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说]赌神

1852

小镇上有个“赌神”,他牌技高超,运气也好,几乎每次都赢钱。
  
  渐渐地,镇上茶馆里的人只要看见赌神来了,就起身让位,换到另一家继续玩。茶馆老板都很头疼,赌神一来,生意都没了。
  
  这天,镇上的茶馆老板齐聚全镇最大的茶馆:王仙儿茶馆,希望能商量出一个对策。
  
  王仙儿芳龄三十,不仅人长得漂亮,人脉关系也很广,和三教九流都说得上话。她想了片刻,说:“我去请几个高手来,会他一会。”
  
  这天,赌神四处溜达,想看看哪里能打牌,却没人搭理他。正郁闷呢,王仙儿笑嘻嘻招呼他:“赌神,来搓几把麻将!”
  
  赌神心里一喜,昂首走了进去。一台讲究的麻将机摆在屋子正中间,三个方位已经坐了人,留下一個空位。赌神坐东面,北面是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南面坐着一个漂亮的红衣女子,正对着赌神的,是一个穿白色上衣的中年男人。
  
  各大茶馆老板都闻风来了,围站在四周,想一睹高手的风采。
  
  王仙儿提议:“各位都是高手,就玩大一点,我们也好开开眼界,你们觉得怎样?”三个人都说客随主便,就看赌神了。若是以往,赌神定会自信地答应下来,可今天,赌神却扭捏起来,想了半天,才点了点头。
  
  牌局开始了。
  
  前三局,红衣女、白衣男、眼镜儿,各胡了一把自摸。人们头一回看到赌神往外掏钱。
  
  “果然是高手啊!”看热闹的人说。
  
  赌神似乎心神不定,打牌犹犹豫豫,速度也慢了很多,完全没了往日水准。赌神这是怯场啦?四周的人有些看不懂了。
  
  有一局,赌神刚抓起一张牌,看看桌上的牌,说:“我要和了。”准备倒牌。
  
  北面的眼镜儿斜眼瞅着赌神,说:“你看清楚,别诈和呀!”赌神手一抖,把那张牌又打出去了。眼镜儿抓起一张牌,自摸和了。
  
  又一局,赌神抓起一张牌,扬在空中反复思考要不要打下去,站在他身后的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不顾规矩,忍不住大声提醒他:“可以和了!”对面的白衣男却白了这个看客一眼,阴阳怪气地说:“小心和出人命!”
  
  赌神那张牌“啪”的一声掉在了桌上。牌过半圈,白衣男自摸又和了。
  
  赌神一败涂地,输得稀里哗啦。三杀一,赌神一个人输,他单肩包里的钱输光了。
  
  眼镜儿站起身来,一边数着手中钞票,一边对赌神说:“今天你运气背,输得实在有点多,全当作投资了吧!”
  
  牌局散了。
  
  邪门!一群茶馆老板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也看不明白。
  
  有人问王仙儿:“你从哪儿请来的三个高手?”王仙儿“扑哧”笑道:“什么高手!我告诉你们,眼镜儿是小学的赵老师,白衣男是镇医院的钱医生,红衣女是美容店的孙小姐,都是普通人。”
  
