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毕业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雅思学习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鬼步舞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手表维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动车高铁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剪纸才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葡萄酒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话剧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服装加工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点亮黎明的天使

3823

发布:2021-06-17 10:16:14  来自 清风竹间行 觅知友会员

她是盲人,却有着最明亮的眼睛;她用最明亮的灵魂,照耀了所有生命中混沌的角落。她引领着这群失去光明的孩子,第一次开始认识自我、第一次开始拥有梦想、第一次触摸到一种有“色彩”的生活,她用心地把自己的笑容传递给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点亮他们心灵的“眼睛”,她被称为“点亮黎明的天使”。

点亮黎明的天使 在西藏拉萨市江苏路一条小巷的深处,有一所藏式院落。每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庭院的时候,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就会准时响起。有时候,孩子们还会站在阳光下齐声歌唱,除了藏歌,还有汉语歌和英文歌。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脸上,暖暖的,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这群活跃在光影里的精灵,拥有和我们一样美丽的眼睛,却看不见光明。

萨布瑞亚·田贝肯(Sabriye Tenberken),这位来自遥远德国的盲人女子,一手创立了“西藏盲童学校”——西藏第一所盲人学校,也是拉萨唯一的盲童学校,让孩子们免费接受教育,并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了藏盲文。拥有300多万人口的西藏,大约有1万余名视力障碍患者,然而10余年间,西藏第一批能够阅读的盲人,都是从这所盲童学校里走出来的。

“我是失明了,但我可以向世界证明,我并不因此而失去价值。”

1970年,萨布瑞亚出生在德国波恩附近的一个小镇。两岁时,她被诊断出色素性视网膜病变;12岁那年,她美丽的眼睛里再也映不出世界的鲜艳,她被送进了盲人学校。疾病熄灭了萨布瑞亚眼中的光明,却吹不灭她心中的希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萨布瑞亚不仅完成了在盲人学校的功课,还顺利地考入了波恩大学。

大学期间,萨布瑞亚学习了英语、计算机、历史和文学,她还选择中亚学作为研修专业,在电脑听音分析器的帮助下学习了藏文。她发现藏文在全世界没有盲文,她很难想象离开阅读盲人将会过怎样的生活。她产生了开发藏盲文的念头,并根据盲文的特点和藏文字节构成的特点,开始开发比较可行易学的藏盲文。

1997年,即将大学毕业的萨布瑞亚到拉萨旅游。她喜欢这座沉浸在历史与信仰中的圣城,虽然看不见,她仍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和闪耀着金光的寺庙,还有那些三步一叩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旅行中,萨布瑞亚特别关注盲人的生活处境。刚到西藏时,她发现这里的很多人歧视盲人,粗鲁地叫他们“夏果”(藏语,意为“瞎子”)。她还知道了一个令她震惊的事实:在很多藏民的心里,盲人是因为前世造孽而在今世受到神的惩罚,恶灵驻进了身体夺走了光明。因此,盲人在当地象征着一种厄运,有的刚生下来时就被溺毙,活下来的也在周围人冷漠甚至残酷的对待中,体会不到一点做人的尊严。

萨布瑞亚的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留在西藏,给雪域高原的盲童创造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当她把这个念头告诉她在西藏结识的外国朋友们时,他们都认为她的想法太离谱、太不现实了:“你是盲人,可能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盲人只是看不见而已,并不意味着我们愚蠢、我们的手脚笨拙。”这是萨布瑞亚在告别光明世界后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一种信念,她坚信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这也正是她只身到拉萨旅游的原因。“我是失明了,但我可以向世界证明,我并不因此而失去价值。”

唯一支持她并认为她能从事这项工作的,是她在旅途中邂逅的荷兰人保罗·克朗宁(Paul Kronenberg)。保罗那时正在日喀则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医疗项目工作,之前他曾在非洲从事过儿童救助的志愿工作,他愿即刻加入。

萨布瑞亚的构想也得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德国政府给了她赞助,办学计划迈出了第一步。

不久后,萨布瑞亚和保罗结为伉俪,这对志同道合的有情人开始了创办盲童学校的艰难之旅。

“我无法让他们看到常人的世界,但要让他们体验到心灵的光明。”

1999年6月,萨布瑞亚的盲童学校终于建立了。最早的盲童学校由两间帐篷组成,经过夫妇二人艰辛的努力,一座藏式的拥有一个庭院和一个后园的两层楼建筑拔地而起。萨布瑞亚和保罗以及盲童们,有了自己的宿舍、教室和办公室。

