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双胞胎携手考上华科大

1498

做一个袖套1.7分钱,最多时一天做2000个——湖北仙桃一个贫寒的母亲王会容这样做了整整三年,将一对双胞胎儿子送进名校:哥哥朱臣和弟弟朱君以635分、627分的高分双双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一个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另一个则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寒门双胞胎携手考上华科大 面对记者,这对腼腆的双胞胎齐声说:“妈妈比我们辛苦多了!”也许,正是理解了妈妈的一片苦心,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他们才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懂得珍惜。

陋室寒窗 母亲挑灯夜伴

朱臣和朱君出生在距仙桃市区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长埫口镇五行村,父母均务农。2009年,兄弟俩考入仙桃中学读高中,母亲便在学校旁租房陪读,田里的活儿则都交给了父亲。

这间年租金仅1800元的小屋,10多平方米的空间仅容得下两张小床、一个柜子和一张书桌。小小的卫生间和厨房用玻璃板隔开,朱臣和朱君挤在一张小床上睡了三年。

母亲王会容除了洗衣、做饭,一得空闲便打零工补贴家用:她借来机器做一次性袖套,做好一个1.7分钱。刚开始不熟练,累得腰酸背疼一天也只能做500个;渐渐地,她越做越快、越做越好,一天最多能做2000个。一个月下来,家里能多好几百元收入。

就这样,每当夜深人静,这间小屋的书桌前,一边是热烈讨论题目的兄弟俩,一边是埋头赶活儿的母亲……“无论学到十一二点还是凌晨,妈妈总是等我们睡下后才上床。”朱臣说,由于长期熬夜做袖套,妈妈的视力下降很多,颈椎也不好。

兄弟俩曾因心疼母亲而帮着做,深知此活费时费力,“虽然高中三年读得很苦,总是睡不好觉,但妈妈比我们还辛苦。”

多年苦读 兄弟互竞互助

虽然辛苦,但令王会容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特别刻苦。学习上,他们考试时相互竞争,而平日里则相互帮助,成绩一直不相上下。

朱君管理着班级钥匙,每天需要最早到校。于是,早上5:40闹钟一响,兄弟俩便自觉起床,一同去学校。晚上10点下自习后回家,还要一起交流讨论到12点左右才睡下。“有时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母亲总会提醒:‘早点睡觉,别较劲儿!’”朱君告诉记者,如果没考好,母亲从不怪他们,而如果考好了,也不会受表扬——因为怕他俩“飘飘然”了。

朱君未参加中考,是直接免试录取到仙桃中学快班的,这让考到平行班的朱臣压力颇大。为了赶上弟弟,他学得格外认真,平日里的考试都相互比拼,“胜负各一半吧。”朱臣笑呵呵地说,此次高考,他终于“反超”弟弟。

其实,兄弟俩对这次高考的成绩并不十分满意。“哥哥一直是班级第一名,摸底时最高考了670多分。”朱君这样说。甚至,他还认为自己没发挥好,一度想着复读,但妈妈跟他说“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了……”

最终,兄弟俩都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但没有选择相同的专业,“我们都想学工科、想读研,但希望是在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领域竞争。”

勤工俭学 暑期打工干农活

没有参加过一天培训班,也没有进过一次网吧——这是令朱臣、朱君兄弟骄傲的地方。

家里条件不好,兄弟俩读高中时都是拿助学金,在生活上更是格外节省。“除非买书,他们基本上没有零花钱。还分得很清楚:看的书只用买一本,需要写的书才买两本。”王会容告诉记者,儿子从不去网吧玩游戏,甚至她提出给兄弟俩买部手机,他们也不要。

虽然没条件上各种培训班,朱臣和朱君却自己学会了象棋。“村里不少人爱玩这个,我们看着看着也就会了。”朱臣说,学习之余时,他俩就在一起“对杀”,由此练就了不错的棋艺,到现在为止,跟其他同学玩基本没输过。

