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灯官

1635

话说在北国松花江边有个古城,明清两代朝廷都在这里造过战船,所以叫“老船厂”。这里民风古朴,每年元宵节前后几天,扭大秧歌的、踩高跷的、耍龙灯的一拨接一拨。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灯官巡察”这一风俗。灯官是“灯官巡察”的主角,历来都由乞丐头王干饭担当,他穿着花花绿绿的“官服”,嘴角画黑胡,鼻梁涂白道,在轿子里正襟危坐,一会儿吆喝一会儿唱,身边还坐着男扮女装的“官太太”,搔首弄姿,眉来眼去,动不动还在灯官的老脸上亲一口,令人忍俊不禁。轿前轿后簇拥着“衙役”,高举执事牌,上面写着“灯政司”“回避”“肃静”“天下太平”等大字,鸣锣开道,看热闹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年正月十六后半夜,王干饭“任职”期满,回到破庙,见小八蛋和几个小叫花子正在咬牙切齿咒骂不绝,问是为啥,小八蛋说:“兴隆杂货铺李掌柜早早夸下海口,说他老婆生儿子的话,赏我们一人一个雪花大馒头。这七八个月我们见庙就进,没少在菩萨面前帮他求子,结果他老婆真生了个胖小子,我们今天去讨大馒头,他却坐蜡了,只给了我们一人一个小元宵。”
  
  “坐蜡”是老船厂的方言,意思是说话不算,自食其言,是讽刺挖苦话。王干饭在老船厂行乞的年头很多了,谁好谁孬都在他心里,他早就知道李掌柜是铁公鸡一个,听小八蛋这一说也很生气,就说:“叫他等着,我非治治他不可!”
  
  一年的光景转眼就过去了。新年刚过,王干饭又去讨饭,他来到一家叫福源的糕点铺,掌柜的是个好心人,大过年的,啥话没说就给了王干饭一大包糖馅元宵。王干饭非常感激,说:“掌柜的,你今年多做五百个元宵吧!”掌柜的笑着说:“那怎么卖得出去?元宵不像其他糕点,过完十五谁买?”王干饭拍着胸脯,说:“听我的,保准没错!”
  
  元宵节到了,这是一年里王干饭最荣耀的时刻。浩浩荡荡的“灯官巡察”队伍走在城中大街小巷里,每到一家商号大门口,他就扯着嗓门唱:“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彩灯,哪家不把彩灯挂,本官罚他不留情。”听到唱声,准会有主人跑出来,真像见到朝廷命官一样,双手作揖,百般恭维,满嘴都是好话,之后笑哈哈地赏出几文钱来。
  
  这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图的就是一个快乐吉祥。
  
  灯官虽然嘴里吆喝着罚啊罚啊的,那只是在制造欢乐气氛,历来就没见“上任”的灯官罚过谁。
  
  正月十六,是灯官“上任”的最后一天,晚上,“灯官巡察”的队伍走过七街行过八巷,兴隆杂货铺出现在了眼前。高墙大院,朱漆大門,一对大红灯笼在门楼上高高地悬挂着,好不阔气,可是灯笼却没有光亮,里面的蜡烛没点燃,门前一片昏暗。
  
  王干饭喝道:“是谁家挂着两个不亮的灯笼?也太不把本官放在眼里了,本官定罚不饶!”
  
  听到喊声,杂货铺李掌柜屁颠颠地跑出来,见两个灯笼都灭了,也十分纳闷,赶紧说好话:“刚才还亮得好好的,谁知转眼就都灭了,还望灯官大老爷宽宏大量,大人不记小人过,我这就点着。”这已给足了灯官面子,要是往常,这事也就过去了,顶多再赏两个小钱罢了。然而今天,灯官王干饭却不依不饶,唱道:“正月十五彩灯亮,你家灯灭为哪桩?本官执法不留情,重重罚你可冤枉?”
  
  灯官要罚李掌柜,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看热闹的人都情绪高涨,再加上这李掌柜平时缺斤少两,人品不太好,人们就都跟着叫好起哄:“罚,一定罚!”“灯官威武!”
  
  要是平常日子,李掌柜可不吃这一套,他会指使人把叫花子赶走,但今天是正月十六,张灯结彩图的是吉利,如在众人面前翻了脸,不但会落下话柄,坏了名声,还一年晦气。于是他连连说道:“认罚,认罚,不知灯官怎么个罚法?”
  
  王干饭说:“你家灯不亮,都怪你家蜡烛不好,罚你两根蜡。”
  
  李掌柜觉得灯官很给面子,就叫人拿来了两根蜡给王干饭,可灯官却不接,说:“我罚你的不是这一般的蜡,是两根二十斤的大蜡。”
  
  李掌柜为难地说:“我上哪弄二十斤的大蜡?也没地方买啊!”
  
  “你买不到可以自己做啊,你不是能‘坐蜡’吗?”
  