  众人半信半疑,王仙儿接着说:“赌神儿子在念小学,赵老师是他儿子的班主任。钱医生是赌神父亲的主治医生。孙小姐是赌神老婆娘家的亲戚,而赌神出了名的怕老婆!一个男人再厉害,只要抓住他一条软肋就死翘了,何况我还抓住了他三条软肋呢!”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都是名片惹的祸
    大发商贸公司经理苏童林正在酒店和服务员打情骂俏,属下打来电话,说警察包围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地下赌场。苏童林的冷汗“刷”地就下来了。这地下赌场可是他的命根子,那个所谓的商贸公司不过是个外壳。苏童林立即来到出事地点,见城关派出所所长田强正在指挥民警往车
  • [新传说]首长不喝矿泉水
    有个鸟不拉屎的穷山乡,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老跟乡里唱对台戏。乡里不管啥工作,到了这个村就没法子展开。这问题一拖就是十几年,书记、乡长换了好几位,问题就是解决不了。这一年,乡里又来了一位姓马的书记。这位新书记满脸胡子,穿着也简单,往街上一站,大老粗一个
  • [幽默故事]美国女婿真孝顺
    行动配轮椅、吃饭送配餐,光接待丈母娘的方案就写了一本子的孝顺女婿,怎么一转身就蹬了人家女儿?许静是个过气女演员,这些年找她拍戏的少了,好在还有些广告商惦记着她,时不时请她出山拍个广告。靠着这些收入,许静不但住上了别墅豪宅,还把女儿小薇送到了美国去留
  • [中篇故事]儿子的出息
    还是那几个不出息的儿子,还是那个吊儿郎当的样,但王明堂离开医院的时候,脸上的笑一定是要多甜,有多甜。一入院王明堂是被小儿子气晕的。王明堂妻子死得早,他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三个儿子拉扯成人,如今老大老二已经先后结婚成家,只剩下老三有宝还让
  • [幽默故事]钢铁直男
    刘勇有些木讷,不解风情,常被女友小颖戏称为“钢铁直男”。这天是情人节,小颖和刘勇出去约会。他们逛累了,就坐在长凳上休息,小颖等着男友送她情人节礼物呢,可刘勇就是没表示。这时,小颖看到对面长凳上也坐着一对情侣,女生说:“我的手好冷啊!”男生一
  • [悬疑故事]美丽的帮凶
    上午10点,江南时装公司年轻貌美的女总经理鲍燕醒来了。她所住别墅的不远处便是潇河公园,看着散步的人们,听着树林间悦耳的鸟鸣,她深吸了一口气,心情甚好。鲍燕洗过澡,来到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一只瓢虫从窗子上飞进来,落在她的肩上,鲍燕伸手赶了赶,
  • [幽默故事]阿三报丧
    这两年来,结婚、乔迁、孩子满月、孩子周岁、孩子上大学、孩子当兵、老人过寿等各种名目的请柬,像一枚枚红色炮弹,铺天盖地地向阿三袭来,炸得阿三头晕目眩几近崩溃。阿三在一家有上千员工的民营企业就业,薪水很低,老婆小兰自生了孩子后就辞职在家当家庭主妇,双方的老人年
  • [幽默故事]奇怪的乘客
    晚上9点,2路公交车驶入天桥站,这是今晚倒数第二班车了。天桥站位于一座大型天桥的一端,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上了车,他一屁股坐在了司机身后的座位上。男人带着几分醉意,一落座就闭上眼,优哉游哉地哼起了小曲儿。半小时后,车驶入终点站,司机停好车,打开车门,
  • [新传说]笨贼搅翻天
    (一)床上床下两重天陈二牛和土根是从农村来的打工仔,一个嘴笨,说话不利落;一个手拙,干啥啥不成。转悠了两个月没找到活儿,两人一拍即合,索性做起了撬门压锁的行当。可这贼行当也不是谁都能做得了的。这天午后,陈二牛抱着个纸箱戳在了东华小区5单元的403室
  • [中篇故事]灵堂烈火
    一、灵堂祭奠清代光绪年间,皖北古黄出了件惨案,衙门的高同知与小妾被烧死在家中,而火源正来自于高老太爷的灵堂。一同殒命的,还有在灵堂中超度亡灵的老和尚。这年冬季的一天,高同知的父亲高老太爷去世了,进士出身的杜知府尽同僚之谊,前往高府祭奠。这高
  • [民间故事]一年一换
    光绪年间,有个叫王珍的人,四十岁时才接到吏部文书,补任京师宛平知县。到任后,他发现县衙政务懒散,就四处微服私访,想查清缘由,对症下药。这天晚半晌儿,下了一场雪。王珍沿官道往县衙赶,道路却泥泞难走。他又冷又累,就敲响了路边一扇门,想讨碗热水暖暖身子。
  • [中篇故事]除夕羊神庙
    1。头羊失魂这天是大年三十,刚过晌午,山友老汉就呆不住了。山友老汉属羊,过了年就是本命年,整六十的人了,身子骨还挺硬朗。他一辈子无儿无女,靠给人放羊当倌为生。赶上现在年景好了,自己也吆上了一群羊。年前羊价硬,城里客商来了车,把一群羊买去了大
  • [新传说]竞标入学
    王实在的儿子叫王小实,今年“小升初”,学区里最好的中学就是二中了,只可惜王小实运气不佳,微机派位没派到他,想进二中就得交一笔“择校费”。不过,往年择校费都是明码标价,今年二中搞了个“开放式择校”,说什么“价格不定,量力而为”,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学位有限,价
  • [幽默故事]为何给差评
    小陈是一名滴滴出租车司机,做事总是一根筋。这天,小陈一脸不快,师傅老柳问他怎么了。小陈说:“别提了,好不容易开趟车,让人给差评了!”老柳让他模拟一遍当时的情景,演完后,老柳点点头说:“发现问题了!你这车开得太快了,乘客吓得脸都白了,不给差评
  • [幽默故事]龙虾喜欢什么肉
    王一强喜欢钓鱼,刚支开小马扎坐下不久,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就来到他身边,他拿出一根很简单的钓竿,就往上面挂鱼饵,王一强一看,这人的鱼线上没有鱼钩,一块臭烘烘的肉拴着。王一强很纳闷,就问:“大哥,你这没鱼钩,不是要钓鱼吧?”中年男人说:“我是要钓龙虾!”
  • [阿P故事]游戏赢家
    小兰最近火气很大,动不动就朝阿P发脾气。这天,小兰把脏衣服往地上一扔,气愤地说:“阿P,你也上班,我也上班,凭什么我天天给你洗衣服?我要抗议!”阿P赶紧讨好地说:“亲爱的小兰啊,我不是天天买菜做饭吗?要是我再把洗衣包下来,我还算是个男人吗?万一传出
  • [新传说]多余的人
    1。吓人的头像艾佳今年四十多岁,是羌城有名的摄影师,她在羌城开了一家影楼,生意十分兴隆。艾佳如今是单身,她的前任丈夫一年前疯了,现在还住在精神病医院治疗。这天,她正在影楼会客室与一位客户商谈拍摄事宜,新招进来不久的助理华敏慌慌张张地推门进来,惊恐地
  • [幽默故事]大风吹
    最近,狗熊岭来了个考察投资的张老板。白天,村主任领着张老板看奇石、听松涛、品山泉、赏野花;傍晚,村主任拿出珍藏的老酒,和张老板对饮。天天好吃好喝地伺候,就希望引资的事儿能早日办成。这天天一黑,村主任刚躺下,屋外响起了敲门声,是张老板的声音:“主任你
  • [幽默故事]如意算盘
    大林做销售工作,老板对他很好。为了感谢老板的知遇之恩,这天他请老板来到公司附近新开的一家火锅店吃饭。吃饭时,大林忽然看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服务员,只见她面容清秀,一笑俩酒窝,这不就是自己梦想中的另一半吗?以前大林由于腼腆,心仪的女同学被别人抢了先,
  • [新传说]两个“老漂”一盘棋
    棋逢对手张庆和退休后一个人住在农村,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眼看到年底了,大儿子打来电话,说今年轮到他回家陪老爸过年,可他的假期太紧,赶不回来,让张庆和去他那里过年。张庆和答应了。他坐火车到了大儿子那里,儿子儿媳都还没放假,孙子白天要上补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