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皇后:婉容

4445

发布:2021-10-21 08:36:26  来自 霸气的大虫 觅知友会员

婉容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后,是封建体制走向没落的牺牲品。她跟溥仪之间有过美好回忆,但大部分回忆是黑色的、残酷的。也许对于婉容来讲,人生前期最大的快乐,就是生活在紫禁城里的那两年;而人生后期最大的快乐,就是麻痹在鸦片里的糜烂生活。


  被选入宫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正白旗,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其生母是皇族爱新觉罗氏,被称为四格格。不过在婉容2岁的时候,四格格就病逝了。此后婉容一直被养母爱新觉罗·恒馨抚养。恒馨是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二女儿,为人爽朗大方,聪明能干,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婉容很好,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婉容的父亲是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是晚清少有的开明人士之一。他让婉容和男孩子一样学习,不仅学习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还学习西方文化,包括英文在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婉容自然会成长为一个集中国传统美德与西方修养为一身的进步人士。


  不过可惜的是,婉容生错了时代,她的皇族身份,并没能为她带来荣耀和幸福,反而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和耻辱。婉容的苦难是从她被选入后宫开始的。


  1921年,紫禁城里传出已退位但仍保留帝号的溥仪要选皇后的消息,于是一大堆贵族女儿的照片和资料被摆在了溥仪的面前。溥仪随手在某张照片上画了个圈,代表他选定了皇后。这张照片里的女子正是婉容。除了婉容之外,还有另一名女子被选入后宫,她叫文绣。


  当时的紫禁城已经不是人人艳羡的富贵宝地,而是一个精神牢狱。住在里面的皇帝、皇太后,没有一个人有完全的自由。他们都挣扎在封建王权与民族革命的夹缝里,试图寻找一条可以活下来的路。这个时候入宫,就等于选择了桎梏与折磨,也选择了今非昔比的皇族生活。1922年,16岁的溥仪大婚,娶同为16岁的婉容为皇后,封未满13周岁的文绣为淑妃。


  不过幸运的是,溥仪允许婉容在紫禁城接触西洋文化,并答应婉容让她的几位旧相识来宫里跟她做伴。所谓的旧相识,就是婉容在天津教会学校念书的同学和朋友,都是外国人。这些朋友在宫里负责为婉容授课,教她英文、世界历史、艺术和外国民俗。


  对于婉容来说,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朝夕相处,是对空虚内心的最好慰藉。而溥仪体现出的宽容和友好,也让婉容感到欣慰。婉容喜欢用英文书写,经常给溥仪写英文信,而溥仪也给她取了一个英文名字叫伊丽莎白,以表示对她的尊敬。


  当然,婉容在热爱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忘了中国传统文化。她平时除了练习英文,就是练习写字和画画,还阅读了大量诗词文集。同时,她也写了一些诗词,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那首《桃花歌》:


  桃花宫,桃花院,桃花院内桃花殿。桃花殿,桃花帘,桃花帘内桃花仙。桃花面,桃花面上桃花癣,桃花玉蔓桃花衫。桃花口,气如兰,桃花齿,似叶烟,桃花唇、似血盆,桃花媚舞桃花殿。


  这首词内容犀利,充满了讽刺和嫉妒,正是写给当时的淑妃文绣。文绣是末代皇族里的又一个悲情人物,从嫁给溥仪之后,就受到了婉容的排挤。再加上本身性格内敛,不喜言语,因此没有得到溥仪的宠爱。长久以来,她都一个人生活在长春宫,日日与书为伴,不闻窗外之事,基本上是被打入了冷宫。


  作为逊帝的皇后,婉容对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有着清醒的认识,她本性善良,从国家蒙难之时她的举动就可看出。比如1923年12月,婉容捐出600块大洋给当时的慈善机构。1931年,婉容又捐出一串价值不菲的珍珠,用来赈济当时的水灾。那串珍珠172颗以2500元大洋的价格卖出。婉容此次行为备受社会赞誉,报纸更是大篇幅报道,说“溥夫人复捐珠串为灾民续命,仁心义举……社会上云阔太太不乏富逾溥夫人者,益闻风兴起”。


  婉容捐出珍珠的时候,已经离开紫禁城三年有余。1928年的时候,发生了冯玉祥逼宫事件,溥仪和所有人都被从紫禁城中赶了出来,暂时住在了天津。


在天津,为了获得专宠,婉容排挤已经被溥仪冷淡以对的文绣。他们在天津住了7年,文绣渐渐与溥仪成了陌路人。以前溥仪对文绣只是冷淡,后来竟发展到打骂。婉容与溥仪外出吃饭,逛百货公司,从来没有文绣的份,她只能孤灯独坐,与书为伴。终于,文绣向溥仪提出了离婚,这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文绣答允永不再嫁。婉容以为从此她可以独得溥仪的爱,没料到溥仪从此也开始冷落她。


  东北生活


  1931年11月,日本人找到了溥仪,让他到东北当伪满洲国的皇帝,声称在那里他可以行使皇帝的一切权力。溥仪相信了,他只身从天津到了东北。两个月后,婉容以及溥仪的两个妹妹和弟弟溥杰一同被请到了东北,继续维持皇族生活。


