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本名:王氏
别称:王恭妃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河北张家口怀安县左卫
出生时间: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十七日(1565年2月27日)
去世时间: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1611年10月18日)
主要成就:忍辱负重,将儿子拉扯成人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宣府都司左卫人(原属河北宣化,现属河北张家口怀安县)。明神宗之皇贵妃,明光宗、云梦公主朱轩嫄之生母。初为宫女,万历十年封恭妃,三十四年晋封皇贵妃,三十九年九月去世。其孙明熹宗登基后,追封她为皇(太)后。
孝靖皇后参与事件/话题
孝靖皇后个人资料
孝靖皇后简介
  • 本名王氏

  • 别称王恭妃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

  • 出生地河北张家口怀安县左卫

  • 出生时间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十七日(1565年2月27日)

  • 去世时间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1611年10月18日)

  • 主要成就忍辱负重,将儿子拉扯成人

  • 住所东六宫之一的景阳宫

  • 坟墓定陵

  • 儿子明光宗朱常洛

  • 女儿云梦公主朱轩嫄

  • 全谥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

  • 贵妃谥号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人物生平


以孕封妃

王氏出身于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王朝窭,在女儿未被选入宫之前考中武举人,官任锦衣卫百户(正六品武官)。隆庆二年,也即王氏3岁时,家从左卫迁到京城。王氏生于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万历初年,朝廷为明神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范围选美,13岁的王氏顺利通过前几关选美入宫,但是没能进入前三名。选美前三名中的王喜姐被钦定为皇后(孝端显皇后),另两位女子分别册为刘昭妃(宣懿太妃)、杨宜妃。落选的女子一部分按规矩遣返回乡、一部分条件较为出色者则留宫成为宫女。王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日(1578年)分配到慈宁宫,侍奉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孝定太后)。

三年后,16岁的王宫女偶然被皇帝遇见,"私幸之",事后赏给她一付头面(首饰)。王宫女因此怀了身孕,但不敢明言。后因身形变化被李太后看破。太后召问神宗,神宗最初想赖账,假装不知道,拒绝承认。

按照明朝宫廷规矩,皇帝的起居有专人记录在册,叫《起居注》。太后命人拿来《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神宗只好勉强承认了。不过太后并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说:“我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是谁生的,不必计较,你可以加封她”。王宫女因此进封为恭妃。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1582年),王恭妃不负重望,果然生了个男孩,这就是神宗的庶长子朱常洛。

万历十二年七月庚辰她又生下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四岁病故。


母子坎坷

王恭妃先后生一子一女,实际却并不受宠,最受宠的是九嫔之一的郑淑嫔。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郑氏生皇三子朱常洵,神宗进封郑氏为皇贵妃。这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按照中国封建时代一贯的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或年纪最大的儿子)做皇太子,神宗自己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轻松获得皇位的。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庶长子,自然也应是皇太子。群臣和李太后都支持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神宗不喜欢王氏母子,郑贵妃又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大案迭起,政治斗争暗流汹涌。“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梃杖。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

后来,李太后得知朝廷上下舆论纷纷,不得已亲自出面干预,质问神宗为什么还不立朱常洛为太子。神宗狡辩道:“他是宫女生的,母亲出身低贱。”太后听罢此言,又怒又心酸,指着儿子大骂道:“你也是宫女生的!”神宗这才想起自己的亲娘原本也是宫女,且是泥瓦匠之女,论出身,比王恭妃可是低贱更多了。若朱常洛因是宫女生的没资格当太子,那么自己这个皇帝首先就得引咎辞职。神宗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内外交困之下,他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已经年满19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

在这15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神宗的厌恶冷落,又被盛宠的郑贵妃视为眼中钉,饱受屈辱,各方面待遇极差。比如,其一:郑贵妃提到王恭妃时,总是称其为“老妈妈”,暗行诬蔑和讽刺,甚至当着皇帝的面也如此,神宗并不加以制止,心里对王恭妃感觉更不好;其二:一直到万历二十一年二月(1593年),神宗才在大臣们一再的请求下允许已经13岁的皇长子读书,而且没过多久就长期辍读,险些让他成为文盲。其三,通过考古发掘,出自她棺椁内一把银壶,壶底刻铭文一周”大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制”——可见这是她被封为恭妃的当年一直用到去世时的实物。30多年来她从宫女成为妃子再成为皇贵妃,又是未来皇帝的生母,生活上使用的器物却没有多大变化。此壶没有任何装饰,不仅比不上妃嫔墓出土的器物,甚至还没有民间富裕人家出土的器具精美。另一件出自她棺椁内的镀金银盘,也满是破洞和缺口......