  李掌柜知道王干饭的话里有话,但在这场合也不能计较,就央求灯官能不能换个罚法。王干饭“通情达理”地说:“既然你不肯‘坐蜡’,那就罚你五百个元宵。”
  
  李掌柜明白了,今天灯官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让自己难堪,现在已经是正月十六了,哪个点心铺还会存五百个元宵?如果拿不出来,就会叫人笑话自己抠门。正在迟疑,王干饭追问道:“你是认罚不认罚?”
  
  看热闹的人又跟着起哄,人群像开了锅,都想看李掌柜的笑话。李掌柜没有选择余地,只好连连应允:“认罚认罚,我挨个点心铺去买,一定买足五百个元宵!”他心疼钱,但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福源糕点铺离兴隆杂货铺不远,掌柜是个实在人,他觉得王干饭异人有异相,信了他的话,今年多做了五百个元宵。眼看正月十六都过去了,还有四百多个没卖出去,他正在后悔不该相信一个要饭花子的话时,就有人风风火火地来买元宵,一个不剩,全包了。救场如救火,杂货铺李掌柜非常感激福源糕点铺,关键时刻救了他一把。
  
  夜过子时,圆月高悬,“灯官”王干饭脱下戏服,回到了破庙里,和一帮叫花子煮元宵吃。王干饭拍了拍小八蛋的脑袋,说:“好样的,干得不错。”
  
  显然,兴隆杂货铺门前的灯笼,就是小八蛋给捅灭的呀!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民间故事]放价救灾
    这年,浙江大旱。朝廷虽然口口声声要赈灾,但是雷声大雨点小,下拨的救灾粮本就少得可怜,再经过各级官吏雁过拔毛,层层克扣,到了灾民手里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为了保命,灾民们到处借债买粮。然而,市场上的粮价一夜之间高得更离谱了。重灾区越州已有数千人饿死。
  • [新传说]迟来的牵手
    老魏是县动物园的饲养员。最近,园中一只母猴牵动着他的心。这只母猴名叫“噜噜”,一年前产下一只小猴后,眼睛就看不见了,前些日子心脏又出了毛病,兽医说得送大医院做搭桥手术,手术费用要好几万,小小的县动物园哪承担得起?没办法,只有放弃。也许是知道妈妈时日
  • [幽默故事]还是租划算
    阿明是個“租客”,手机、电脑、汽车,只要能租得到的,基本不买。这天,阿明拿出一个大钻戒,向女朋友小白求婚,小白答应了。阿明给小白戴上戒指,告诉她,钻戒可千万别弄丢了。小白一皱眉,问:“这钻戒该不会是你租来的吧?”阿明点头,说租比买划算,哪天
  • [传闻逸事]点主儿
    规矩早年间,天津卫有一习俗,叫“文官点主”,嘛意思啊?卫里人去世,要在灵堂设写有“某某之主位”的牌位。这个“主”字要少写上面那一点,写成“王”字,出殡前请一位“文官”拿朱砂笔补上这点。据说,这样阴曹地府才肯接纳死者的亡魂,这就叫“文官点主”
  • [中篇故事]放下屠刀
    人与人之间,常常会有一种奇妙的缘分,让你逃不掉,躲不开……1。仇人越狱高峰是一名出色的刑警,工作起来像个拼命三郎。这天一上班,队长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道:“刚接到消息,贺猛越狱了。这个人对你恨之入骨,他这次越狱潜逃,很可能会向你寻仇,你一定
  • [新传说]衣锦还乡
    这天,清风村爆出一个特大新闻:穷小子黄大富开着高档小车回来了,他要给全村每家每户派发五百元的大红包,说是为了报答乡亲们当年的恩情。说起黄大富,当年是个可怜的孩子,他爹妈死得早,全靠乡亲们的接济才长大成人。谁知长大后,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干起了偷鸡摸狗
  • [新传说]三人行
    一人捡到宝,偷着乐;两人捡到宝,对半分;要是三人捡到大钻石,怎么办?告诉你,要小心!遭遇火并公司派老佘、大柴和小申到外地出差。老佘年近五十,是质检部长;大柴四十左右,是采购部长;小申三十出头,是生产部长。公司是国企,他们此次的任务是购买新型
  • [传闻轶事]说人话
    敬酒不吃老城厢估衣街住着位华爷,祖上是大盐商,有的是大洋,所以他嘛也不会干,只会玩鸟,还养出了一只会说话的鹩哥,教嘛说嘛,倍儿绝。一天,华爷在洋行上班的儿子突然失踪了。全家找了一天也没见着人影儿,只好去警局报案。谁知,三天过去了,警局也没任
  • [新传说]各有各的道
    这事儿发生在长白山脚下,已经有十几年了。有两个从四川过来的哥们,一个反应快,心眼活,工友们戏称他为“赵小鬼”;另一个一根筋,认死理,大伙儿都喊他“硬脑壳”。俩人一起找了个煤矿打工。四川人是有名的能吃苦,哥俩拼死干了一年,寄回家五六万块钱,感觉收入还不错。
  • [小小说]老秤收藏家
    梁歆臣是锦溪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户。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就一爱好,喜欢老物件。在镇上,他也算资深的收藏家了。不过,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不收藏书画,不收藏瓷器,不收藏玉器,不收藏铜器,也不收藏石头,他单单收藏老秤,即杆秤。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