底,“那时候接触书本知识多,老师讲得多,实践的少。进组之后,一遍一遍地打磨角色中,慢慢地领悟到学校里学的知识,理解表演的内涵。”这些年在演绎道路上的稳扎稳打,他从未忘记初心:“演戏是塑造人物,是创作,而不是演自己,如果演什么都是自己,无疑是失败的。”




演戏之余,王龙华在音乐领域也初露头角。《重耳传奇》的主题曲《好男儿志在四方》便由他演唱:“好男儿志在四方,退避三舍兑承诺,只愿天下太平歌,睦邦邻休干戈,千秋功过任凭说。”歌词气势磅礴,王龙华用浑厚的嗓音把那个纵横恣肆的时代展现的淋漓尽致。接下来,他的新专辑也将提上议程,期待全能boy上线。

王龙华角色千变,不拘一格,能驾驭正面人物,也擅长反派人物,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既《重耳传奇》后,王龙华又主演了《少帝康熙》,被问及对演绎历史名帝康熙的感触,他说,“拍戏过程的诸多辛苦就不说了,走近了‘千古一帝’,感受这个人物并演绎了他,内心非常有成就感。”

为了完美的刻画每个角色,王龙华每天在片场都处于情绪高涨、兴致勃勃的状态:“我天天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而他也把这样一种饱满而积极的心理状态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带着阳光、自信的心态听音乐、运动、读书、写字……不懈地追求好作品,砥砺前行,始终坚信“下一部会更好”,期待他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