不过作为母亲,王恭妃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儿子。她对儿子的安全极为担心,一直到13岁母子还一同起卧。万历二十二年,郑贵妃无端污蔑皇长子喜欢和宫女嬉戏,已不是处男。神宗派使者前去验视。王恭妃大哭:“十三年来我同儿子一同起卧,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不敢离开半刻,就是怕有变故,我的忧惧今日果然应验了啊!”使者不敢隐瞒,如实禀报神宗,皇长子的清白才算保住。

这一切,《先拨志始》以一句话概括为:“光庙诞生,一应恩礼俱从薄"。朱常洛赖嫡母王皇后、祖母孝定太后李氏的多方关照调护,终得以平安长大成人。


有名无实

儿子当了太子,但是王恭妃依然盼不到出头之日,她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晋封就更谈不上了。

直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万历三十四年,朱常洛的妾侍王氏生下皇长孙朱由校(日后的明熹宗),太子有了儿子、神宗有了孙子,而且朝臣们多年来的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神宗才借着给母亲加徽号的机会,顺便将王氏晋封为贵妃、皇贵妃。成为皇贵妃,听起来位极尊贵,其实因为皇帝的冷落,她凄惨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变,有名无实,始终受着迫害,一直被幽禁着,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在她身患重病时,神宗也没有去看望过她。

万历三十九年(1611)九月九月十三日,王贵妃病危。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神宗同意了。但是当太子心急火燎赶到母亲居所时,景阳宫依然深锁不开。太子无奈,只得找太监拿来钥匙,破锁而入。
临终时,王氏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惜早已双目失明。她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衣服,百感交集,凄然泪下:“你终于长大成人了,我死而无恨!”。母子俩抱头痛哭,太子的侍从们也纷纷落泪,大伙哭的头都抬不起来。当日酉时(下午5 时正至下午7 时正),王氏气绝而死。可怜这位宫女、皇贵妃,在深宫中苦熬了近30年,却始终没有盼到出头之日,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以上是《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的她死前情景。而《先拨志始》根据外戚王升的叙述所记载的情形,则更为凄惨:临终前,母子见面本欲有话说,但王氏察觉到屋外有人,低声提醒道:“郑家有人在此”。于是直到咽气而死,母子俩默默相对痛哭,不敢说话。郑贵妃派的人一直等到王氏气绝,才允许太子给母亲收敛。


后事不顺

王氏生前受到百般摧残,后事也不顺当。神宗对她择地安葬之事,是极为刻薄的,依照他的本意,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们不服。

首辅沈一贯、大学士叶向高数次上折,言儿子是太子,葬礼应当按明世宗皇贵妃王氏(庄敬太子生母)的规格办理。神宗却欲按明世宗皇贵妃沈氏(未生育子女)的规格办理,一再拖延。
最后还是按前朝未生育子女的沈皇贵妃的礼仪办理了。当时正值八月,天气炎热,棺椁又经十个月的停放,尸体早已腐烂不堪。

王氏葬在明十三陵陵区内东井左侧的平冈地,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神宗不派人守坟,也不拨给守坟的费用。直到万历四十三年五月,轰动朝野、企图打杀太子的“梃击案”爆发,凶手张差供出自己是受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指使的,还牵扯上邪教红封教。舆论激愤,时人皆怀疑是郑贵妃及其兄弟主使谋杀太子。太子的处境受到普遍关注。郑贵妃慌了,哭求于神宗。为替郑贵妃开脱,二十多年没有上朝的神宗破例上了一次朝。他一面要郑贵妃放低姿态亲自去恳求太子,一面命令对太子有调护之恩的嫡母王喜姐给太子做思想工作,要太子不要牵扯郑贵妃;一面自己出马给太子施加压力,让太子表态,安抚百官。最后只处死张差和郑贵妃名下的庞、刘二太监,草草将此案了结。为平息舆论的愤怒,这才在当年六月旨下礼部:“给皇太子母坟户三十名,园地二十五顷,以供香火。”