  然而,东北的生活根本不是婉容当初想象的那样。此时的溥仪已经完全沦为日本人的傀儡,失去了基本的自由。婉容到了东北以后,虽然名义上是皇后,却处处受到管辖和奚落,甚至连溥仪也对她不屑一顾。在这里,就连一个小小的日本侍女都可以给她脸色看。别说荣华富贵、养尊处优,就连起码的饮食都无法得到满足。


  更为重要的时候,日本人像看管犯人一样看管着婉容,她想走出大门都不可以。


  面对这样的生活,婉容几乎被折磨疯了。她试图逃跑,逃出这个人间地狱。这时恰逢国民党外交部长顾维钧到东北公干,婉容便抓住这个机会,派人去向顾维钧求救。当时顾维钧只是以中国顾问的身份在东北公干,并没有能力提供帮助,因此只能拒绝。


  不过这并没有让婉容放弃逃跑的念头,她一直都在努力离开。1933年夏天,她请求伪满洲国立法院长赵欣伯的妻子帮助她和溥仪逃往日本,但最终也没能成功。在两次逃跑都无果而终的情况下,婉容终于崩溃了。她放弃了,她不再作挣扎,她打算破罐子破摔,就这样糜烂下去。


  关于这个时期的婉容,她的贴身太监孙耀庭曾回忆:“起先皇后的脾气挺好,皇上常到她屋里来,可是很少在她屋里宿夜,只是说会儿话,玩玩就走。后来,皇上来的次数少了,她的脾气也变得不太好,有时候在屋里绣着花就停下来,面壁而坐,半天不吭一声;每当这时,我们就得格外小心侍候。”


  后来,婉容开始疯狂抽食鸦片,在迷幻和朦胧中度日。伪皇宫里有一间专门属于她的吸烟间,大多时间她都在里面度过。没过多久,一个原本对世界充满好奇,也曾对未来有过期许的婉容开始变得憔悴不堪了。她越来越瘦,也越来越不讲究吃穿,好似一个疯婆子一样躲在吸烟间里。不知道她那时感觉究竟是愤懑,还是痛快。


  曾经的美好


  婉容这样颓废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不过婉容最后的去向在哪里,什么时候去世,去世的原因,都很难得到考证。纵观她这一生,都充满了悲情色彩。然而在紫禁城的那段日子里,婉容也曾有过美好的人生。


  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一书里,曾提到过一段婉容教他吃西餐的事情,就十分有情趣。


  “结婚后,有一天我对我那一妻一妾——婉容和文绣提议道:‘我们今天吃洋饭好不好?’当然她们都是极端赞成的了。于是就如法炮制,和上次一样,把多得惊人的西餐端来摆满一大桌子。正要举箸(因为我尚不惯于使用刀叉)来吃时,婉容见状似乎是吃了一惊,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这样吃法太老赶了,应当每人一份地分盛在盘子里吃!’于是就由分盛汤菜起一直到怎样使用刀叉等,都作了技术上极其生动的说明,并做出了极富自信的实际示范动作。我固然觉得被这种技术问题束缚得很别扭,但从那次起就逐次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而学会了吃西餐的全套本领。”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当时紫禁城的生活也不乏值得回忆的事情。而且在那段时间里,婉容和溥仪之间的感情也十分融洽,甚至可以说两人都把对方当做了最信任的人,特别是溥仪。


  1923年,太监偷盗宫中财物已经蔚然成风。为了遏制这种风气,溥仪下令清查国库,清点所有珍宝。犯事的太监们担心东窗事发,在建福宫花园放了把火,将诸多珍宝都化为灰烬。太监们的举动让溥仪感到害怕,他不知道太监们为了自保还会做出什么事情。偏巧在那个时候,太监伤人事件频频发生,这就更让溥仪寝食难安。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溥仪打算挑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来为自己守夜。他第一个就想到了婉容。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婉容几乎是夜夜陪伴溥仪,两人的感情也在那时得到了升华。