当录取尘埃落定,除了心爱的象棋,兄弟俩还计划学好英语和书法,暑期还要打工和帮做农活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妈妈说,我们考上大学,她既高兴又觉得担子重。”看着村里不少同龄的孩子已外出打工赚钱,而父母还在为自己的学费发愁,兄弟俩不禁觉得有些内疚。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双胎噬
    恭喜啊,B超检测是双胞胎呢,”护士看着检测报告,微笑着说道。“这是三个月来第一次来检查吧?”“恩,是第一次,谢谢护士,真是太好啦,哈哈,老婆,来,亲一个。”
  • 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百姓出于对他俩的
  • 有一朵花叫野蔷薇
    我总会想起那一丛野蔷薇。在临水的院墙根下,开着淡白淡白的花,白得像月亮一样忧伤。地下也覆有瘦白的瓣,一片一片,飘飘洒洒,仿佛绿手掌没端稳一碗清水,风一摇,就
  • 经典幽默捧腹笑话集萃
    教官真乃神人也最近老说双胞胎换着吃自助餐,我想说你们都弱爆了,哥们儿考驾照的时候,有对双胞胎兄弟换衣服考驾照,最后被考官识破了,原因是哥两笑的时候一个漏左边
  • 47年后,双胞胎兄弟街头相认
    两个素不相识的郑州男子,十多年来,不断有熟人将他们认错,甚至包括他们自己的家人。2004年底,有热心人把他们两个介绍见面,两个人搂在一起,大家都说:“长得像
  • [海外故事]地狱里也有股市吗?
    院长罗阿德·肯特把外科大夫约翰·西尼斯叫进办公室,严肃地说:“我警告你,你必须洗手股票!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尤其是拿手术刀的,必须专心,不能有半点儿心猿意马。所以,做白衣天使,就不能爱‘道琼斯’。否则,就请你另谋高就!”西尼斯像个被抓住了的小偷,涨红
  • [悬疑故事]午夜丧铃
    1。意外死亡手机不断地响着。来电上显示是安安,凌薇的好友。电话一接通,安安的声音便连珠炮似的传来:“薇薇,美娟死了,你快到她家里来。”“谁?”凌薇猛地从床上坐起。“美娟啊,今天下午出车祸了,说来也邪门儿,居然被一辆没
  • [新传说]生意不好做呀
    1李万河来“鸿运”汽修厂快一年了。他是个言语很少的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很是秀气,他有个习惯,每天下班哪怕再晚,他也会花时间把自己打理一下,换上带来的衣服后才出门。对此老板许老材相当看不惯,你说你一个修车的,拾掇得这么干净做什么?但是,他总不能因为
  • [头条故事]割耳朵
    村里有个习俗叫“割耳朵”,从早年间一直传到了今天……老刘家有两个儿子,都在上海打工,每次回家过年,老刘都对儿子说:吃在脸上穿在身上,有钱一定要买点显眼的东西回来,让村里人看到,也让咱老刘家脸上有光。钱再多,存银行里谁能看见?老刘的这两个儿子
  • [新传说]搬走你的楼
    1。帮叔讨债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在省城上大四的赵明双忙完教授交给的工作,准备回家。他先给爸爸打电话,问二叔回去了吗,爸爸说你二叔还没有拿到工钱,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赵明双又打给二叔,二叔口气里全是着急上火。说辛苦了一年,连一分钱还没有拿到
  • [传闻轶事]复仇
    进山清末民初,在长白山脚下有一个村子,上百年来,这个村子的人都以结伴进山挖人参为主要经济来源。王大山就有一个挖参的小团队,他是大哥,身强力壮,经验丰富,老二叫黑子,老三叫狗子,他们仨从小玩到大,一起结伴挖参,日子过得还不错。天有不测风云,王
  • [新传说]风声紧
    张鸣坑蒙拐骗偷五毒俱全,最近警方“严打”风声紧,害得他晚上在大排档附近转悠半天,看见好几次“商机”都没敢出手。忽然有人拍了一下张鸣肩膀,他回头一看,竟然是老同学李文。李文很兴奋,拉着张鸣在大排档坐下,要来了酒菜,说是他请客。张鸣求之不得,一
  • [幽默故事]一盒桃酥
    阿明最近沉迷于古物收集,见着啥旧东西就想收入囊中。这天他在逛一个古镇,一家小副食品店引起了他的注意。店面老旧,斑驳的墙壁一摸就直掉粉末儿。听店主说,小店是祖传的,已经开了三百多年,原来是一家糕点作坊。阿明立马来了兴趣:“选你们最好的点心来尝尝,贵点
  • [幽默故事]习惯成自然
    任职文件一下达,公司上下立即改口,不再喊曹茂盛老曹,喊曹支书。门卫老邱把一摞报纸邮件放到办公桌上,别别扭扭喊了声曹支书,说周末请他到家里,喝酒。见门卫也改了口,曹茂盛欣喜之余有些难为情。太亲近的人改口令他别扭,于是红着脸起身,走到老邱跟前,捶了捶他
  • [海外故事]谁是泄密者
    1。浅尾“又来了。”松本刚把一篇署名浅尾一郎的报道看完。报道中写的是松本妻子的情况,可拍摄的照片中,分明有他那位患有自闭症的女儿雅子的身影。这是今天的报纸。松本定睛打量着女儿雅子的照片。雅子坐在车里,依偎在妈妈美代子的身边,圆乎乎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 [悬疑故事]意外的子弹
    警官詹姆斯到休息室喝咖啡时,忽然被一则电视里的新闻吸引住。魔鬼岛监狱昨晚十点钟左右遭受到特大暴风雨袭击,多处墙壁倒塌,囚犯们乘机发动骚乱。州政府派出大量武装警察,直到今天上午才稳住形势,目前正在清点逃犯人数和相关资料,警方正在街道和路口盘查可疑人员,呼吁广
  • [幽默故事]不会说谎的神父
    在瑞士飞往美国纽约的航班上,一个漂亮的少妇看上去有些心神不宁。正巧少妇身旁坐着一个神父,正在闭目祈祷,少妇犹豫片刻,打断了神父的祈祷,小心翼翼地问道:“神父,求你帮我一个忙,可以吗?”神父微笑着答道:“当然可以。要我帮你什么忙?”少妇解释说
  • [海外故事]目击者
    酒吧疑云冬季寒冷的夜晚,街上刮着刺骨的寒风,让人不想多停留片刻。这时一个人行色匆匆地走向街道拐角处,他刚转过弯就和迎面来的另一人撞了个满怀,对方看见他就迅速掏出手枪,“砰砰”两声将他击毙倒地。大街上空空荡荡,行凶者以为无人知晓,他突然瞥见马
  • [新传说]叶小姐的彩妆店
    1。三号眼影叶雪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账目表。显然是不太理想,叶雪不由叹口气。叶雪有一家化妆品作坊,品牌为“芙蓉不及”,取名自王昌龄的“芙蓉不及美人妆”。想当年,叶雪的爷爷曾经经营一家脂粉店“蝶粉轩”,生意红火,甚至有当时
  • [新传说]不能得罪道德
    1。半路杀出程咬金赵一五带着老婆、女儿闯省城,经过7年的拼搏,把女儿送进了初中,全家也住上了楼房,他自己的生意让他做的,那叫得心应手。老赵经常得意洋洋地对老婆炫耀:“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你要不多亏嫁到我这个高智商的老公,哪里会有今天的日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