万历四十八年(1620 )八月,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登位当了皇帝。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按制度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不料,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在“红丸案”中不明不百的死去,他死后宫廷又发生了“移宫案”,因此直到王氏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才正式追封自己的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又从东井把棺椁迁来,与明神宗和孝端皇后王氏一起葬入定陵的地宫内。全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神主奉祀于奉慈殿。


人物评价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 第1339页:

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皇帝陛下正式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争国本事件正式结束。

被压了十几年的朱常洛终于翻身,然而他的母亲那位恭妃却似乎永无出头之日。

按说儿子当上太子,母亲至少也能封个贵妃,可万历压根就没提这件事,一直压着,直到万历三十四年,朱常洛的儿子出世,她才被封为皇贵妃。

但皇贵妃和皇贵妃不一样,郑贵妃有排场,有派头,而王贵妃不但待遇差,连儿子来看他,都要请示皇帝,经批准才能见面。

但几十年来,她没有多说过一句话,直到万历三十九年的那一天。

她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而朱常洛也获准去探望他,那扇大门洞开时,她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二十九年前的那次偶遇,造就了她传奇的一生,从宫女到贵妃,再到未来的太后(死后追封)。

但是同时,这次偶遇也毁灭了她,因为万历同志很不地道,几十年如一日对她搞家庭冷暴力,既无恩宠,也无厚待,生不如死。

然而她并不落寞,也无悔恨。

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

青史留名的太后也好,籍籍无名的宫女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在临终前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看到他经历千难万苦,终于平安成人,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着儿子的衣角,微笑着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这里使用的是史料原文,因为感情,是无法翻译的。还有,其实这句话,她是哭着说的,但我认为,当时的她,很高兴。

王宫女就此走完了她的一生,虽然她死后,万历还是一如既往地混账,竟然不予厚葬,经过当时的首辅叶向高反复请求,才得到了一个谥号。

虽然她这一生,并没有什么可供传诵的事迹,但她已然知足。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接受了母亲最后祝福的朱常洛还将继续走下去,在他成为帝国的统治者前,必须接受更为可怕的考验。

大事年表

王恭妃(孝靖皇后)大事年表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年龄

事件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1565年2月27日
出生于河北。其父为正六品武官。

万历六年二月初二

1578年

13

选美入宫。落选后妃,正式分配到慈宁宫为宫女。

万历十年六月十六

1582年

17

封为恭妃。

万历十年(1582)八月十一日

1582年

17

生皇长子朱常洛。

万历十二年(1584)七月六日

1584年

19

生皇四女朱轩嫄。

万历十四年二月

1586年

21

郑氏晋为皇贵妃。申时行、姜应麟等大臣请立皇长子为太子,并先晋王恭妃、再晋郑氏。万历帝不许。“国本之争”开始。

万历十五年四月二十五

1587年

22

皇四女朱轩嫄薨,后追封云梦公主。

万历二十九年十月

1601年

36

皇长子册为皇太子。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

1606年

41

晋为贵妃。

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

1606年

41

晋为皇贵妃。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时

1611年10月18日

47

薨逝。

万历四十年七月十七

1612年


葬于东井左吉之原,谥曰: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

1615年


万历帝令给王皇贵妃坟户30名、园地25倾,以供香火。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

1620年


明神宗(万历帝)崩

泰昌元年八月初一


皇太子朱常洛登基,史称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元年八月


下旨追尊生母

泰昌元年九月初一


明光宗崩

泰昌元年九月初六


明光宗长子朱由校登基,史称明熹宗(天启帝)。

泰昌元年九月初十


上皇祖万历帝尊谥、庙号。

泰昌元年九月十三


追尊圣母皇贵妃王氏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正式上册宝。

泰昌元年十月


迁葬,与明神宗、孝端皇后王喜姐合葬定陵。

崇祯十一年三月

1638年


在御用监找到孝靖、孝和两皇后的玉册玉宝,崇祯帝命有司献于宗庙。


1956--57年


中国考古队成功发掘定陵。


1959年9月30日
明神宗、孝端和孝靖皇后的棺椁被当作垃圾扔下山沟。

1966年8月24日


帝后尸骨被文革小将焚毁。

生年考证

某些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受皇帝宠爱的特殊地位,长期贬损和构陷不受皇帝宠爱的王恭妃母子,甚至编造谎言诬蔑诋毁,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一个个对王恭妃和皇长子朱常洛极为不利的谣言就诞生了:坊间盛传王氏与皇帝相遇时,她年纪已经大了而且人又蠢笨,根本配不上年轻的皇帝。