  这些点点滴滴对后来的婉容而言,都成了痛苦的负担。越是美好的记忆,就越让她难过。这样看来,沉迷在鸦片带来的疯狂世界里,对婉容来讲,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可以暂时忘记痛苦。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百姓出于对他俩的
  • 张檬演艺过的影片
    2007年,张檬接拍了80后情爱电影《意乱情迷》,加盟香港导演制作的影片《分身情侣》(异空危情)。主演了《老城旧事》(刺青怨),与斯琴高娃、刘佩琦合作出演电
  • [传闻逸事]谁是赢家?
    冯安献计徐贵妃和刘贵妃是皇帝的宠妃。两人都想当六宫之主,因此一直明争暗斗。论姿色、论心计,两个人都不相上下。究竟谁能当上皇后?关键得看哪个先生下皇子。皇帝原
  • 更快更高更强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青春无悔你的人生由自己决定!中国有一位智者,他以有先知能力而着称。有一天,两个年轻男子去找他。这两个人想愚弄这位智者,于是想出了下面这个点子:他们中的一个在右手里藏一只雏鸟,然后问这位智者:“人啊,我的右手有一只小鸟,请你告诉
  • 经典情感哲理语录
    1、男人的分手,是按照“当断则断”的古训来执行的。一般来说,挽回的余地不大,难度很高。而女人说要分手,其实就跟小赖在地上不起来,想要买糖果一样的。哄一哄,她就好了。即使身处真正应该分手的处境,仍然贪恋一点,继续着“优柔则乱”。2、说太多,
  • 最心酸的秘密
    楼下的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白天他们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这儿。父亲四十多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父亲驼背,看上去只有一米六的样子;儿子长得好看,脚却不好。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有一辆破三轮。搬家的时
  • 我想轻轻拥着你
    致童熙我真的很想轻轻地拥着你伫立在蔚蓝色的天空里依偎着大地聆听大自然的韵律柔柔的春风里绵绵的细雨中让我们的身影永远留守伴着百花盛开陪着鸟儿鸣唱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谱写一首诗一首歌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就是我们的不变承诺我真的很想轻轻地拥着你坐在月光下数着
  • [典藏故事]盗马
    古时候,有个国王有一匹千里马。一次,一个商人想用金币换这匹马,遭到了国王拒绝。商人恼羞成怒,决定用诡计把千里马骗到手。这天,商人乔装成病重的流浪汉,躺在路旁,他知道国王每天都会独自遛马经过这里。果然,善良的国王看到奄奄一息的商人,马上把他扶上了千里马,
  • 一位公路养护人的情怀
    一位公路养护人的情怀-----记南漳县公路管理局养护中心主任程峰南漳县公路管理局:马红霞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没有气冲霄汉的豪言壮语,他就在1980年至2018年平凡的三十多年中为公路养护工作默默的奉献着。他就是先后当过养路工、统计、班长、养护科长、公司
  • [幽默故事]会两下子
    这天,大伟和女友小丽在公园散步。大伟发誓要用一生保护小丽,说着朝身边一棵杨树一掌拍去,紧接着一记旋风脚踢向杨树,直踢得杨树枝摇叶落。小丽笑道:“看来还真会两下子,打树容易,打人行不?不会是花拳绣腿吧?”大伟拍拍胸脯说:“俺也是拜过师的,就凭这两下子
  • 是为了谁,曾把自己深深的伤害
    01.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在自找伤害,怪不得别人。02.当有爱时,我们必须爱,当爱已成往事,请不要去追逐03.每个人都有伤疤,只是不原籍提及、04.我多想一个不小心就与你天荒地老天长地久05.以后将与你擦肩而过,没有未来,没有希望06.人与人之间要将心比
  • 照片中的鬼
    自从有了数码相机以后,孟恒就喜欢到大街上、公园里瞎转,说是为了拍一些风景照,其实他主要是为了能够偷拍美女。而他正在为一个美女网站提供各种美女的照片。而那个美女网站专门发布各种各样美女的照片,让网友欣赏,并且投票评鉴,然后再顺便写一些比较“不河蟹”的文字,以
  • [传闻逸事]豆腐宴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总想借机作弄一下黄高。几个月后,杨员外的老父亲死了。当地有个风俗习惯,谁家有丧事,村里的老少
  • 祭罗成观(隋唐演义)有感
    长安道,古城阴,铁戟素甲战池西。银枪冷面,寒风飞沙,手中吴钩神飞枪,胯下闪电白龙驹。漉酒尽缪,雕弓乍柳,贾家楼前现英气。辞金阙,退东陵,长空目断色澹澹。悲歌未彻,独立门前,马蹄此地朱颜别,英雄煞间平虎落。古琴空弦,笑人岑寂,断魂惊泣神州泪。
  • 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
  • 唯美抒情散文诗
    遐想沉默薰陶了語言,歌聲徘徊在田園暖暖的微風煽動著的草冒讓守候不再寂寞遷移的季節,帶來充實舞動的稻草,伴隨著期待綻放出絢麗的金黃直到西下的夕陽,托著長長的影
  • 铜镜(现代聊斋)
    在乡下,有一个叫张三的靠收废品为生。如今,什么行业都竞争激烈,收废品也不例外。收的人多,卖的又很精明,一天下来,张三赚不到几块钱。这天,张三收到一个铜镜。铜镜样子很老,有一些脏污和铜锈。张三认为这铜镜很特别,如果把它卖给古董商人一定比卖给废品站价钱要高的多
  • 替自己爱自己再多一点
    过了这么久我以为一切就像尘封的往事当你想记起的时候时间的灰飞进你的眼里打湿在你的脸上我说我是怕就这么忘记了他还是发现我就那么突然的不再爱他了我知道这辈子都不会再这样的爱第二个人那时候的他是我的全部或许应该说是全世界他小小的情绪可以牵动我一天
  • 感人:我还有个哥
    奇怪的瘸腿汉张梦是个孤儿,她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完大学,一毕业就被深圳有名的侨宝电子公司聘用了。公司老板姓郑,是个年过五旬的台商,特别器重张梦,业务洽谈和一些商务应酬都带上她,三个月后,又提升张梦为公司行政助理。郑老板没架子,与那个看门的瘸腿汉子很谈得来。瘸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