因为很多家庭都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盲人,所以一开始学校只有6名学生。萨布瑞亚频繁出入西藏各个牧区和农庄,走访了许许多多的盲童家庭,动员家长让孩子接受教育。

她找到的第一个盲童叫索朗本措,是一个女孩,因为遭受歧视与欺负,她的性格十分自闭,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坏人。来到盲童学校后,小女孩找到了安全和快乐,慢慢变得自信,越来越自立。

和索朗本措一样,很多孩子刚来盲童学校时,都表现得很害羞、自卑,不愿与人交流。家长也认为孩子们到这里不一定能改变什么、学到什么,但时间久了,他们发现孩子们慢慢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当被别人骂成“姑巴”(藏语,意为“傻子”)的时候,他们学会了报以一笑,并回答:“我不是傻子,只是眼睛看不见而已。”或者干脆予以回击:“我可以在黑暗里读书,你行吗?”他们有时还会骄傲地反诘:“你会汉语吗?你会英语吗?你会电脑吗?”盲童们的父母也开始变得乐观自信。

盲童学校的孩子年龄差距很大,小的只有几岁,大的却已经十七八岁了。学校按照学龄分为老鼠班、老虎班和兔子班,这3个班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班。萨布瑞亚为他们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年龄小的孩子从基本的生活技能学起,年龄大的则学习按摩和手工制作等常用技术,但这些孩子都会共同学习藏语、汉语和英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还有学生被送到英国留学。

为了让孩子们认识自己民族的语言,萨布瑞亚在布莱叶盲文基础上创造出藏盲文,自己发明了藏盲文打字机,逐渐培训孩子们的指感,教会他们盲文阅读和打字。除了年龄特别小的,这里的盲童大都可以读、写、使用盲文打字机和盲人电脑,用汉、藏、英3种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在盲童学校,孩子们不仅接受初级教育、基本生活技能训练,还可以选择音乐、美术、盲人按摩、手工编织、医疗看护等一些适合盲人从事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数百公里之外,位于日喀则盲童学校的农场里,更多的孩子在学习着各种技能,织地毯、打毛衣、放牧、种地、挤牛奶,甚至还有孩子用从荷兰学到的技术制作奶酪。

“我仅仅是这份爱心的一个倡导者和传递者。”

在引领着失去光明的孩子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信的同时,萨布瑞亚也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自强而善良的盲人女子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孩子们尊敬她,因为她让他们认识了自我,让他们的世界有了梦想;家长们尊敬她,他们说萨布瑞亚和保罗就像孩子们的母亲和父亲一样。

因为萨布瑞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2000年3月8日,萨布瑞亚获得了“国际女性俱乐部”颁发的“诺格奖章”;同年,她获得了德国政府颁发的“邦比文化奖章”;2006年,因为对西藏盲人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萨布瑞亚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国际友谊奖”;2009年,萨布瑞亚成为旨在表彰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并有着杰出贡献的外籍人士的“中国因你而美丽”13位获奖者之一。

