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书旗书友会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内涵笑话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汽车修理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运营销售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生意经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海外生活讨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活跃篮球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容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小产权房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草书屏风》赏析

1694

发布:2021-12-06 10:52:56  来自 酒市舞青帘 觅知友会员

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

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

字字恐成龙。

韩偓诗鉴赏

“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为美观计,上面一般都绘有图画或写有文字,所以它在适用中还有书画的艺术 。这首诗看似咏“屏风”,实 际上是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它“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及它那无穷的 力。是为唐人论书名篇之一”(洪丕谟《书论选读》)。

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 。生卒年月不可考 ,活动当在公元八世纪,即唐代中叶。他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着名书法大师, 好学,后遂以狂草知名,兴到笔运,如骤雨急旋,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成为一代大师。他的草书名盛一时,到后来 ,他的书迹更为人所珍爱, 虽片纸只字,亦价值连城。他留存下来的墨迹有《 帖》、《苦笋帖》、《食鱼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书,有影印本传世。其中尤以狂草《自叙帖》为最出众有名。

怀素的草书到了韩所在的晚唐、五代,愈来愈为世所珍爱。韩偓本人不仅精于 ,对书法也有一定造诣。据宋代《宣和书谱》卷十载:“考其(指韩偓)字画 ,虽无誉于当世,然而行书亦复可喜 。尝读其《题怀素草书诗》(按即《草书屏风》)云云,非潜心字学 ,其作语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 石本诗》以赠,谓字体遒丽,辞 清逸 。”由于韩偓本人对书法 有爱好和研究 , 因而他对怀素遗留在屏风上的草书墨迹表示了极大的爱好 。“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 踪 。”一开始就以问句突起,好象十分激动地在问主 人:“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啊?”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而且紧接着就立刻判断,这个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踪”是踪迹,这里指笔迹)!这充分说明他平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认了出来。接下来,作者在惊喜中对屏风上的整幅墨迹作了审视 :“虽多尘色 染,犹见墨痕浓。”前一句从“尘色染”中 ,看出墨 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弥足珍贵;但由于长期辗转流传,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诗人在极端爱惜中也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意。后一句说虽然蒙上了很多尘色 ,但还是可以看见那浓黑的墨迹 ,从“墨色浓”三字中 ,仍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 。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点,已经把整幅字中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十分形象准确。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 ”,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作 者的惊悦之情在诗行中不停地跃跃。但一气贯通,流如,其欢欣的 ,犹如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曲折中畅流而下。这四句显得极为自然,完全是一片 的流露,读来仿佛如见当时情形。到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字幅中的点画作了具体描述,把这一高度抽象的艺术 ,十分具体 、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而且具有怀素书法的特点 ,使人欣赏赞叹不已。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这两句先是从点 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前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象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这一比喻形象奇特,但有由来。晋代卫夫人(笔阵图)说:点,要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 ,就表明它不同一般 ,体现出怀素草书的“狂”的特色 。在“怪石”与“秋涧”间着一“奔” 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在映带时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十分形象生动。后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象枯藤(即“ 寒藤 ”)挂在古松上,这个比喻从欧阳询来。