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骑摄旅行家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那些年那些事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金山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奉贤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南汇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又觅 铜锣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丽人瑜伽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装修设计大咖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生活服务专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书海茫茫

3856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

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 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 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 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 ,而 和旁人还十分安慰。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 领域里 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阅读对象 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 ,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 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 也是这样,天下值得 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 名着,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

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 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 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 科学论证。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 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有些朋友不理解:雪白的纸,乌黑的字,怎么能印出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来呢?这是一种好心肠的痛苦,但不客气地说,这种痛苦产生于文化禁锢下的 和文化暖房里的梦幻。 格局的开放,书报市场的开拓,使各色社会 有了宣泄的 和场所,从总体看来不是坏事。例如嫉妒,既然有一批人 了,难道那些暂时末成功的人连嫉妒一下都不可以? 说,一片树叶受到阳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阴影,阳光越亮,阴影越深。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白纸黑字不会只反射阳光,它们也传导阴影。把阳光和阴影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因此,不仅要允许嫉妒,也要允许做作,允许伪饰,允许炫耀,允许老滑,允许跋扈,允许酸涩,当然,也要允许你的不舒服,允许你的不理睬。从事事关注、事事难容,转变为关注不多、容忍很多,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观众的一大进步。

以文字犯案,当不在容忍之列。但是我仍然要说,不要在文字官司上过于敏感。几百年的你争我斗,几十年的匕首投枪,使我们报刊上的有些文章保留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剑拔弩张、刁酸促狭,这是一笔沉重的历史旧帐,不幸让这样几个作者肩负着,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缺少法律常识,缺少人格概念,从来没有把人间的名誉当一回事,与他们打官司,自己也要回到 的启蒙期,真是何苦来着。他们的日子一般都过得不宽裕,因为根据 ,人的 和 是互为因果的,一打官司,他们就要赔偿大笔的名誉损失费,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又于心何忍?前不久我在东南亚的一些城市间独个儿漫游,遇到一位相知多年的佛学界朋友,问他这些年在干些什么,他居然说一直在打一桩名誉官司,我听他介绍了案情,觉得他遇到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只能说是一种谁也不会在意的家常便饭,对他如此认真深感困惑,就笑着请教:“佛家讲究 ,你这样打官司与佛教理义有抵触吗?”他回答,“如果我不去制限他们,他们还会继续伤害众生,因此我这一拳出去十分慈悲!”我似乎有所憬悟,但回来一想,又觉得这毕竟与整体环境有关。整体环境还很不卫生,你就没法对落在身上的尘埃过于认真。有一个卫生的念头就好,慢慢来,别着急。

在这中间,唯一 花点口舌对付一下的,是报刊间那些指名道姓,又完全捏造了事实的文章。因为捏造的事实比大声的漫骂更能迷惑人心,人们如果相信了那种捏造,那么,被捏造而又没有辩诬的人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话虽这么说,真正辩起来却十分气闷,我的原则仍然是能不理尽量不理。这些年来本人由于不慎发表了一些文化 ,有人说好话,干扰了几位先生的视听,于是逐渐有一些与我的名字牵在一起的“事实”刊载于几种报刊,起初以为有一个恶人与我同名同姓,后来搞清是在说我,刚想辩解说绝无此事,新的“事实”又刊布出来。正烦恼,突然想起,海外一些年轻的演员刚刚成名总会遇到类似的境况,他们几乎不辩,依然笑眯眯地演着唱着,我比他们年长,为何连他们也不如?这种想法解救了我,几年来未辩一言,到后来对那些文章读也不读,结果像没事儿一样存活至今。当然我的躲避也有底线,简单说来,如果别人受到诬陷而我知道真相,我不会躲避;如果事涉公共道义,我也不会躲避;躲避的只是自己的事。倒也不是大公无私,是因为自己的事怎么辩都是窝囊,我没有权利让我的朋友、 、读者一起分担这份窝囊,窝囊比受伤更让人痛心。