不惜将少年天子和少年宫女的相遇故事抹黑为一个老宫女勾引少年皇帝、二者只是一夜情所以没有感情、王氏不得宠是理所当然,从而达到抹黑皇长子、阻止立皇长子为储君的目的。其编织的谣言居然被史官写入国史,这反映了明代最高统治阶层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也由此可见,宠妃权党当时的气焰之嚣张和强大。若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对定陵进行的考古发掘,关于王恭妃自身条件如何糟糕的谣言难以想像会流传到何时。


以下内容取自考古发掘书籍《风雪定陵》:

关于王氏和神宗相遇时的年龄问题,在1956年定陵发掘中得到了澄清。因为孝靖皇后椁板的西面有一墓志,用铁箍箍住。她死后安葬时仅为皇贵妃,无谥册谥宝,仅有墓志;迁葬时已具册宝,但原有的墓志也一起随棺椁迁来,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她的出生年月。据此推算,她和万历相遇那年刚刚16岁,万历18岁。志文“以四十年七月十七卜葬”句中,“四十”、“七”、“十七”五个数字字体与志文并不相同,显然是臣僚作好志文后便刻石,空出日期,在入葬时再补刻的。

以《明史》和墓志相对证,年月上亦有出入。如墓志上册封恭妃在万历十年六月,《明史》却载四月;死于万历三十九年,《明史》载万历四十年。墓志的出土,更正了《明史》的错误之处。


考古发掘人员的记叙

以下内容摘自《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 》,2001年1月第一版:

第十三章 两具女尸字符下的女性孤魂

◎ 孝靖王氏:母以子贵

......

面对定陵玄宫这座地下文物宝库,发掘人员做着各种猜测和准备。三具尸体保存完好还是早已腐烂?葬式如何?穿什么服装?现在京剧舞台上的服饰是仿照明朝的式样制成的,那么,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穿戴是否和京剧中的帝后相同?

带着诸多疑问,发掘人员走向女尸。

在三口棺椁中,居右侧的损坏最严重,外层的椁已腐烂、塌陷,棺也出现了诸多裂缝。这是孝靖皇后的梓宫。这位可怜的女人因比万历皇帝早死10年,埋在东井左侧的平冈地,棺椁腐烂较快。加之后来她的孙子朱由校将其棺椁迁出,移放定陵,故损伤尤为严重。

......

由于早已塌陷腐烂,没费多大力气,香楠制成的椁板很快就被拆除,一口完好的棺木露了出来。打开孝靖皇后的棺木,发掘人员首先看到的是一床平铺的织锦经被,呈鹅黄色,织杂花,锦上有朱红色经文。由于时代久远,经文字迹辨认不清,仅中部残存的“南无阿弥……”还可依稀认出。

掀开锦被,不见尸体,却塞满了织锦、宝石、银、玉等殉葬品,似乎不是盛放尸体的棺木,倒是一个珍宝仓库,各种美妙绝伦的艺术品和价值连城的宝器,构成了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

在孝靖皇后棺内的织锦经被下,发现了精美鲜艳的服装。上衣是黄缎夹袄,对开襟,织金线连成,袖既宽又长。下衣黄缎裙,所穿夹裤用黄缎做成,裤腰左侧开口,颇具现代意识;腰用黄缎带子裹紧,俨然今天的夹克服装。这是定陵出土的近200匹成料和服饰中最为辉煌珍贵也是保存最好的瑰宝......

