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972

发布:2021-11-06 20:25:32  来自 梦梦贝莉雅 觅知友会员

【故事一】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


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


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


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


可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合格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故事中渔夫夫妇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天鹅百般呵护,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爱心。


人们不禁要感叹了:“多好的一对夫妇,多么幸运的天鹅!”


然而,天鹅悲惨的结局又告诉我们,正是渔夫夫妇这种过分的爱,使天鹅沉溺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惰性,丧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础,无法再适应环境,最终被变化了的环境所吞没!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啊!


孩子小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不让孩子干一点点家务活、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生活。


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给他们谋个旱涝保收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业,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至少也要留一套房子,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受尽累也心甘情愿……


这就是典型的“渔夫夫妇”式的父母和他们博大无私的爱!


然而,想想天鹅的结局,我们还能对这爱肃然起敬吗?


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一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


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


一旦生活中出现“湖面封冻”,他们的结局绝不会比天鹅好到哪里去。


人们固然需要爱,但是,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温柔的刀子!


【故事二】


做父母,你需要学会心上插把刀。


电影《灵魂歌王》讲述了美国爵士乐以及摇滚乐人物雷·查尔斯一生的辉煌与传奇,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雷·查尔斯是一个美国黑人音乐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美国乔治亚州小镇上,但贫困并非他唯一的磨难,七岁时,他因青光眼而双目失明,影片忠实记录了他的闪光与苦难。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眼睛瞎了的小查尔斯在家里到处撞,跑,不停地跌倒、摔跤,痛的实在受不了,他边哭边大声叫着:


“妈妈,妈妈,help me !help me !help me!”


妈妈站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满脸都是泪水,但她只是默默地看着儿子,一言不发。


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揣着自己的心,站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他跌倒,把担心、焦虑、不信任转化成放手,相信和鼓励,这才是爱!


这是真正的爱,这是更高层级的父母之爱。


小查尔斯将来需要一个人面对自己的人生,他要学会在黑暗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即便父母心里插把刀,也要舍得让孩子受苦。


经典心理学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一旦我们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


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是苦难重重,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如此。


合格的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没有蹒跚学步、自己面对困难的成长,说不定到哪一步就崩了:我们见过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生,选择轻生的,还少吗?


真正的有能力的父母,能够真正培养一个能够承载自己生命责任的孩子。


做每一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想到,能够帮助培育孩子独自面对生活风雨、驾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忍着内心的痛苦,才是更负责任的爱。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中篇故事]死去活来
    1。大黄“疯”了大河村在大山深处,有条河从村东的山脚下静静流过,河水很深。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村里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村里有个打铁匠老夏,给村里人打造、修补
  • [幽默故事]不能舒展的眉毛
    王大炮是个挺会来事的人,什么事情经他一搞,原本平淡无奇,却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了。这天,大炮的儿子放学回家,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他把旅游过的地方挑
  • [新传说]谁说都不听
    PART.1莫奈何蒋教授是赫赫有名的儿童教育学专家,这天,他录制完儿童教育节目后,便去逛逛商场买点东西。蒋教授刚一进商场,就看见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不知怎么爬上
  • [幽默故事]美女相亲
    女孩,一旦漂亮了就有些自大,可毕竟漂亮就是自大的资本,人家有资本,干嘛不自大呢?单位同事卓姗姗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已经28岁了仍然单身,眼看就成了剩女,她
  • 掉楼险记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小镇上度过的,念二年级的时候才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到城里。小镇其实很有名气,大名鼎鼎的石碌铁矿就在那里,因了这个铁矿,小镇生活忙碌而富足。居民的
  • 我在找我的脸
    井市已经死了四个人了,市里人心惶惶,xx中死了一个孩子,死了一个清洁工大妈,一个无业游民,一个老头子,几个人找不到一点联系,死因不明,只是脸被人残忍地撕下,
  • 三个棺材
    有一年去蓟县办个案子,事情办完了到村边的饭馆吃饭,就看到马路对面有个木材店在忙碌的打三个棺材,两个稍微大点,一个稍微小点的,我看到有点好奇,就问饭馆老板,这
  • 午夜鬼语
    萧炎从小就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小时候他经常和父母说他看见或听见的,听他说慎人,父母便喝斥他不许胡说。后来他长大了,谨遵父母的教导,
  • 小孩儿
    丁倩是一名幼儿教师,她天生对长相可爱的小孩儿特别有好感,在街上看到了都会上去捏一捏,与小孩儿的父母攀谈。这天,丁倩下班回家,在路上看见一个长得特别可爱的小女
  • 干净80万公里
    记得有一次在北京,要去参加一个活动。因为不认识路,而我又是一个守时的人,因此选择了坐出租车。而当我拉开出租车车门的那一刹那,非常惊讶,那出租车内可谓是一尘不染,我想应该不亚于总统座车。我迟疑了一下才坐上车。我问司机:“新车?”司机说:“这车已经跑了16万公
  • 她用爱心书写诗意人生——记弟妹赵晓芳
    她用爱心书写诗意人生——记弟妹赵晓芳在我们村,提起弟妹赵晓芳尊婆爱媳的先进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夸。现年67岁的她,本该到了做奶奶的年龄,因为四世同堂,上有年俞百岁的婆婆,姑且就叫孝顺好媳妇吧。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
  • 给女朋友的幽默短信语录大全
    1、我每天都在静静的想你,风起的日子,笑看。我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所以,从此让我想你…2、我很想你。非常非常的想,静静的坐在窗前,使劲使劲的朝远处看,我能看到你,能听到你呼吸的声音,你相信吗?3、听说你手机没有功能,所
  • [新传说]招工
    大东开了家快餐店,这天上午,店还没开门,大东正在门口贴招工广告,忽然听得一阵吵嚷。大东转头一看,只见一对中年男女正拉扯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那女孩不停地挣扎叫喊,情绪显得很激动。看到大东,女孩竟猛一下扑上来抱住他,嘴里语无伦次地喊着“救命”。大东吃
  • 精选儿童学习顺口溜
    1、小弟弟,出门做生意,一跤跌啦麦地里,麦根戳啦屁眼里,落死落色落勿起。(浦东话)群超拽2、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一开开到城隍庙,城隍老爷哈哈笑。(上海话)3、弟弟笑嘻嘻,明朝好天气。(浦东话)4、郎郎郎,骑马到松江,松江有只老虎叫,别转
  • 最新情感日志: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时,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她,如果你也不爱他/她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如果你还爱他/她,
  • 想念外婆
    我的小时候,吵闹任性时侯,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夏天的午后,老老的歌安慰我,那首歌好象这样唱的。2018年冬12月17日的清晨,打早,我接到一个表弟的电话,外婆在家抢救,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仿佛一把铁锤,将我的心震碎了一样,我整个人无法想象的沉默,沉默了
  • 第一次看火车
    一九七五年,我已经十二岁了,还没见过火车,其实,不光我一个人,全村的孩子都没有见过火车。村子南四十里地,就是陇海铁路杨凌火车站。村里有人说,夜半寂静时候,能听见火车叫唤,声音就像牛吼一样。想听一次火车声,却要在半夜时分,所以,听火车只是一种传说。过去,大人
  • 以孤独自居的人
    孤独的人不是世界孤立了他而是他关闭了心门拒绝与世界沟通寂寞的人不是生活让他寂寞而是他把生活变得无味把日子过得无趣总是说痛苦的人其实他并不痛苦因为百分之九十的痛苦都说不出口说出口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烈抗争,死难者无以计数,而李若琳与此事脱不了干系。因为担心被百姓寻仇,李若琳在老家建起了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