总而言之,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辩意识,减少无谓的笔墨官司,让眼睛习惯杂色,让耳朵习惯异音,不太习惯就少看不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一切自己作主,看一点悦目的,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轻步离去,我没有义务必须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姓名在门口喊阵也关窗拉帘,闭目养神,顺手打开柴可夫斯基或瞎子阿炳。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 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zhl201609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还(唯美版)
    青灯。古庵。我坐在堂前的蒲团上,轻念着我的愿。我在等。在等一个人。我要把他的东西还给他。为此,我等了几百年了。我知道他一定会来。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我唯一算
  • 荷花赋
    君子莲陈睿金枝玉叶留芳名素淡轻纱鸟语香绿塘缀红具一格君子之名喻比拟出水清莲洁不妖引得暗香千古传醉遇天仙陈睿幽幽清水池中淌绿红相扶片茫茫艳晴蒙雨欲淡抹步履蹒跚
  • 我追寻的幸福
    茫茫,沧桑如意,我之一生,寻我追寻之。——题记花的幸福是绽放,树的幸福是结果,草的幸福是展现。我生一世,只为于那渺茫虚无间寻一丝称心,谓之幸福,它似昙花一现
  • 葬泪
    夜己深,空惆怅,似睡非睡思故乡!心结绪,情绵长,爱恨交织想爹娘!泪己尽,苦难偿,生死离别两茫茫!
  • 发给情人的幽默搞笑短信
    1、人之初,性本善;你,我捣蛋;你洗澡,我来看;看见两颗原子弹,请你让我摸摸看!2、天苍苍,野茫茫,你见着母猪耍流氓,母猪哭着喊着打流氓,你说,别忙、别忙!
  • 沁上徐徐落雪
    前些日沁上徐徐落雪河边两岸一片白,茫茫苍苍,近些年思念慢慢落空佳人两鬓已生怨,暮暮朝朝。来年若到春至时又将会把谁的影熬成了断肠,今夜若是北风吹又何苦把我的灯
  • 漠上歌
    茫茫白沙,谟海边歌阵阵狼啸,婉转悠长不敢回望,寂寞嘹亮沙画雨中,长发飘摇沧廖回望,藏了忧伤苍苍荒原,祭寂白花彩纱裙带,芳华女子薄衣舞袖,与狼而伴无人问津,无
  • 浅酌日光
    茫茫冬日伴着越来越长的影子旋远的日光淡淡只是一段游丝梦与现实交响奏出是落叶的旋律走过的小路掀起的是点点凡尘融入清晨时光缓缓于指端流过鸟鸣悠远分不清是幻象还是
  • 好恨自己当初没有把你珍惜
    好恨自己当初没有把你留下来千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丢得共枕眠。那么每一对恋人都需要慢慢的等待才能换来今生的插肩而过。茫茫人海中我曾寻找过属于自己的幸福,有人说爱
  • 能一直陪你到最后的,才是最长情告白
    缘分,牵引了两个人;懂得,眷恋了两颗心世界之大,能相逢的人不多;人海茫茫,能相知的心很少。上了心的人,才会在心上;动了情的情,才会用深情。心其实很小很小,装
  • 耳朵里的秘密
    一个脸上有条刀疤的老人走进五官科,对刘大夫说:“大夫,我左边耳朵被耳屎堵住了,非常不舒服,麻烦你帮我掏一掏。”刘大夫戴起额镜往老人的耳道里看,的确是被褐色的耵聍栓塞了。他拿起耵聍钩,伸进耳朵钩出结成硬块的耵聍。再一检查,里边居然还有。再钩一遍,更深的耳道里
  • 帮灵魂找到身体
    一张子瑜自己想开一家面馆,于是到当地一家老字号刀削面馆摸底学艺。这天,面馆打烊,老板和伙计们也都陆续回家了。张子瑜家离得远,就在小店打地铺。当他洗漱完毕准备睡觉时,吧台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张子瑜接起来,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我想吃炒刀削面,很久没吃,
  • 漏魂儿
    张六是一个盗墓的,全屯子人都知道,但是这小子兔子不吃窝边草从来不盗自己屯子里人的坟墓。用他的话来说,都乡里乡亲的回头地底下见着了太不好意思。至于别的地方的,有那么点历史的渊源的张六都走访过,因为张六是坐趴着下生的,又给他妈生在了一口棺材里,八字又硬所以一般
  • 谁的首饰
    这是第四次了吧?我好奇的拉开窗帘的一角向楼下望去,楼下站着一个穿白色衣服的女人。我转身坐回沙发,忍不住暗自猜测:这个女人到底想要做什么呢?为什么好几次都站在楼底下东张西望的?难道是想偷东西?先派个女人来踩点,然后好趁机做案吗?傻笑两声,自言自语:看来是警匪
  • 石塔传说
    第一章索亚终于踏上了这七层石塔的第三层,他心中不禁暗自高兴,再四层,只要再上四层就能到达那传说中恶魔的居所了,美人,财宝,你们等着,我魔剑士索亚来了,我会打败那个恶魔的!这个传说源于五年前,那时,这座石塔还是僧侣们修行的地方,但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三
  • 电梯11楼
    提醒:乘坐切莫两个人;第一次工作,一定要彻底的清楚所在楼的最高一层是多少!在你身边,有………毕业了,离开了喧嚣的,分别了朝夕相处四年的同学,经过我绞尽脑汁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挤进了这家贸易。公司就在这座写字楼的第8层。上班的第一天,我兴奋的早起,坐在前,望着
  • 十九个见鬼的方法
    【一】上楼梯时,数下一共几级有10级就够,(记住晚上11点到3点最灵),开始上楼到第4级停下回头看看,再到7级在回头看看,然后到2楼,楼梯口再回头看下,你就看到她了。【二】一个人回家时候最好是在小区内(同样晚上11点到3点最灵),除了路灯之外,小区内的巷子
  • 女同窗
    程一在洛阳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托门路走关系分配到北京昌平某,后又经过几次展转,最终调到北京儿童医院某科工作。转眼十年过去,因他本人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自然其间也极少和昔日的大学同学沟通联络。忽然有一天,程一接到儿童医院门房电话说:程大夫,你的大学同学来
  • 招魂鸡
    在我们家乡有个风俗,人去世后,在入殓前会杀一只鸡,把鸡血滴到死者的嘴里,然后把鸡埋在坟前。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孝子赴京赶考,闻母亲病重,匆匆赶回家中,母亲已离开人世。孝子悲痛不已,想到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受的苦难,就去邻居家赊了只大公鸡杀了,把鸡血滴入母亲
  • 运鬼车
    已经到了深夜了,黑黑的天空。我刚刚参加完朋友的婚礼,本来可以早点回去的,朋友们太热情了,非要闹洞房,这一闹就是几个小时,闹到很晚。我该回家了,朋友要送,我怎么好意思那,就说我自己能走,一会就到了,不用送的。其实我离家非常的远,这时路上已经没有一个人了,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