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智慧城市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娱乐八卦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巧手DIY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影视制作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房产中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法务在线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装修公司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平行宇宙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医食疗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李白《望庐山瀑布》

2186

发布:2021-05-08 23:25:28  来自 朴氏哇哈哈 觅知友会员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 层称九天。

[译诗、诗意]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 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赏析]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 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 。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 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 面貌。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李白《登太白峰》
    【作品介绍】《》的作者是,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0卷。此诗描写作者登上太白山和太白星悄语密话,并神游天界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壮景,含蓄
  •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解1、关山
  • 李白《妾薄命》
    作者:原文: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长干行其一李白
    诗人写过许多反映妇活的作品,《二首》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解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②.、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
  • 李白《静夜思》
    《》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
  • 李白《渡荆门送别》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
  • 杜甫称李白是酒中仙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谪仙玩月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
  • 她再次出现了
    4月30日,那天我正在里上课,年级组长带着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教室和正在上课的老师打了声招呼,便把我叫出去了。这时我才知道,这位中年男子就是一年前我们去体验时那位已经去世的老村长的儿子。他向年级组长说了几句后,年级组长就出去了,办公室里就剩了我们俩。他对我说,
  • 生死之恋
    感谢死灵骑士~!作者:死灵骑士email:luosijia1980@163.net长沙的夜美,师大文花园的景色更美。两年来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我选择了所有人选择的那种方式,发泄,感情的发泄。我不是不喝酒的人,这次却喝的不少,嘴里吐出的无数个烟圈已化为空
  • 美味的蛋挞
    她看了一眼“yoyi”蛋挞店的招牌,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店内只有一个店员,年轻而帅气,露出职业性的微笑。她低声说:“我是来买那种蛋挞的。”店员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那种蛋挞很贵哦。”她掏出一大叠钱,递给了店员。店员却不接,“吃了那种蛋挞,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哦
  • 幽灵牙医
    我最近路走的一点儿也不顺利,先是驾照考了几次都没过,补考交钱不算,还化费了我大量宝贵的时间,然后这两天牙齿又痛的要死,虽然牙痛不是病,但痛起来还真要命。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你越痛我偏不去看,只是自己胡乱去药店买了几片强效止痛药。刚刚牙痛好了一点,好朋友小鱼就
  • 血的启示
    电视上跳跃着凌乱的画面,正上演着一部最近异常火爆的连续剧。我躺在床头,压根没有看进多少,情节老套的要命,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那个女演员竟然也能出名,还唱了几首歌,嗓子实在不敢恭维。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抬头看一眼,有点像火车上预防
  • 冤魂索命
    民国七十四年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绑票勒赎,继而将被害人撕票的刑事案件,在警方专案小组人员经过两个月的细心追查下,於六月二十七日在北宣公路坪林的一处山崖下,终於挖出了被害人杨银火的。歹徒说明了杨银火被打死的经过,他说当时是杨银火被绑票的第十二天,因不堪被绳索
  • 画骨
    那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让我立即去西北的某个城市开会。我便坐上了一趟发往西北的火车。那趟火车着实破旧的很,人又特别多。因为是临时决定去的,所以也就没有买到卧铺票,便只好挤在硬座车厢里。坐在我旁边的是个二十一、二岁的漂亮姑娘,看打扮应该还是个学生。坐在我对面的是
  • 狐吻
    我不知道我已经在这个原始森林里住了多久,在记忆中,林子里的树叶掉了有上千次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命为什么这么长。小时侯听母亲说,我们狐类几万名同类当中只有一个能活这么长的,而且还可以变成人的样子,和人一起相处。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人,只是很天真地想:要是那几
  • 丢失的双腿
    故事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那天深夜,一列只有两节车厢的柴油机火车在飘着雪的刺骨寒冷的原野上奔驰着,车内只有司机和列车员两人。仅有的一个取暖用具—圆火炉烧得通红。突然一名女子叉着双腿出现在铁道上。司机立即刹车,可是已经迟了。列车把那名女子撞倒并拖出几十米
  • 肉饼奇香
    小区大门口忽然来了一个摆摊卖早点和晚餐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有七十岁的样子,瘦瘦的,有些驼背,还有些干瘪,在人群中从来不会引起注意。她经常对来买东西的人说,以后就喊我常婆婆吧。没有人知道常婆婆的来历,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卖茶点的老太太,根本没有人想知道她的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