发掘人员掀开百子衣和两床锦被,那位一生历尽苦难的女人的尸骨终于出现了。

她安详地躺着,头上满插金、玉、宝石、钗簪,面稍向南侧卧;左臂下垂,手放腰部;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头部附近;脊椎骨上部稍弯,下肢伸直;肌肉已经腐烂,只有一个残存的骨架。

看来这位悲惨的女人,生前未得到幸福,死后同样未能得到万历的照顾。从她那姿势中,仍让人感到一种不甘于屈辱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怆命运。

发掘人员想把她的尸骨搬出来,放进木槽。但一经拿动,整个骨骼就四散开来,只有下肢关节处还有韧带相连。

大家只好一块一块向外拿。她的头颅由于肌肉早已腐难,只有一个扁圆的白中带灰的骷髅尚枕在菱形的织锦上。眼眶中两目无珠,像一个无底黑洞,阴森可怖,鼻骨俱已烂掉,只有两个呼吸空穴镶嵌在骷髅中央。张开的嘴巴,牙齿外露,似在狰狞中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沉寂中发出呼喊像是在述说自身的不幸与凄凉,又像在感叹人生的苦难与沧桑、滑稽与可笑。她的身下铺满了纸钱与铜钱,这是供她的灵魂在地下生活之用的。她生前没能得到爱情和幸福,不知地下的亡魂能否得到人世间不能得到的一切?面对这堆纸钱,越发让人感到人生的凄苦和悲哀,但愿这些铜钱纸币能使她孤苦的亡灵有所慰藉。

第十四章 打开皇帝的棺椁

......

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对万历和孝靖皇后残存的头发进行了鉴定,结论如下:

万历一束,孝靖一束。

万历一束为生前梳理时的脱发,一束为尸体上所留。孝靖亦为尸体所留。

万历帝头发血型为AB型。

孝靖后头发血型为B型。

注:孝端后残存头发,同尸骨一起毁于"文化大革命",无从查证。


家庭成员


娘家

父亲:王朝窭(明史书为王天瑞),锦衣卫百户。后追赠锦衣卫指挥佥事;追赠永宁伯,明威将军。

母亲:葛氏,封太恭人。

哥哥:王道亨,锦衣卫带俸指挥史。


夫家

公爹:朱载垕,明穆宗(隆庆皇帝);

婆母一:孝懿庄皇后李氏

婆母二:孝安皇后陈氏。

婆母三:孝定太后李氏(明神宗的生母)。

丈夫:朱翊钧,明神宗(万历皇帝)。

嫡皇后:孝端显皇后(王喜姐)。


后代

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泰昌皇帝),皇长子、皇太子。

女儿: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

孙子:

1.
明熹宗朱由校。
2 .简怀王由㰒。
3.齐思王朱由楫。4.怀惠王朱由模。

5.
明思宗朱由检。6.湘怀王朱由栩。7.惠昭王朱由橏。

孙女:

1.
悼懿公主。2.怀淑公主朱徽娟,生母孝元贞皇后郭氏。3.朱徽姮。4.朱徽嫙。5.朱徽㜲 。6.宁德公主朱徽妍,母亲傅懿妃。

7.遂平公主朱徽婧,母亲傅懿妃。8.朱徽婉。9.
乐安公主朱徽媞(一说“朱徽娖”),母李康妃。10.朱徽妱。11.悼温公主朱徽姃,母邵慎嫔。


轶事典故

参观过明十三陵的人都知道,在已发掘的神宗定陵地宫中,万历皇帝朱翊钧棺椁的两旁各摆放着一副后妃的棺椁:一个是孝端王皇后,一个是孝靖王皇后。这孝靖王皇后,就是出生在河北省怀安县左卫镇的王淑蓉。

据墓志记载,孝靖后王氏,宣府都司左卫人。其父王朝寀,从小练功习武,十八岁考中武举,在朝中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娶妻葛氏,封为太恭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生下一女,起名淑蓉。隆庆二年,也即淑蓉3岁时,家从左卫迁到京城。王淑蓉从小聪明伶俐,天生丽质,加上京城水土的哺育,越来越出脱的端庄秀丽。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初二,13岁的王淑蓉被选入宫中,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神宗的母亲孝定李太后。