萨布瑞亚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国人,人们称她为“点亮黎明的天使”、“当代的普罗米修斯”、“现代的白求恩”。微博上一条有关萨布瑞亚的帖子下面有这样两句简短又精辟的评论:“德国不光有奔驰、宝马、奥迪,还有天使萨布瑞亚。”“这个盲天使让我们羞愧,我们拥有着数千亿的公款消费账单,却将失明的孩子丢给了她——一个外国盲女。”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一切都是你的有必要自卑吗
    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会到来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无需豪言壮语默默行
  • 情感音乐视频《天使》
    Anangel天使IwishIhadyourpairofwings我希望拥有你的一双翅膀Hadthemlastnightinmydreams昨夜在梦中实现I
  • 没人知道浮草的世界
    没人知道浮草的那些安静生长的浮草总是在地平线上或起或沉。在一个又一个沉默的黄昏里送葬一轮又一轮的落日。我坐在这里。我死死地坐在这里。我坐在这里看过了四十七个
  • 微笑向前走
    保加利亚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一书中说:“爱的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灵的迷宫。它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一切,给周围的气氛增添了和同情,殷切的期望和奇
  • 从今天起,做一个奋进的人
    从今天起,做一个奋进的人傅伯勇从今天起,做一个奋进的人辞别母亲,辞别亲人,奔向远方从今天起,我把理想和现实拉近我把自己的思绪收拢(:)我把自己的事情好好琢磨
  • 真的好想你
    真的好想你文/雪中傲梅*你就像黎明的光照亮我的晨曦你像风裹的花香()吹开了心房暖暖的缠绕我身上你像雨,丝丝缕缕润给我甜蜜*想你,在一朵花里透骨熏心想你,在一
  • 什么都过去了
    彻夜的噪音零乱了梦一瓣一瓣地飞落在蚊香灰盘里黎明到来之前用手扒拉扒拉找到一具蚊子的尸体是喝了我的血撑死的心还在震颤梦里为什么没有太阳夜里为什么没有月亮那根总
  • 告别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啊!”——妈妈,我走了。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
  • 为梦想而飞
    青春的梦脚下的路青春的梦,脚下的路,伴走过一程又一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梦一样的年华在历练,在升华,人生之路不断求索、不断拼搏的永恒主题在延续,在提升。时下彷
  • 《闺情》赏析
    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李端诗鉴赏这首诗,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把一个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
  • 电与火的灵魂碰撞
    法拉奇被称为“国际政治采访之母”,她这样看待爱情:“事业是可爱的,爱情是可笑的。”直到43岁那年,她在一次采访中遇到希腊抵抗运动领袖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帕纳古里斯34岁,脸上有疤,目光灼热,并不高大,却结实有力。他手捧玫瑰花,前来接受法拉奇的采访。
  • 富翁的秘密
    波尔是远近闻名的富翁,至于他到底有多少财产,谁也说不清楚。由于波尔是大富翁,因此他家便经常成为小偷光顾的对象。可是,每一个去波尔家的小偷都垂头丧气地出门,不用说,他们失手了。一个又一个小偷失手,让波尔家有了一种神秘感,当然,其他小偷就更想一探究竟了。
  • 一跤摔出传世鼹鼠
    1921年,他生于布拉格北郊一个叫克拉德诺的小城。很小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对小动物的浓厚兴趣。那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妈妈在厨房里忙着烘烤蛋糕,忽然发现3岁的他不见了。家人全都慌了神,找遍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他的踪影。正当准备报警时,邻居牵着他的小手
  • 甘金华:精神的满足钱买不到
    2012年2月27日一早,甘金华驱车百余公里,将10万元善款送到英山县一家福利院。47岁的甘金华已记不得,这是他第几次捐助善款。他的名字,也多次出现在媒体上。更多时候,他被人们所记住的,并不是建筑老板的身份,而是一次次慈善活动中出手大方的捐助者。实际
  • 梦是唯一的行李
    他是鞋匠的儿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从小忍受着贫困与饥饿的煎熬以及富家子弟的奚落和嘲笑,但他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摆脱歧视,成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人。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或者给他的玩具娃娃缝衣服,然
  • 做你的卫星导航系统
    公司新来了位美女同事陆晓珞,她清纯脱俗的样子一下子就令大家眼前清亮了许多。每天早晨,细心的人都会发现,陆晓珞的桌子上总是堆满鲜花和各色小礼物。而且,大家还有个奇怪的发现,这位美女新来公司才几星期,就获得了总经理刘家琦的器重,先是被任用为办公室主任,然后又被
  • 浮华已成过去,未婚男歌手情牵捡来的儿女
    曾经过的是一种浮华如梦的生活,曾经在一帮酒肉朋友的簇拥下怡然自得,直到两个孤儿先后走进他的生活,人生的轨迹也随之改变。在平淡和艰难中他才悟出生命的真谛:快乐和享受,其实就蕴含在爱与被爱之间……有一种生活曾经浮华如梦4年之后的今天,曾经颇有名气的上海歌
  • 黄金饼:一个人经营也能赚钱!
    黄金饼投资小利润大,经营方式灵活,一直是小本创业者首选的项目,很多创业者通过经营黄金饼从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经营黄金饼,要做要卖,需要人手,故让许多一时找不到帮手的创业者不干贸然选择。但任何项目都事在人为,如果有决心,敢吃苦,一个人经营也能赚到钱。下面的两
  • 想飞翔的小企鹅
    一只小企鹅一步一步艰难地爬到一块高高的冰崖上,然后张开翅膀向下跳,结果摔伤了。小企鹅不顾伤痛,又一步一步艰难地爬到冰崖上继续向下跳……老企鹅走过去对小企鹅说:“你怎么可以从那么高的冰崖上跳下来?这样做很危险,别瞎胡闹了!”小企鹅说:“我们企鹅只能在冰
  • 神秘的木箱
    一江颂光是一个商人,半年前,他通过一所家政服务公司,雇了一个叫刘颖的保姆,因为她有五十多岁了,所以他一家人都管她叫刘大妈。有一天,江颂光的妻子胡玉君,从学校接儿子江晓明回来,刚打开门,就看到客厅的地上到处是血迹,吓了一跳。这时,刘大妈出现了,她的右手上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