欧阳询 《八诀》说 :竖,要如“万岁之枯藤”;弧钩,要如“劲松倒折 ,落挂石 崖”。“藤”、“松”已有劲健意味,再用“寒”、“古”来形容,就更具苍劲感。两句中虽只点出点、竖和弧钩这些个别笔画,但却在怀素草书中具有代表性,其他笔画概可想见,那种中锋运笔时饱满、刚劲、浑厚的效果,鲜明地凸现出来 。而且 ,这些“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的点画,构成了狂放、豪纵的整幅气度,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活泼,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气韵。这是书法作品中很难达到的高妙境界。这屏风上生动的草书,激动着诗人的心,不禁萌发奇妙的想象:“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里去了。这一想象更为奇特,但也并非无来处。古人把写草书比为“笔走龙蛇 ”,如 《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 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的游动。从这个比喻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 ,生动活泼 ,显现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比喻“书圣”王羲之的字,此处隐然以怀素比王羲之,可见推许之高 。“恐”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还恐 怕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珍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使前四句那种惊喜神情一直贯穿到结束 , 全诗洋溢着充沛的激情。诗人从屏风写起,然后写怀素草书,写怀素草书又先表现整体 ,然后再以形象的笔墨作具体的描述,全诗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又以神奇的想象结尾,留下回味不尽的余意,同篇首暗中照应,在章法上显得严谨、完整,表现出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形象的生动描写,激情的强烈抒发,使全篇荡漾着盎然诗意,语语动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zhl201704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听邻家吹笙》赏析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诗鉴赏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批评家和修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赏析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
  • 小女孩作者:夜瞳
    “啊!!!”萧明大叫着醒来,满头大汗,唉,已经是第六次了。最近,萧明老是做恶梦,奇怪的是每次都是做同一个梦!!梦见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老是跟着自己,拉着自己的衣服喊痛。今天她又来了,萧明摇摇头,想甩掉那个梦,可是那梦是那么的清晰,就好像印在头脑里一样。“
  • 献血
    近大暑的天儿了,天气格外的炎热,穿着鞋子也感得到地面的滚烫,街上的行人大都是匆匆而过,如同躲避瘟疫一般。身着白大褂的实习生小王坐在太阳伞下险些睡着,可是酷热左右折磨着他的身体,根本不可能舒适地睡下,他在心底暗骂那些办公室里高坐的领导,同时埋怨自己学历低微,
  • 吸血鬼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你是不是每天都做一个同样的梦?而且是一个非常的梦。李燕又从睡梦中惊醒,梦中的情景依稀浮现在她的眼前使她的心狂跳不已,她心有余悸的擦了一把汗,看看表才三点多,离天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又重重的倒在被窝里。一闭眼那张苍白的脸就浮现在她的脑海使
  • 与死神同行
    浩东和女友小雯一同坐大巴去大青山游玩。汽车疾驰着,刚拐过一个大角度的弯道,一位半裸美女赫然出现在眼前,原来是一幅巨大的香水广告牌。小雯耳朵眼里插着耳机正闭眼听mP3,同时车上几乎所有的乘客都被那美女画吸引住了,就在这时浩东看到迎面开过来一辆重型卡车,卡车上
  • 不要翻开书本最后一页作者:夜幕
    高辉拿着遥控器使劲的按着,换了很多台就是没有一个好看的节目!的确,现在都11点了。睡不着,闲着又无聊。突然想起了楼下对面有家书店。高辉掀开窗帘看到书店还开门着,就下去买书去了。‘老板!有没有什么好看的书啊?推荐一部!’由于都是熟人,高辉进门就大大咧咧的喊了
  • 见鬼之事
    编者按:鬼的事见多了,不是有真正的鬼,而是自己的内心在做怪。诉说着生命的脆弱,有些事不是我们所预料的到的。文笔很朴实,期待佳作,加油,问好作者!对于鬼故事我写了一部分,虚构的少,听来的多。有点的味道,听说蒲松龄老人也是去求教的,写出了那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鬼
  • 孤墓鬼影
    某山区岳县有一个叫作溶洞的村庄,去年秋天一天,溶洞村的村民吴泰若77岁的老母亲因病去世了,吴泰若是个独生子,他父亲死得很早,母亲一人将他拉扯大,由于家境一直很穷,44的他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吴泰若是一个孝子,他尽心尽力地在一个山丘旁,为死去的母亲精选了一块
  • 记往事(鬼故事)
    “来吧,来吧。”一个声音对着枣树下的姐姐喊道。姐姐四处张望,看到一个漂浮在空中的身影在召唤她。一身白色衣服,看不清面貌。姐姐尖叫一声,慌乱的跑进了,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一脸不可思议的妹妹。最后嘴里突然冒出一句:“我要走了。”中午的时候,姐姐在家里烧起了开
  • 情陷病梅馆
    (一)这儿,就是病梅馆?也太安静了吧?静得甚至都能听见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站在种满梅树的庭院里,苏菲不觉皱紧了眉头。要不是空气里飘散着丝丝缕缕福尔马林的味道,她还真以为走错了地方。迟疑间,一个白口罩蒙住了大半张脸的女护士走来。“你好。我想咨询一下这儿
  • 赶吊颈鬼作者:彻夜狐狸
    我小学的时候,是建造在镇子的中间的一个叫三街的地方的。三街,相当于是一个比较大的巷子。中间是条大道,路两边则住人。而我们学校的大门就开在巷子的最底上。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个住在这巷子里的人,因为下雨天出去钓鱼,结果把钓鱼线甩到身后的高压线上,触电而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