在封建社会,女人的命运很难由自己掌握。王淑蓉从进宫的那天起,就象投入笼子里的鸟,失去了人身自由。尽管她后来成为皇帝贵妃,一代皇后,她的家族、亲属仗着她的名份享尽荣华富贵,极尽体面风光,但她自己的命运是悲惨的。由于郑贵妃专宠,王淑蓉在宫中倍受冷落,不仅没享受过皇妃的待遇,而且连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条件也不如,只是在孤凄禁闭和疾病折磨中度过一生,最终成为封建社会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话又说回来。在王淑蓉伺候李太后的第四年,一天傍晚,李太后亲手制作了一道琥珀燕窝小菜,让淑蓉给皇帝送去。神宗看到王淑蓉长得体态苗条,颇有姿容,就把她留住,私下寻欢作乐。此后淑蓉便有了身孕。按照惯例,宫中凡是有人被皇帝看中,发生性关系后,必定有所赏赐,文书房的内侍要记录发生关系的年月时间和所赐给的东西作为将来验证的依据。但神宗为了隐讳此事,既没赠送东西,也没对周围人说。几个月后,淑蓉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李太后看到后把她叫到密室追问,淑蓉跪在榻前哭诉了被皇帝“临幸”的经过。一天,神宗去陪伴李太后就宴,太后谈及此事,神宗不吭声。太后让人取来内起居注拿给神宗看,神宗才承认了这件事。李太后说:“我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真的能生个男孩儿,也是宗社之福啊!”神宗说:“她毕竟是个宫女!”太后说:“宫女怕什么,母以子贵,她的身份低,你可以加封她呀!”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十六日,王淑蓉才被封为名份很低的恭妃。同年八月十一日,淑蓉生下一子,即当时的皇长子,后来的光宗皇帝朱常洛。

但是,神宗皇帝并不喜欢王淑蓉母子二人,他最宠爱的是郑贵妃。郑氏姿色娇媚,生性活泼,野心很大。别的嫔妃见了神宗皇帝都毕恭毕敬,诚恐诚惶,小心谨慎,不敢稍有疏忽。而郑氏则落落大方,谈笑自然,还常和神宗开玩笑,称神宗为“老嬷嬷”(即老太太)。神宗不但不恼,还对她情有独钟。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神宗立即进封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有了皇三子这一资本,郑贵妃的野心逐渐膨胀起来,倚侍神宗对她的宠幸,得寸进尺,一心想让皇帝立自己所生的孩子为皇太子,以便有朝一日当上皇太后,在宫中作威作福。神宗也有意立皇三子为太子。按照大明王朝的法典,皇位继承是立长不立幼。这样围绕皇太子的册立问题,在明朝的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十五年的夺嫡风波。

王淑蓉生下皇长子后,郑贵妃就把她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使尽各种手段排挤和虐待王淑蓉母子。先是在神宗面前给王淑蓉说坏话,使神宗对她形成不好的印象。王淑蓉生下皇长子,理应进封为贵妃,但神宗就是不进封,好长时间王淑蓉的封号依然如故。再就是让王淑蓉母子同居景阳宫,不让她们与神宗见面,使皇帝逐渐淡化与皇长子的感情。


一天天地过去了,一年年地过去了。万历朝的皇太子位子还在那里空着。满朝文武呼吁尽快确立皇太子,以告天下百姓。李太后也十分同情善良的王淑蓉,无奈儿大不由娘。几次质问儿子:“满朝文武屡屡上表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你为何老拖着?”神宗回答说:“他是宫女的儿子,不便册立。”李太后生气了,龙头拐杖往地上一捣说:“别忘了,你也是一个宫女的儿子。”原来,李太后当宫女时,也是被隆庆皇帝“临幸”后生下神宗的。神宗被太后说的闭口无言。李太后开导儿子说:“王恭妃为朱家帝业留下了根苗,为大明江山社稷立下了功劳。你为啥不封她为皇贵妃,她的儿子难道就不是你的儿子?”在李太后的力主和群臣的上疏劝谏下,神宗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十五日册封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王淑蓉被移居慈庆宫,封号仍然没有变动。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皇长孙出生,加尊慈圣刘太后徽号,这才将王淑蓉由恭妃进封为皇贵妃。

皇长子朱常洛被确立为太子后,郑贵妃欲立其子为太子的野心并没有改变,而且愈演愈烈,矛头直接指向皇太子,一心想除掉朱常洛,以便取而代之。由此引发了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史称“明末三大案”。这都是由郑贵妃阴谋策划和指使的。足见其明末宫廷中的政治斗争是多么激烈和惊心动魄啊!

王淑蓉被进封为皇贵妃后,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不但没有享受到皇贵妃的优厚待遇,而且她深居幽宫,无人问津,处境更加凄苦。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九月十三日,太子朱常洛得知母亲病危,请旨得到神宗的准许后前往探视,此时宫门还被锁着,太子撬开锁才进去。当他看到母亲身体憔悴,双目失明,心中十分悲恸。王贵妃用颤抖的手抚摸着朱常洛的衣服哭道:“我孩儿长大如此,我虽死何恨!”说罢便病发而死,终年四十六岁。

王贵妃死后,神宗并不把她的丧事放在心上。大学士叶向高上言:“皇太子母亲贵妃去世,葬礼应当从厚。”疏上没有回音。叶再次疏请,神宗才免强同意,仅上谥号为“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其他事宜概不过问。一个月后,礼部左侍郎翁正春上疏请示王贵妃的安葬事宜,过了两天,神宗才命人到天寿山卜地,选得了东井左侧的平岗地,经神宗同意,在那里正式营建了坟园。万历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埋葬王氏,其随葬金制品极少,棺内除了为数不多的丝织品外,仅有银锭数枚和一些银制器物,金锭一枚也没有放。

光宗即位后,曾下诏追谥母亲为皇太后,并说:“朕嗣承皇统,抚御临视天下,追念根源,则我的生母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恩大无及。朕往昔为太子时,没有能尽亲尽孝,如今入宫为帝,更只是对当时感到痛悔,想要一

孝靖皇后凤冠二.应为迁葬时补葬的.

伸自己无尽的深情,只有由此而求合于礼仪。想按照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荣淑康妃的先例办理,礼部仔细议定再报闻。”可是,短命的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驾崩了,追念母亲的仪礼没有行成。

熹宗登极后,御史温皋谟上疏揭发郑贵妃的罪行,说她“摧残孝靖皇后,至饮恨而不得一诀。”王贵妃的亲侄儿永宁伯王天瑞也上奏指责郑氏迫害孝靖后的行为,并为其姑鸣冤昭雪。熹宗皇帝也感念其祖母的恩德,接着他父亲的遗诏,尊谥王贵妃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中,并补充了三箱随葬品,其中,一箱放孝靖后的木制谥册和谥宝,一箱放三龙二凤冠一顶,以及玉带、玉佩、玉谷圭、金垒丝珍珠霞帔,金香熏等物,另一箱放十二龙九凤冠一顶,神主祀祭于奉慈殿。


墓志内容

1956年,中国考古队发掘了明神宗的定陵,出土了王氏的墓志。

《大明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王氏圹志》:

妃姓王氏,宣府都司左卫籍。父朝寀,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母葛氏,封太恭人,生妃于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选进内庭。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册封为恭妃。八月十一日诞生皇太子,上大悦,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元孙生。上益大悦,仍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时薨逝,距所生四十有七岁。惟妃毓秀德门,早膺国选,贰备柔嘉之德,久端宫壼之仪,首诞元良,克赞内治,圣明眷注卓越等。夷其薨也,上甚哀悼,辍朝,赐溢,谕祭。自慈圣皇太后以下咸致祭焉。以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卜葬于东井左吉之原。夫生死有常,侈短在数,惟淑德芳声则历世不朽,所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也。妃贤著椒涂,誉流兰掖,蒙眷于圣主,诞毓乎震英,肇启多孙,用延繁祉。懿谥既彰于玉册,休嘉永庇乎金枝。然则为妃也者,其亦无愧于穹壤矣乎,儒臣奉命作志,纳之玄扃,后千万祀尚亦有徵哉。


史料记载

《万历野获编》

卷三 宫闱 恭妃进封:

本朝贵妃之加“皇”字也,自孝恭始也。孝恭既以诞元子进封,未几元良正位,即代让后居尊。此虽先朝故事,非可为训。迨今上连举圣嗣,今东宫生母初止封恭妃,而德妃郑氏,乃特加皇贵妃,且皇第二子年止四岁,以故孙如法、姜应麟辈曹起力谏,亦惧他日有包藏祸心,妄援孝恭,以希横恩者为虑。虽远不知圣主乾断,非臣下所能蠡测,其时姑假名号,以慰翼坤,而长幼之序,久已定矣。皇贵妃之体,邻于正嫡,凡禁中大庆,奉请两宫,则中宫奉侍仁圣,而翼坤奉侍慈圣,得并讲姑媳之体,他贵嫔皆退避不敢望见。即今太子册立以后,恭妃执礼犹谦,亦掖廷旧制使然。是,旧臣下虽懑愤,而不敢请。直至元孙诞生,上大霈中外,恭加慈圣徽号至十二字,而恭妃进封为皇贵妃,锡以金册金宝。自此礼仪体貌,一视翼坤,并列左右。天下始快然无遗憾,而圣心至是大白。盖主上于定名正分,究竟无爽云。


《酌中志》

又光庙于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诞生熹庙,正值慈圣老娘娘寿龄六袤,喜育元孙。三十四年春,神庙加上圣母徽号"恭熹"二字,诏赦天下,光庙生母恭妃王老娘娘进封皇贵妃,是以曰宫闱叠庆也......

光庙之乳媪姓曾,直隶人也。光庙升遐发引后,神主虞祭回,进德胜门,曾氏长跪路傍,伏尘号痛,时礼臣周道登等,大金吾骆思恭等感叹之。见吏科侯震旸疏,光庙生母恭妃王老娘娘居景阳宫,是以母子同住,曾氏毫无怠肆。光庙髫龀,曾氏即出宫不入矣。万历二十九年春,光庙移居慈庆宫,从此母子暌隔不相见,惟监拥护保卫之功为多......

孝靖皇后王老娘娘疾革时,光庙每日来问安入此门(苍震门),至薨逝后,于慈庆宫恭设灵位哭临,供安大祥礻覃祭,后始不尚白衣冠矣......

神庙恭妃王娘娘即孝靖皇后,生皇长子即光庙,又生皇四女也。


册文内容

万历十年封恭妃。册文曰:六寝建官礼特隆于妃秩万年锡胤庆实始于闺门爰资四德之良用备三宫之制咨尔王氏惠质夙成温仪为度衾裯肃肃既承鱼贯之恩弓韣雍雍遂兆燕禖之吉眷徽猷之茂著迓景福于方来宜溥渥恩特升华序兹特遣使持节封尔为恭妃锡之册命于戏翟弗翚衣晋贰龙轩之宠画堂甲观早开麟趾之祥尚遵鸣佩之芳规永赞求衣之盛治钦哉

万历三十四年进封为皇贵妃。册文曰:朕惟三灵孚佑聿开枢电之祥六服协惟爰正轩龙之序瑞钟女士祚袭子孙骏泽既颁于海隅鸿章宜贲于宫掖咨尔恭妃王氏蚤膺妙选久侍宸闱柔嘉允辑令仪淑慎式襄内治始叶占于禖祀元良之国本以贞属衍绪于青宫长发之璚枝良茂惟天克笃尔祐惟尔克承天休是宜茂进鼎封增重震器兹特遣使持节晋封尔为皇贵妃锡之金册金宝于戏旷典逡巡于数载待时而行嘉仪肇锡于一朝普天同庆尔其恭勤益<⿱棥心>祗畏愈加永绥后昆式昭朕命钦哉。


相关诗词

一、《胜国宫闱词》(清 顾宗泰 著),吟诵孝靖皇后诗一首:

不是春宫承密幸,那能原庙嗣宗烑。

杯棬他日深念恩,痛断擎衣涕泣宵。

二、 《明宫词》(清 南耕程嗣章 著),吟诵孝靖皇后诗一首:

年长宫人久未封,一朝承宠踞苍龙。

慈宫自检起居注,且喜生孙暮景逢。

注:〖王贵妃,光宗生母也。初为宫嫔,无宠。年长矣,偶幸,有娠。神宗讳之。故事,宫中承宠,必有赏赍。文书房内官即记年月日及所赐,以为验。侍慈圣语及之,上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相示,且以好喜相慰藉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


觅知友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